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弟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魏祖贞乡亲令四郎钧声和熊文弟结婚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3期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魏祖贞 钧声 熊剑辉 结婚

    □晋江杂志南区特派员郭健斌报导□旅居台南市晋江魏祖贞鄕亲令四郞钧声和高雄帀熊剑辉先生次女公子文弟小姐结婚,于十月二十四日假台南帀南豹王餐厅设宴招待亲友,鄕亲友好们数百人前往致贺云。

  • 文章記苦學不倦的饒達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9期  作者:洪安周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回忆表弟 台北空军子弟学校 军中服役 国文教师

    鄕长毛翔(福建老同事)时,适好饶达也在彼处,交谈之下幸喜表兄弟相逢。民国四十三年五月,表饶达突然从军中退役,那时他只有十九岁,个子瘦小,是十足的一个大孩子,据他说明退役的原因,为少年不读书,永无出路将来只有充实自己,将来才能为国所用。小小年纪身为书士,能有此想法,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同时另一个原因促使他提早做了一个决定,当他尙在军中时,白天在部队上班,晚上入台南一中念夜间部。民国四十年八月,心血终于没有白费,竟考取台东师范学校,据其函吿:原欲自军中

  • 文章杨秉诗词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4期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杨秉 云间诗社 返乡访友 怀念四弟

    书怀四—点绛唇梦断河山,春风秋月流光久,白头怀旧,常记云情厚。千里归程,相见难开口,勤握手,共传樽酒,互祝同长寿。培心堂妹归鄕省亲吟隔海悠悠阻,桂林抵达闻。(到桂林即来信)长怀羁旅者,今喜晤家人。话自心中发,情从手上温。相思滞日月,重盼雁归音。喜吟茂兄返鄕访友四十春秋别意深,风淸月白盼归云。茸光谈艺存知己,至大融资便市民。燕尔好逑联袂去,膝前儿女夸宁馨。重游醉白留鸿爪,漫步碑廊笑语频。

  • 文章余漢謀將軍德澤永垂奬掖後進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2-04-25
    关键字: 余汉谋 追思祷文 同乡子弟学业 奖学基金

    本刋讯】本会名誉理事长陆军一级上将余汉谋将军,功业彪炳,中外同钦,不幸于前月谢世,各方咸表哀悼。幄公生前热爱鄕邦,对本会贡献尤多,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奖掖后进,为资助同鄕子学业,特嘱将其座落台北市北投区温泉段第三小段七十二地号,面积二八三·四四坪土地捐赠与本会作为奖学基金。本会梁理事长甲荣、刘常务理事平、余常务理事万里及姚秘书德鎏,日前曾赴余府拜会余将军遗孀上官德贤夫人及长公子国栋鄕先生商谈,俟财团法人余汉谋先生奖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后,再行办理土地移交

  • 文章汪友获伍氏奖学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0期  出版时间:1992-12-10
    关键字: 汪友 同乡会 伍氏奖学金 获奖 优秀子弟

    伍绵德鄕长家族每年每学期提供同鄕高中优秀子奖学金一名,奖金四千元,由世华联合商业银行化慈善基金会代发。本期高中最优秀同鄕子为就读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学日间部一年级之汪友同学,由同鄕会推荐前往具领。

  • 文章怀念表邱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杜尚樸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邱慎 怀念表弟 微山湖 公车服务 方先觉

    记得小时候常听人说:「沛县的邱謇打段。」邱謇是沛县的一位武举。沛县东、北部是苏、鲁边区的微山湖,住在湖滨的人依赖湖田生活。山东省的钜野、嘉祥县地瘠民贫,因此也逃往微山湖滨开垦。双方常起纠纷,于是推举邱謇为领袖,攻打段里的钜野人。这就是邱謇打段的故事。愼的故鄕邱庄—在城北廿五里位于复新河畔。听说也是由沛县迁来。邱氏是沛县的大族,在丰县也算是书香门第。愼的祖父辈就有四、五位秀才。愼的父亲景廷公是我的婶母舅,排行居次,他的伯父景溪公,不喜耕稼,曾随

  • 文章掀天揭地的本州迁外子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吴佩孚 客家子弟 名贤传记 诗文 人物评价

    其母以纺绩所得,养育吴及其弟文孚成人,如系弃妾,那得有此刻苦习性。此其三。吴将军失败后居四川之大竹县时,因其地多竹,触发他的灵感而开始画竹,每成一幅,则一字不易的在画上题上二句:「彭公画梅我画竹,此友千秋思不足。」此足证吴是心仪彭的为人,甚或以彭自况,断不是他自知与彭有父子关系。此其四。彭玉麐号刚直,亦是讲道义的人,妾而有孕,断无弃理。此其五。湖南人想吴作自己的同鄕,与我们客家人之不忽略吴是客人,虚实虽有不同,而心情则是一样的,安足为怪!吴佩孚是客家人

  • 文章满清时期的北京绥远知青及近代知青的迁徒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29卷 第29期  作者:立中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知青 迁徙 八旗子弟 满族食品 知青文化

    计划:再派遣总数二〇〇〇户八旗闲散子,前往拉林地区。在计划中,这二〇〇〇户(大致总计四〇〇〇多名)将被分成数批派遣,从乾隆二十一年到二十七年,每批五〇〇名。结果是,离规定的年限还有三年,移民计划就提前完成了。「京旗化」至今遗存在北疆当年那些迁往东北的京城旗人后代们,他们现在北疆的白山黑水之间生活得怎么样呢?据介绍,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满族鎭是哈尔滨南部的第一大鎭,全鎭行政区划为五个街道办事处、二十四个居民委、十三个村、七十四个屯,总人口六万人,其中满族人

  • 文章王潞 哲人其萎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2期  作者:逸梅 出版时间:1970-01-25
    关键字: 王潞 追思祷文 家乡青年子弟 南京读书人 国立台大

    过去,在南京近百万的市民中,无人不知王潞先生大名。在台湾最有名望的学府中—国立台大的师生们,也尽人皆知这位宽厚的南京读书人。这位前任南京市参议会副议长、和台大的主任秘书的长者,不但生前提携家鄕靑年子,而身后哀荣,尤为被提携者感戴不已。王故副议长生于民国前二年,于五十五年间因膀胱癌症逝世。时年五十有八,识者以王氏生前敎化桃李,扶植后学,而哲人其萎,莫不同声哀悼。王故副议长早年卒业于南京金陵大学,以后在敎育界工作、作育英才、贡献极伟,至抗战随政府离京,一度

  • 文章張經邦近著付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1期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张经邦 同乡会 大江诗文鳞爪 赠书 故乡子弟

    年逾八旬的张经邦鄕长,将近作汇印成「大江诗鳞爪」一书,字清顺,理论正确,并经加注,适合我同鄕青年阅读,如有意硏读者,可写明通讯地址,并附回邮念元迳寄台北市基隆路二段七九巷二五号张老先生即可。(存书有限,赠完为止)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