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天祥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文掌故)和平橋與大峰祖師

    来源期刊:《潮訊》 第1期  作者:趙範之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和平桥 文天祥 大峰

    宋丞相文天祥所书「和平里」石碑大峰是得道之高僧,不详其里氏,始来自福建。潮阳县西南三十里,有和平里,有大河杠截,既广而深,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每遇风涛,时有覆舟之患。大峰睹此情形,发大愿心,欲建石桥以渡众生,闻者笑之。大峰四处奔走,不避风雨,跋涉于邻近及远方之鄕村,向施主劝募。有时用竹竿测度水之浅深,潮之高下,河阔狭厚薄,数量之多少,工役之人数,好似大工程师,惶惶岌岌日夜不休,不辞劳苦。众人见之,莫测其施为。宋徽宗宣和五年癸卯,大峰尽将其前所募之钱,载归

  • 文章吴川文屋村 文天祥纪念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李冰玲  出版时间:2004-10-30
    关键字: 文天祥纪念馆 文天祥 文屋村

    广东吴川市吴阳鎭桥头村,文屋村的文天祥后裔,最近自筹资金,建成一幢粉红色四层楼宇的文天祥纪念馆。该楼座落在文屋村中心,看去美丽壮观,楼的左右侧有丹心阁和正气亭。兴建缘由系因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天祥的家乡江西省吉安县富田文家村有一位「长老」,带着文氏族谱到吴阳鎭文屋村认亲,他告诉村民,江西吉安建有一间文天祥纪念馆,而文屋村是从文天祥的村子迁出来的,始祖就是文天祥的曾孙。村民们得知,甚为感动。经过议论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在文屋村中也兴建一间文天祥纪念馆,一则纪念

  • 文章文天祥古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本刋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文天祥 古印 文天祥印 大司马印 文物捐赠

    两颗据说有六百九十年历史的古印,由爱国华侨张可康珍藏了五年以后,献给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两颗古印是宋朝民族大英雄文天祥的「贴身之物」,其一文曰「文天祥印」,其一文曰「大司马印。」据名篆刻家祝祥指出:这两颗印都有其特㸃,「文天祥印」是阴文名印,用苍赭色古玉以辗玉法刻成,笔划粗健而圆厚,字体结构松散。古人之印,普通反印均在姓字下加一印字,双名不相离之义。如果是单名单姓,则加「之印」二字,凑成四字是常有的。这方印,在祥字下加印字,将双名拆开,是正统汉印中少见

  • 文章文信國之玉帶生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文天祥 玉带生砚 简介 鉴赏

    山诸嵓次之,上嵓又次之,蚌坑最下。」(见辞源)党国先进现任中央评议委员,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梁寒操先生原籍即在端溪附近,作者以「玉带生砚」照片相请阅,并询问辞源对「端砚」注解是否正确,承吿与实情相同,「玉带生」确属砚中奇珍。二、砚的形状和命名砚的形状,详如上附照片。高三·六公分,长十七·三公分,宽五·五公分。长方形,式如舌状。砚面光素,池浅凹,状如半月。上方镌篆书「玉带生」三字。至于为什么以「玉带生」为名,故宫博物院展览标示有以下说明:「玉带生砚,为宋信国公文天祥

  • 文章文文山留潮遺蹟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陳瞻園 出版时间:1972-03-31
    关键字: 文天祥 朝阳县 足记 遗迹考证

    小字九,曰「宋庐陵文山文天祥题」,又传说蠔墩之蠔,自立碑后,因避公书,竟徙去。今里中有「文忠过化坊」,即为公作者。在同集卷七中有「林氅云郞中(鹤年)寄题蠔墩忠蹟诗册追忆旧事次韵遥答」诗七绝八首,其七、八两首云:「尊酒东山拜大忠,浩歌人尙气如虹,残篇重检王炎午,来祭庐陵信国公。」「徙尽虹桥桥畔蠔,北风吹客冷萧骚,沁园一阕君须记,落木斜阳句更豪」。亦系谈及此者,但「和平里」不见于宋史,据黄遵宪先生考证,仅见于邓光荐文丞相传:「公驻和平巿攻陈懿党,意后隔海港,步骑

  • 文章方飯亭懷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79-06-30
    关键字: 历史典故 文天祥 民族忠义 方饭亭

    岂止丹心照汗靑,当时方饭亦名亭;天敎忠义留人说,风到五坡特地淸!作者每展读文天祥之「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淸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靑。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稽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淸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 文章文天祥与平远相国卦竹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文天祥 梅子畲 相国卦竹 由来

    曾矢丹心照汗青,间关归国叹零丁,荒崖留得千竿竹,犹有忠魂血点腥。——失名:过梅子畬见相国竹一、引言平远县梅子畬,有竹山一座,竹叶俱有红点如血,竹名俗称为满山红,又称相国卦竹,为平远之名胜古蹟之一。依县志记载,相传宋文信国公(文天祥)曾经过此,遇歧路而摘竹叶囓血点卦,所遗存之血痕;民间亦有流传,谓公至此遇歧路,不知应走方向,在犹豫中摘竹叶两片,囓措血点于叶上,作为求神问卜之「杯珓」(客语圣珓),跪地求卜,自此满山之竹叶突生红点血痕。惟公究从何处来?何时

  • 文章(人文掌故)南望家園話金山

    来源期刊:《潮訊》 第1期  作者:鄭紹玄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家园 金城山 文天祥

    朝;最好瀛洲景,楼台拱肇谯」。右诗刻在金山巓,正书。宋绍兴间,知军州事翁子礼,建「按云亭」,「凝远亭」,「成趣亭」,「一览亭」等,于金山,点缀风景,更见佳趣。摧锋寨正将摄知州事民族大忠臣先烈马发,合家殉国难,同葬于金山北面,坐南向北,韩江横绕,靑山屛列,风景绝佳。按宋史恭帝德祐中,马发为潮摧锋寨正将。二年,驿报至潮,元将伯颜下临安,掳三宫北去,元兵将压境,守令皆弃印逃走。是年五月,文天祥等立端宗■于福州,改元景炎,十二月,遣使方兴来潮,慰谕、发承命权州事

  • 文章南岭的文天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4期  作者:鍾百春  出版时间:2003-10-31
    关键字: 广东南岭 文天祥 文天祥生平 抗元英雄 山川文物考古

    我的家乡广东南岭,有一座文臣祠,祠中恭奉的是文天祥,是乡人用来纪念这位抗元民族英雄的宏伟建筑。关于文天祥的事蹟,思想、文章、诗词及故事、轶闻,伴随了我等乡人度过青少年时代。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又号履善,吉州庐陵富田(江西省吉安县富田村)人。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西元一二三六年),这时正是蒙古太宗窝阔台派他儿子阔端进兵夺取南宋,有一百三十年之久的襄阳府后二年。文天祥生于小康之家,父亲文仪是个儒者,一生没有做过官。天祥有三个弟弟,只有二弟文璧

  • 文章文天祥在广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杜宇 出版时间:1990-03-31
    关键字: 文天祥 广东 人物事略 就义成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丹心照汗靑!文天祥,字宋瑞,江西吉安县人,出生南宋理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年四十七岁。状元宰辅,封信国公。宋末,起兵勤王,转战至广东宋端宗景炎三年十二月被元兵俘获于广东海丰县五坡岭,就义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少日,家蓄声伎及起兵后,尽遗去。赵翼泳史侍有「半生声伎动王敎,一代科名死事变。」即咏其事,兹将其在广东时勋绩,略述如后:奉诏起兵元兵南侵之日,适逢宋度宗病逝(按度宗于咸淳十年七月癸未日病逝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