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桥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乾元大虹初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6期  作者:朱惠勇 出版时间:2013-06-10
    关键字: 美丽 风俗 文化 明信片

    滚滚,在潮湿沉闷的天气中;几只燕子啣泥贴水低飞,在大虹桥桥洞筑巢。这种现象难得一见,被视为吉利的象征。文化桥大虹桥桥文化主要是与名人有关联,东二公里处乌牛山麓南棣圩(今星火村),清代出了不少名人。一代朴学大师俞樾(一八二一~一九〇七),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一八五〇)年进士,曾仕国史馆协修、河南学政。他对大虹情感很深。清同冶(一八六二~一八七四)年间该重建时,上「大虹」的额由他题字,还在洞两侧题刻对联。额为阴刻隶体,对联是阳刻隶体;仿佛

  • 文章『越』文化的底层当是『瓯』文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胡牧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古籍 考古 马桥文化 良渚文化

    大约距今四二〇〇年前,良渚文化突然在太湖地区消失,经过四、五百年,在相当于中原的商代时,在良渚文化分布区的范围内,又突然出现了一种马桥文化。马桥文化基本上是继承良渚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但有突变现象:出现了几何印纹陶和青铜器这两大新的文化因素。越史专家董楚平先生把马桥文化的出现,作为越文化诞生的标志。这马桥文化的创造者是谁?未见专门研究和讨论。据笔者的初步探讨,认为其当为瓯人之一支,其证据是:一、商周时期,自鲁南至闽北沿海,长江下游两岸和太湖流域,先后出现

  • 文章湖州文化催醒古村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14-05-10
    关键字: 湖州文化 三座古桥 特色文化 历史文化村落 古村落

    三座古在阳光下涂上了一层金黄,联通三的旧石板路已经铺就——在湖州南浔区新荻村,古、古屋以及宋代的「上堡坊」牌楼都已修复。南浔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魅力水乡」建设中,该区不是盲目「追新」,而是突出「护古」,充分挖掘各村的特色文化,留住自己的根。旧馆镇港胡村去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村落后,又投资六十万元,拆除了与古村落风貌不相符的建筑,并修复了一批古民居和古,并采取多种保护措施传承水乡非遗麦秆画。和孚镇荻港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早在

  • 文章万载城池六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0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3-02-15
    关键字: 万载城 古城文化 桥梁建筑 历史文化

    古时,在每个都邑四周都筑有城垣和护城河,用来防御。古邑康乐镇,为江西万载县治所在,也和其他古城一样,筑有城墙和护城河。万载城墙建于宋朝,元代红巾军刘仁在康乐镇筑城门四洞,周围五里。流经康乐城的护城河称龙河,也叫穿城河,将县治分割成东西两岸。在没有建前,东西两岸行人,车马往来靠渡船还是走浮,谅或从城门放吊,均未考察,但有据可查的是,在元朝,万载始在护城河上筑南浦、双虹两;后经明、清两朝,又先后在护城河上筑起了回澜、安乐、龙河三;1989年在南浦

  • 文章世界之窗 青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7期  作者:北海 出版时间:2013-07-10
    关键字: 石雕文化 青田 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毓秀

    近代社会活动家章乃器;世界博览会中国第一人陈琪;张作霖的高级军事顾问、张学良的家庭德语教师陈瑛;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及画家张弦、生物学家伍律、诗人里扬等(编按:还有中华民国副总统陈诚),他们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烁耀古今,可谓侨乡代有才人出!穿越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历经岁月的淘洗—青田,披沙拣金,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古宅、古祠、古、老街安静地留守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不经意间幻觉出遥远的历史。流传了千百年的鱼灯、龙凤灯、百鸟灯至今仍在舞动着青田

  • 文章消失的市集——老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8期  作者:錢江潮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市集 老吴桥 历史文化

    我出生于江陵县郝穴汎的老吴,距今将届一个世纪。老吴当年的景象,那河流,那木,那因繁荣逐渐形成又因衰退而湮没的丁字形街道,那事事物物,都已无人知晓。如今代之而起的,是一公里外由沙市经郝穴到监利公路上的吴村大街。吴村承袭了吴之名,在我看来,它与老吴几无关联。老吴地处今吴小学右前方,那里有一条小河流,或由郝穴经熊河迂回而来,或由北边各村镇汇流过此往田家坊。春日两岸垂柳拂堤,鸟语花香,呈现一派郁美的诗情画意;隆冬河面结冰,群儿在河上嘻戏,其乐也

  • 文章泗水回澜——泰顺八字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6期  作者:程卓然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泰顺 廊桥 木质结构 世界文化遗产

    学者名流)络绎不绝,就连许多老外也慕名来访。据悉,今年国庆节,「廊游」依然是黄金周(放假十天)最大的热点,全县接待一万七千多游客中其中游泗溪两和仙居等仍纷至杳来,足见泰顺木廊名气之大,不愧为文物丰盛的大餐。在温州市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于抓紧修复的同时,正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以「创廊名牌,树泰顺形象」为契机,力使这一人类共有的艺术瑰宝,放出璀璨的光芒。

  • 文章抗戰歌·憶抗戰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王肇翰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抗战 卢沟桥 50周年 孤岛文化

    了,政治上却粉碎了日寇三月亡我的迷梦;也让世界对我们的抗战产生了同情和尊敬。让战局进入我“坚持长期抗战以取得最后胜利”的战略轨道。此时日寇尚不能进入的是西方列强的租界。它成了日军行凶血浪包围的孤岛。文化人士退入孤岛,创建了抗战的“孤岛文化”,这首歌即当时摄制的电影《孤岛天堂》的主题歌。由编导蔡楚生、郑君里作词,刘雪厂作曲。中华颂那明月夜间南海的涛声那风沙飞处大漠的驼铃东风绣遍了江南的烟花斜阳托出了昆仑的剪影啊——中华!你这雄阔古丽的国家如今遭际著敌骑的践踏啊

  • 文章(人文风情)南门来龙去脉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陳伯熙 出版时间:2010-01-20
    关键字: 南门桥 玉潭环秀 历史文化

    游又一次山洪暴发,冲堤倒屋,淹死人畜无数,也冲垮了石墩石面的玉潭。当时,宁乡人在军、政各界中供职者甚多,盛极一时,家乡遭遇如此洪灾,大家对桑梓倍加关注,纷纷倡议,捐钱募款,修复石。时任粤军上将前敌总指挥的洪兆麟(农民出身,西冲山人氏),一人就捐银元逾万元,到次年全部修复。因在南门口,又改「玉潭」为「南门」。这次修复的新,增添了一道美丽的景观,头两端立石狮四个,中设石砌「化字亭」一座,导示人们要尊重文化,敬惜字纸。另铸「铁牛」一对,卧立于「化字亭

  • 文章灌云「向阳大」完工通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劉素成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灌云风景 建筑文化 向阳大桥

    注:完工通车的灌云「向阳大」新貌。)灌云县十大建设之一的「向阳大」扩建工程,于公元两千年十月二十八日完工通车,是日特举行通车剪彩仪式,在乐队、鞭炮助兴下,显得十分热闹。(注:已经「走入历史」的旧。)向阳大,原老旧,面狭窄,不敷渐趋成长之交通流量,乃决定予以扩建,于一九九九年六月破土动工,两千年十月完工,耗资人民币千余万元。新扩建的「向阳大宽二十七米,全长三百七十二点五八米,横跨盐河,完工通车后,不但提供盐河两岸居民更为安全便捷的交通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