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成就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吳稚暉先生曾對我們説的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1期  作者:何其坦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吴稚晖 物质科学 精神文明 文化成就 道德观

    历史文化,跟世界现势的观察透视中,所表明的科学救国,新人生观的看法。他甚至于曾说:政府以现代化国家建设敎民致富,是「大丈夫」的作为,他在这四十年前发表这种言论,不仅在他同辈的人来说,是超人的远见,就是比他年轻后起的知识份子,对于他的说法也很少加以注意、不解,更别说发出有力的回响了。其三吴先生一生的行事为人,另一个特色是;他在最好的古典敎育中成长,做了许多事,说了许多话,来批评传统,突破传统,又更新维护民族的优美传统,具体的证明是:他不论立身处世,都是努力的务新

  • 文章青田僑商與徽商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7期  作者:孫紅華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青田 侨商 徽商 文化底蕴 商业成就

    文化道德修养及急公好义、回报故乡社会等方面还远远不足以与徽商相比。徽商对于故乡实行的是「只予不取」的「政策」。青田侨商中也还缺少像胡雪岩、江春、黄崇德这样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领军式或招牌式人物,也许有人会说青田侨商中的许多侨领级人物都受到过国家最高层领导人的接见,许多人还参加过国家的重大典礼活动和其它由国家出面组织的活动,但要知道,这些情况并不表明这些被国家尊为上宾的青田侨商的商业成就或政治才干或个人贡献真的达到了应有的高度,这些礼遇的获得更多的可能会是与青田

  • 文章中华文化与世界展望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張麟選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特质 王道的精神 天人合一 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

    方法斩除,一面除妖辟邪,一面敬鬼神而远之。认为天地间一切异样奇事,皆可融会协调,凝而为一,且社会是谐和平等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常把「天」「地」「人」视为一体,中庸称:「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彼此贯通,形成自由平等博爱,贯通「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二、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㈠伦理道德文化的贡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社会生活显著的精神表现,莫过于伦理。所谓伦理,就是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各依自己的身份,各尽应尽的责任。「五伦」就是

  • 文章防城港市情況簡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防城港市台辦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防城港 历史文化 区位港口条件 发展成就 发展前景

    之乡“、”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玉桂八角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氧都“等称号。防城港市的主要特点有:历史文化悠久。防城港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先建港,后建市。防城港始建于一九六八年三月,一九八五年设立地级防城港区,一九九三年五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防城港市,建市仅二十年的时间。但拥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北部湾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防城港的先民就已在此生息、繁衍。现拥有唐朝潭蓬海上古运河、白龙古炮台、大清国钦州界碑以及刘永福

  • 文章三民主義是當今暮鼓晨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4期  作者:曾型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中华正统文化 儒道思想 思想成就

    一、前言中华正统文化,是以儒家「仁」为本,国父孙中山先生,秉承此一道统为主,作成三民主义。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为同胞挣脱专制枷锁,替国家废除不平等条约,使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皆获平等。惠及全民,正如联合报、黑白集读评:「 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民族共和国,今天我们仍受其余荫。」都是基于昭昭事证、大义懔然。今还有人,顚倒是非、恣意狡狯诋毁,无异破坏固有文化、与斲丧全民幸福。应谙三民主义内容,穷理正己,勿再顚狂吧!二、三民主义渊博国父曾云:「中国有一道

  • 文章嶺南箏王的傳人—藍新德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藍寬慎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蓝新德 古筝艺术 艺术成就 艺术著作 传统艺术文化

    演奏员。1979年,报考中国音乐学院古筝研究生,是广东唯一考生,虽成绩突出,因故未能如愿。但却被中央音乐学院曹正教授,慧眼识中,得到殊遇,破格收录为校外研究生。此后,蓝新德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艺突飞猛进。进修期间,他经常拜访、虚心请教北京、上海等地客家古筝老前辈,收集、研究有关古筝、汉乐的史料,得到不少老艺人秘传衣钵古筝理论,其著述有深厚基础。蓝新德数十年孜孜不倦专心钻研究中国民族传统古筝艺术,他的成就得到了音乐界的肯定,被誉称为“惠州古筝第一人”,不愧为“岭南

  • 文章南國牡丹古樸典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汉剧 大埔文化 大埔民声汉乐团 文艺演出 演出成就

    汉剧又称外江戯,是我省粤、潮、琼、汉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它在梅州市流行已有二〇〇多年的历史。而该市的大埔县是汉剧之乡,业余汉剧团遍布城乡,出现不少「汉剧世家」,闽粤两省的汉剧团,几乎都有大埔籍的演员,故民间素有「无埔不成汉」之说。它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又吸收粤东民间音乐,使音乐唱腔古朴典雅,激昂悠扬兼备,加上其中州音韵与客家话语系基本相同,又保留有中原的民俗文化特色,因此成为客家人所喜爱乐见的地方剧种。为了继承和发扬大埔的汉剧,一九五〇年该县组织

  • 文章鞠躬盡瘁的人——悼念董樹藩兄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9期  作者:吳詠九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董树藩 人物事略 蒙藏会 边疆文化研究 奉献成就

    的活动,一宗接一宗的计画,一个接一个的机构组织,实是屈指难数,三次空前盛大的「三民主义与蒙藏学术会议」、「蒙藏现况硏讨会」,都是几乎囊括了所有学术界的菁英成员擧行的,殆可说是眞正做到了集思广益,具有相当前瞻性的学术会议。光是那些以百万字计的几十篇探讨边疆文化风俗及国防地理的重要学术性论文,对未来蒙藏工作的开展,其价値实属无限。而诸如成立「蒙藏学术硏究基金会」、「蒙古文化协会」、「汉藏文化协会」、「西藏佛寺兴建委员会」、「藏胞靑年联谊会」等等团体机构,都是他一手

  • 文章孤舟一夜許相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6期  作者:陳弼  出版时间:2001-10-15
    关键字: 苏东坡 大文豪 卓越成就 生平简介 东坡文化

    遍布了他的足迹,并有大量佳作传世。」东坡有大量关于常州的佳作传世,这是东坡眷恋、钟情常州的重要实证,是一笔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很値得我们常州人珍视。为了纪念东坡公仙逝常州九百周年,弘扬东坡文化,笔者今春曾试编《苏轼常州诗文目录(初编)》,分散文、诗词、论著三部分,并附其在常州所撰或书写的其它诗文目录,共计二〇八篇。诗、词、文包括东坡所撰有关当时常州地区(北宋时期常州辖武进、晋陵、无锡、宜兴、江阴五县)人物、风情、经历、感怀等方面的作品。下面对东坡常州诗歌作一

  • 文章吳稚暉先生推行國語運動七十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0期  作者:羊汝德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吴稚晖 国语运动 纪念会 思想文化 文学成就

    的话,今天我们许多人还在讲,但我们究竟做了多少?又向前走了多少?(注:推行国语注音七十周年纪念邮局所发行的邮票)致力推行「语同音」大业稚晖先生在敎育学术上最伟大的贡献,乃是对国语运动的推行。稚老于民国二年促成并主持「全国读音统一会」,担任议长,并任主任委员,始终不断的努力,制订注音符号,审定常用字读音,手编第一部国音字典,为了国语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文化史上「书同文」之后,完成了「语同音」的大业。稚老的积极提倡国语,是因为他体察到语言文字是团结民族的主要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