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发祥地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泗水吟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7期  作者:劉元戎 化南 元岱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寿丘 陪尾山 孔孟 文化发祥地

    一)泗迸陪尾山旁,中流蜒经汶阳,两城负山襟河,梁父尼基屛障,绿柳炊烟红叶,夕阳夕钓波光,两岸薮稷芃麦,依然水甘粮香。(二)泗上华胥履孕,寿丘炎黄梓乡,帝舜渔耕雷历,剌虎却齐卞庄,汶阳大庭之库,泗沂帝里圣乡,孔孟设教洙泗,地乃文化发祥。

  • 文章華夏文明看山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申維辰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华夏文明 文化发祥地 山西简介

    ㈠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华夏文明又称为黄河文明,主要是在黄河流域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期间,形成汉民族的主要聚集区文化形态的一种称谓。山西作为黄河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有一系列旧石器和新石器考古的依据来做支撑。特别是华夏文明,作为一种文明的形态出现是有标志的。因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不能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文明的出现。目前我们国家文明探源工程正在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派专家听取考古组的汇报,把他们的成果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就是说发现了

  • 文章「函谷關」與「靈寶巿」今昔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張周朔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函谷关 雄关要塞 文化发祥地 名胜古迹 物产丰富

    始易达到目的。㈤函谷关一旦失守,潼关长安即相继难保;盖以潼关关塞单薄,腹地关中平原,无险可守也。㈥凡师出函谷关,逐鹿中原地,率多奏捷,此战略形胜使然也。函谷关在文化领域,亦享有灿烂地位,兹以历史故及诗作证之:一、紫气东来—函谷关关令尹喜,周大夫也。喜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西游。喜见有紫气浮关,知有异人将至,侯物色而迹之,果见老子。二、老子过关—相传:「老子骑青牛过关,莫知所终」。据考:老子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

  • 文章西北——中国文化发祥地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期  作者:胡秋原 出版时间:1977-06-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发祥地 新石器时代 史料研究 胡秋原

    现在我们讨论中国人种之由来,及最初文化发祥地。凡是由外地移徙而来的民族,没有不在其传说中留下痕迹的。中国古代传说,却没有此类记忆。反之,古代帝王活动之地,槪在黄河流域。这对于中国文化起于本土,本是一有力启示。在淸末,法英学者唱中国人种与文化西来说。蒋智由,丁谦等以其新奇可喜,加以提倡。一时接受者甚多。但这与「老子化胡经」是异曲同拙想像之词,逐渐不为世所重了。自安特生发现中国甘肃河南之彩陶与中亚类似,复以为鬲形土器所有者为原中国人

  • 文章天水——我国古代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天水市 古代文化发祥地 史料记载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祖先,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留存了极其丰富的遗迹、遗物。这里有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址;这里是传说中人类始祖的「义皇故里」,保存有伏义氏画八卦的卦台山,祭祀伏义氏的伏义庙。据史籍记载:天水在三代属雍州,秦属陇西郡,汉置天水郡,三国设秦州。汉武帝元鼎三年(前一一四年置天水郡)定名「天水」,至今已有二千零九十七年的历史。远在两千多年前

  • 文章(肆、故里風采)齊風陶韻 生態淄博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淄博游城 文化发祥地 九月姜太公纪念日 世界足球起源地 中国陶瓷名城 蒲松龄故乡

    淄博,自然风光秀美,历史人文景观丰富,是山东省五大旅游区和八个主要旅游城市之一。近年来,淄博大力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战略,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全市A级旅游景区有26处,其中AAA级旅游景区12处,AAAA级旅游景区6处;星级旅游饭店40家,其中四星级饭店5家,五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100家。淄博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八百余年,是齐文化发祥地。齐国孕育了博大精深

  • 文章(肆、故里風采)齊國首城 寶石之都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国际宝石节 金融生态县 蓝宝石之都 特色旅游景点 首阳山 文化发祥地 火山群奇观 产业结构丰富

    思想的升华,灵魂的洗礼。昌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齐文化发祥地,境内存有200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透过这些遗址,我们领略到昌乐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博大。白浪河源头。白浪河发源于唐部鎭的打鼓山,横贯昌乐县境内,流经潍坊市中心,经寒亭区央子鎭流入渤海莱州湾,全长127公里,被称为潍坊的「母亲河」。龙山文化遗址。在中华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东夷人创造了同期最先进的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 文章簡介中原百家堂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中原地区 百家姓 发祥地 中原文化

    木有本、水有源,史载中华文化,眞是渊远流长,由此文化蕴育成长的中华民族,正是广被四海,追朔本源,当是来自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槪略言之:除河南省为中心外,其他邻接省份,诸如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西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东部山西南部,都是汉族发祥之地。尔后不论是随着政治领域的扩张,或因天灾人祸的迁徙,或是经济生活的发展;数千年来,繁衍绵延,广达四海。可说是地球上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足迹;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这一大民族的生存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