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敬老文化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京人民日報刊登報導:福州有個“孝順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9期  出版时间:2006-02-28
    关键字: 北京人民日报 福州日报 福州 “孝顺节” 敬老文化

    许多社区支起大锅,当街煮甜粥,免费送给过住的每一位老人。不少当地青年人闻知此事后,也纷纷专门为父母煮上一碗粥,敬上一杯茶,为父亲捶捶背,帮母亲梳梳头。“孝顺节”由此确立。“孝顺节”的举办弘扬了敬老文化。目前福州市60岁以上老人超过70万,占全市总人口12%以上。福州市大力加强全市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由政府斥资900万元兴建的第一座拥有288个床位的老年公寓,上个月已破土动工。近日,福州市政府还决定从财政中拨出160万元,专门为全市免费乘车的老年人购买意外

  • 文章悉尼羊年敬老大会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15期  作者:使徒 出版时间:1991-05-25
    关键字: 敬老尊贤 中华文化 敬老活动 致词

    雪梨航讯】敬老尊贤,是优良的中华文化的一部份,中华文化,博大精湛,是一个顺乎自然的王道文化,故能够经历几千年,依然屹立不衰,而且不时绽出异彩,照亮阴霾世界,中华儿女,远居异邦,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之中,依然保存著中华文化的气息,敬老是其中之一,有华侨聚居的地方,就有敬老的擧行,在雪梨市的侨胞,春节刚过,就马上进行敬老的筹备工作,因此,敬老的新闻就不断地见诸报端。角一会老敬为图雪梨华侨文敎服务中心,和中国国民党驻澳洲总支部,也不后人,积极筹办

  • 文章发杨「敬老崇孝」的传统美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楊贊淦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敬老崇孝 传统文化 中外史例 体认实践

    」这就意味着美国人到了老年就吃不开了,没有人管。我们中国则不然,中国在伦常关系上是行双轨制,儿女年幼的时候,靠父母教养成人,等到父母年老以后,父母依靠儿女的侍养过日子,正如中国的古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是中西伦理文化显著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我们要了解本题眞义之所在。二、敬老崇孝的眞义何谓「老」?中国历史上对于「老」的解说很多。说文:「七十曰老」,皇疏:「老,谓五十以上」,又户役制度,晋朝以六十六岁以上为老,唐朝以五十五岁为老,宋朝以六十岁为老。不论各个

  • 文章常台文化交流团于重阳敬老餐会表演家鄕戏曲深获好评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2期  出版时间:2013-11-25
    关键字: 台北 同乡会 敬老餐会 文化交流团 捐款

    本年重阳敬老餐叙于重阳节前二日(十月十一日(星期五))中午,在台北市三军军官俱乐部一楼胜利厅举行。会餐地点原订于台北国军英雄馆,当日该馆因装修空调设备因而变更活动场地。爰例邀请本会七十岁(含)以上会员及本届理监事参加,当日来自家鄕的常台文化交流代表团廿一人共襄盛举,并表演家鄕戏曲,深获在台鄕长好评;会中同时庆贺本年寿星华诞。本次活动共有一百六十余位同鄕参加,会场氛围温馨和乐。本次活动共有廿八位同鄕捐赠活动款项,计新台币五五、四〇〇元。又郭元瑾鄕长捐赠

  • 文章孝亲敬老与社会风气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2期  作者:邱子靜 出版时间:1988-05-15
    关键字: 孝亲敬老 社会风气 敬老措施 中华文化

    友亡故,他在台的四个儿女,竟无一个愿接母亲同住。母亲只好带病投奔在美的女儿。笔者两家亲戚的女儿,都因不愿婚后与公婆同住而拒绝了男友的求婚,以致年近三十仍待字闺中。这说明我们的新生代已受西方个人主义的感染而背弃本国的伦理制度,不懂孝道,也不知尊敬长辈,尊敬老者。我们如不及时挽救,则孝道美德将渐次消逝;消逝后再想挽囘那就很难了!政府于此时加强伦理敎育,提倡孝道,提倡敬老,实是必要的施政。而身为父母者对儿女也要身敎言敎并施,使孝亲敬老成为社会普遍的风气,使中华文化

  • 文章佳節話重陽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張慶炎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重阳节 尊老敬老 传统文化 晚年感悟

    平原,万里良田,远眺阿里山,近望八掌溪,衔远山,呑溪流,浩浩荡荡,气象万千,此即经国新城之大观也」。二者可以比美。重阳节前,我收到二份重要节礼,一份是台北市五华同乡会寄的,内附一张短笺:「一年佳节又重逢,谨奉上敬老礼金一千元,以表贺忱,并祝健康快乐,万寿无疆。理事长张衍崇暨吴伟英同敬贺。」这是一个极富人情味的敬老表现。另外一份是嘉义市政府发的三千元敬老金,其中也附有一份荣誉状:「积德润身,天赐福寿,为本市健康城市,温馨家园愿景之泉源,特颁此状以兹鼓励,市长陈丽贞

  • 文章漫话“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3期  作者:牛半農 出版时间:2006-03-10
    关键字: 寿文化 花甲之年 古稀之年 尊老敬老

    当人降生有了生命就开始有「寿」,以年计算,按习俗三十岁起就做寿,每十年一次,也有四十岁,七十岁不做寿,有做三不做四,做七不吉利之说。人到六十岁称「花甲之年」,生日那天,晚辈为长辈摆酒庆贺寿诞,俗称「做寿」,始称「寿翁」、「寿母」。过去俗话说:「人活六十不容易,人生七十古来稀」,因此到六十岁以后,都受到社会尊敬,尊老敬老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长命百岁、松龄鹤寿、松柏长青都是对长者的祝福语,已成习俗。做寿视经济条件而论,穷人一般

  • 文章會務消息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31期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会歌 敬老餐会 奖学金 文化教育基金

    学业成绩总平均与操行均及格者」,当否?请公决案。决议:修正通过六、焦理事席禩提:本会奖助扬属旅台高中以上在学学生求学办法第七条与奖学基金原旨不合,拟请修正案。七、王常务理事敏庆提:为扩展本会文、敎业务,兹再提请将本会奖学基金改为文化敎育基金,可否?请公决案。决议:以上两案,推张济传、杨祚杰、(召集)王敏庆、高豫、芮宝公、焦席禩、叶以炽、晏天任、万仪仁等九人硏究,提下次会议讨论。

  • 文章重阳敬老奉赠手杖

    来源期刊:《浦東》 第78期  出版时间:1994-11-30
    关键字: 伦理文化 重阳节 奉赠手杖 敬老活动 台北市浦东同乡会

    本会发扬我国尊老敬贤伦理文化,并感谢长辈们对会务发展,辛勤耕耘伟大页献,特于重阳佳节,定制高级手杖,奉赠七十岁以上资深乡亲,为示崇敬,是项手杖除外县市资深乡亲未能送达外,历经数日,始由专人一一奉送完竣。唯仍有部分资深乡亲因缺乏资料,难免遗漏,十分抱歉。特再呼吁,未收到本会敬老手杖之资深乡亲,希将前寄浦东同乡会员资料卡填妥寄回,如上项资料卡遗失,请来电通知(七六八一三七六)当即奉寄,并补送手杖。

  • 文章古晋举办新春敬老晚宴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7期  出版时间:2002-06-30
    关键字: 黄顺舸 新春敬老晚宴 古晋福州公会 传统文化习俗 爱心社会

    三月三日古晋福州公会主席招泰强调,该会举办敬老晚宴,除了显著肯定长辈们对国家与社会长期作出的贡献之外,也借此唤醒青少年们多行孝与敬老尊贤,进而将这种有意义传统习俗在老少年之间延续。他昨晚在该会主办2002年新春暨敬老晚宴上致词时如是强调。他说,该会每年举办新春联欢会除了联络情谊,更是发扬华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习俗,使之永传不息。他说,该会举办新春暨敬老晚宴,款待年满70岁的乐龄同乡,这也是该会的一项传统活动,推崇对长辈孝敬的精神,也响应政府倡建立爱心社会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