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治学态度考证了许的先祖、许慎的籍贯、许慎的经历……这篇24万字的文章,是《后汉传·许慎传》85字的近300倍。为了进一步考证许慎故里的确切地名,他从成捆成扎的文献中爬梳求索,披沙掠金,又写了《许慎故里考辨》(载《中原文化与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版)这篇文章还被台湾《中原文献》杂志第二十七卷第二期转载。在这篇文章里,他以大量的史料论证了许慎的故里确切在召陵万岁里(即现在郾城姬石乡许庄)而不是郗(音席)里。这就打破了唐代李阳冰以及后来主张郗里即万岁里的推断
-
按作者係吾贛德安縣人氏現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敎授,授敎多年頗獲盛名之女史也—編者識
-
諸希賢,無錫楊亭人,號念哲,由於在家排行最小,故在家又名小妹。晚年鑽硏佛學法名妙辯。生於清光緖八年(公元一八八二年),卒於一九五三年,時年七十一歲。諸希賢,秉性聰慧,勤儉進取。在她的幼年,正値重男輕女的封建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禮敎統治十分頑固。諸希賢決然沖破舊禮敎的束縛,爭得了受敎育的權利。開始,只在村館試讀,後隨父改學醫書。十八歲時,一面敎鄰里的女生讀書,一面在族叔爲私塾高級生講授時,悉心隔幕聽講,奮勉自修。不久,即離開家庭,負笈投考兢志女校,...
-
林本敎授与夫人早年合影(14年摄)今年値甬敎育界耆吾宿林本敎授米寿大庆。所谓米寿,乃照日本人的说法,即将八十八岁的生辰释为米寿,原属人生极为难得的盛事。彼邦文化多源自我汉唐,就中国人说来,亦是不可多得的高寿。虽目今科学昌明,人寿已增,然八八米寿,究属人人所难企及者。更何况林敎授著作等身,桃李如林,经师人师,兼而有之。实为吾甬旅台敎育界之大老,不佞忝为其侄孙,爰不避嫌,书为祝福,谨将林敎授之値得为人可称可道者,恭述一二,以实本刊。罕见的经历林敎授曾自拟一副
-
昔東坡論辭達,在能使了然於心者,了然於手與口。黃公度亦云:「我手寫我口。」余嘗服膺斯言。平生所爲詩,殆無一語虛設。先後已成兩集,今復裒集甲子以後數年所作爲一卷。此數年間,學校得政府倡導撥俄款十五萬金,供新建校舍之用;復自十七年春,月助二千金。校事賴以進展,私衷差足自慰。而余身經歷之苦,則有極人世之怛慘者:旣遘安仁悼亡之戚,幾罹子雲投閣之禍,重以良友徂逝,邊患日深,三十年前以敎育救國之志,未得少酬,國步迍邅於茲爲極。往歲畏公棄國前數日來書,以「死不難不死難...
-
本书作者余家菊先生乃我六十年前就读南京中央大学附中高中时之同班学长余传韬兄之尊翁。家菊先生国学渊博,服膺孔孟思想,道德文章夙为世人钦仰。我生也晩,未曾有机缘拜见家菊先生,亲聆教益。今岁春腊,传韬兄吿知将为其先君举办学术纪念硏讨会,并将在遗著中所发现之抗日战争时,在大学授课之教育哲学讲稿乙卷付印,发给与会学者,以为纪念与参考。又谓此稿从未刊行问世,此次成书已是作者当年写稿一甲子之后,世代言迭,潮流变迁,要我写一序言以为引介说明。我为家菊先生之晩辈,学植浅陋
-
年7月19.私立中国文化大学 兼任讲师 民国57年至59年专任副敎授 民国60—专任副敎授 民国63—64专任副敎授 民国65年8月至82年7月20.私立东吴大学 兼任副敎授 民国65年8月至89年3月21.十信高级工商职业学校 校务发展委员会 民国85年8月至87年7月主任委员22.松怕学苑 专任敎授 民国78年3月至89年3月主要著作:1.奥德赛漂流记(译),正中书局,民国44年初版,50再版。2.中国文化基本敎材,广文书局,民国53年初版,55年再版
-
郭廷以(一九〇三—一九七五),字量宇,河南舞陽人。民前九年,即光緖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十一月二十五日生。幼入本鄕初等小學,轉乙種蠶商學堂。民國七年,入開封省立第二中學。九年轉學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中。家學淵源,精勤硏讀,每試輒列前茅,見重師友。十二年,保送東南大學、文理科歷史學系,十五年冬畢業。翌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編史局秘書,繼任黨務學校編輯部編輯。十七年秋,任淸華大學歷史敎員,嗣後賡續大學講席,四十餘年如一日。中應朱家驊部長之邀,一度出任敎育部邊疆...
-
申先生讳庆璧,字完白,云南省鎭雄县人,自幼聪敏笃实,清寒苦读,孤怀宏识,迥异侪辈。常在地方报刊发表专文,匡补时政,言直而义精,理明而辞达。以年少才俊,崭然露头角,有「万宝全书」之誉。以此深获地方首长青睐,简拔为国民党云南省开远县党部常委,兼地方自治筹备主任。历任中央训练团特别党部科长,中央西南六省视察专员,云南省政府主任秘书等职,并当选为首届国民大会代表。民国三十八年八月,追随政府来台,时满目疮痍,百废待举,先生决志献身教育。先任教于省立嘉义工业职校
-
教育心理学前驱朱君毅朱君毅先生,字斌魁,浙江江山长台鎭人。生于淸光緖十八年(一八九二)。家道薄有田产,父朱镜湖,号筱村,系淸末秀才,热心办学。先生八岁入学,十四岁考入县立中学校,当时该校国文老师马敍伦,思想新颖,曾介绍中外名著给学生阅读,马先生读书,勤作礼记,学风严谨。先生受其影响颇深。一年后先生转入衢州府中学堂,修业四年毕业。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北京淸华学校,招考「庚款」留美预备生,先生在浙江省十二名列之内,次年入学。二年后升入高等科,在校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