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学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尊師重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7-01-25
    关键字: 田培林 教育学 《敎育与文化》 《教育论丛》

    近讀有關敎育問題的兩本專著一爲考試委員賈馥茗敎授收集乃師田故敎授培林博士在台著作、講稿四十九篇加以硏究分析,彙編以成近百萬言的「敎育與文化」一書;一爲現在從事敎育工作的博士、碩士學人二十六名,除賈敎授外,如師範大學敎授兼敎育硏究所所長黃昆輝、師大敎授敎育部常務次長近調任海外工作會主任林淸江,台北女師專敎授陳道生,高雄師範學院敎授陳慶文,聖心女中校長周繼文,德明行政專校敎務主任鄭武俊、屛東師專講師羅白蓮,花蓮師專講師劉錫麒,彰化師範學院講師林幸台等,爲緬懷...

  • 文章選賢與能支持同鄉會楊荆生博士競選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0期  出版时间:1996-03-15
    关键字: 杨荆生 教育学 荣民 弱势群体 民主宪政

    (本刊訊)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的臺東縣區域國大代表候選人楊荆生鄉親,現任臺東師院教授,獲得榮民、教育界及福州鄉親的支持。楊荆生教授(教育學博士)臺東福州同鄉會顧問,二月二十五日親自列席臺東縣福州十一縣市同鄉會理監事聯席會議,她以純正福州話暢述參選理念,懇請鄉親動員親友拉票,争取勝選,期能為鄉親謀取福利,與會理監事一致肯定楊荆生參選為我鄉親之榮耀,應全力助選,期使楊荆生善盡所學,努力修憲,維護我國民主憲政發展。楊荆朱鄉親楊荆生教授,祖籍福州,成長於臺南市,早年...

  • 文章衢州近代人物小傳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2期  作者:戴銘允 出版时间:1992-02-10
    关键字: 衢州 朱君毅 教育学著作 化学工业研究

    教育心理學前驅朱君毅朱君毅先生,字斌魁,浙江江山長台鎭人。生於淸光緖十八年(一八九二)。家道薄有田產,父朱鏡湖,號筱村,係淸末秀才,熱心辦學。先生八歲入學,十四歲考入縣立中學校,當時該校國文老師馬敍倫,思想新穎,曾介紹中外名著給學生閱讀,馬先生讀書,勤作禮記,學風嚴謹。先生受其影響頗深。一年後先生轉入衢州府中學堂,修業四年畢業。宣統二年(一九一〇)北京淸華學校,招考「庚款」留美預備生,先生在浙江省十二名列之內,次年入學。二年後升入高等科,在校勤讀,成績斐...

  • 文章中華學術院「名譽哲士」何志浩將軍頌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2期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何志浩 歌词创作 教育学 纵贯线 斗六站

    何志浩將軍,浙江象山人,民前七年生,國立中央大學肄業,黃埔陸軍官校、陸軍步兵學校、陸軍大學、陸軍指揮參謀大學、國防大學、及革命實踐硏究院畢業。民國十年,組日月文學社於寧波,鼓吹革命;十四年赴粤從軍,十五年參加北伐,屢建功勲,並爲總司令蔣公整理演講稿。民國廿三年任首都國民軍事訓練委員會主任委員,訓練學生民衆廿餘萬人,樹立征兵制度之基礎。抗戰軍興,任首都義勇國民兵總隊少將總隊長,兼金陵師管區司令,參加首都保衞戰。政府西遷,歷任國民兵司司長等要職,補充國軍,與...

  • 文章美好的记忆 永恒的怀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7期  作者:吳挽瀾 出版时间:2009-11-01
    关键字: 教育学荣誉博士 朝鲜王朝 愚岩学园 致谢词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在这一个令人永远难忘的日子里,本人是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敬谨接受韩国南部大学(Nambu University)授予教育学荣誉博士的学位。本人数十年来的公职生涯,虽然在不同的工作领域中,也曾因本人的忠勤廉能,得过许多的荣誉表彰,但却没有此次南部大学所授予的教育学荣誉博士学位来得珍贵。因为,表现杰出、事蹟优良、学术精湛的各国人士比比皆是,本人能获得南部大学的厚爱,不仅是对本人莫大的鼓励,也是肯定本人数十年为社会、为国家、为国际社团

  • 文章金门第一位教育学国家博士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3期  作者:李錫隆 出版时间:1990-11-01
    关键字: 陈龙安 台北师范学院 创造思考 教育学

    在百家争鸣的学术领域中,要想争得一席之地,是相当困难的事,但是,陈龙安(见图)却成功的做到了,今天,祗要提起「创造思考」的字眼,国内的学术界就很自然的会想到陈龙安来,也可以说,陈龙安就是「创造思考」教学的代名词。陈龙安,到底是谁?他凭借什么,能够闯出字号呢?今年四十一岁的陈龙安,是个不折不扣的金门子弟,原籍金湖鎭湖前,他是地区第一位教育学国家博士,也是金门迄目前为止的第五十七位博士。他甫自国立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取得博士的学位返回故里省亲。陈博士近影

  • 文章(貳、序跋類)三禮敎育思想硏究自序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0期  作者:楊遠岷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旧知识 生活经验 学术理论 教育学

    英哲培根(F. Bacon)説:「知識是權威」,故人類欲謀生存與進步,必須接受傳統文化與新的知識薰陶。要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就應硏究古籍。因爲這些舊知識—文化,都是前人生活經驗的結晶。尤其古籍經書,乃我中華文化精髓所寄,其中有許多「放之天下而皆準,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的至理名言。惟内容浩瀚無所不包,以現代眼光衡之,舉凡哲學、倫理、科學、文學、藝術、社會、政治、軍事、經濟、法律、敎育;等的原理或思想、知識、無不具備。就如十三經中之三禮,筆者於課餘悉心硏讀,發現其中...

  • 文章丹陽孫毓驊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孙毓骅 东南大学 教育学 教育生涯 丹阳中学 人物生平

    孫毓驊先生,字駿甫,爲仁之翁之獨生子,母周氏,仁之翁經營中藥,設仁和堂藥號於邑中,每施藥以濟貧困,世稱仁翁。先生光緖辛丑初夏生,聰穎異常兒。年七歲,投蒙師名茂才臧靄仁先生帳下,讀四子書,凡五載。時民國初建,推行學校敎育,先生遂改入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復升入江蘇省立第五師範學校於揚州,畢業後考入國立東南大學,習敎育。十四年夏學成,受聘任南通女子師範學校敎務主任,旋任丹陽縣立師範學校校長。十六年春,國民革命軍飮馬長江,先生任丹陽縣中國國民黨臨時執行委員會常務...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