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主义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冯庸校长的教育精神及其伟大人格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穆超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冯庸 冯庸大学 教育主义 五戒五尚 爱国精神

    第一章 前言冯庸先生于民国十六年八月八日创办冯庸大学,自任校长。冯校长忠贞爱国,以当时五百万元创冯庸大学,以校为家,平日居住校内,并与学生一同用餐、一同运动,视学生如兄弟姊妹,其凌云壮志,有英雄气慨。其毁家兴学、献身教育事业、及组织歼俄义勇军及抗日义勇军的爱国行动,当时被称为「东北奇人」。冯校长鉴于社会道德堕落,教育不普及,工业落后,所以提出:「教育主义及五戒五尚等道德目标」,仍为今日所需要。他的忠肝义胆,少为世人知道,在今日物欲横流,利己自私的社会上

  • 文章國父與 蔣公的社會思想——中國社會遠景與邁進的途徑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徐文珊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社会思想 国父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教育

    壹 前言大家都知道 国父一生致力革命,其全部思想,不仅在救中国,更要由救中国进而救世界人类。与中国古代思想密切吻合。又不仅吻合,更进而将古人思想具体化,提出完整的理论与具体的作法。虽然他的理论与作法并未以「社会」为主题集中论述,但我们由全部遗敎中可以为之理出系统,以「社会」为主旨,作一专题讨论。先总统 蒋公不仅继承 国父遗志,致力于国民革命,对其全部思想亦完全接受,并继续为之宏扬。就社会思想而言,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可以说就是 国父社会思想的蓝图。再加

  • 文章蒋公对三民主义敎育的倡导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盧紹稷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蒋介石 三民主义 教育

    恢复民族自信力为实施起点。而以培养新的敎育精神,产生新的敎育力量为目标。因为敎育能够产生新的力量,才可以解除国难,达到救国建国的目的。(十)救国敎育,有五种基本课本:1.即军人精神敎育;2.步兵操典纲领;3.陆海空军军人读训;4.党员守则;5.党歌,也就是国歌歌词。受训敎育人员,对此五种课本,应精心研究,澈底做到,完成救国建国的目的。 蒋公这种救国建国的敎育,是以实现三民主义为中心,就可说是「三民主义的救国建国敎育」,当时曾发生重大的影响!参、三民主义

  • 文章包德明女士的榮譽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達夫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包德明 女权 女子教育 三民主义

    造的三民主义,孙博士说,三民主义的理想是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与贵国林肯总统所说的正同。可见贵我两国所信奉的,同是一种伟大的民主政治思想,绝不会因当国政者一时政策的变更而受到影响。观于自美中断交以来两国人民往来更加频繁,情谊愈益敦笃,可证吾言不虚。我还可以吿慰于各位好朋友的,就是美中断交虽给我国重大打击,但我们并未因而气馁,而是更加团结,大家雄图奋发,上下一心,共同致力于国家全面建设,迄今社会更臻安定,经济更加繁荣,民生更加优裕,全国人民都过着安和乐利的生活

  • 文章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謝彭友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 国民教育

    爆发出团结一致,发愤图强的力量。随着历史的发展,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升华。如今,作为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就是人们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与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进一步繁荣与振兴。综上所述,可见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民族进步与国家统一的巨大推动力。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作为必修课,始终系统地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中。上下五千年,世界各国的历史无一不告诉我们:只有国家的强大,这个民族才有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远在

  • 文章(參、傳記類)篤實踐履的大敎育家周邦道先生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8期  作者:楊遠岷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教育家 周邦道 教育事业 家庭成员 道德教育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教育、培养民族国家的观念,充实抗战建国的力量。我以三民主义建国,自应实行三民主义教育。从此三条中,甚可证明其重视爱国教育。[5] 前廿条中有:锻炼坚强健全的体魄,厉行军事严格的管理,造成文武合一的人才,其重视军事教育,此亦为明证。

  • 文章广西普及教育运动与抗战(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陳重光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广西教育 全省扫盲 爱国精神 民族主义 雷沛鸿

    编按:陈重光先生所撰大文,八十五期刊出上半部,内容包括:一、前言;二、推动国民基础教育,从事民族自救运动;三、实施或人教育年,激发抗战救国热忱等节。第三第末述及「成效卓著。……待桂南战事爆发,立刻发挥无遗」自「待……」以下,在第八十六期续刊,即本文开始……

  • 文章康廬閒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葉祖灝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三民主义研究所 诗文 学校教育

    接任师大三民主义硏究所所长职书勉并勉诸生三民主义硏究所,至善桥边黉舍成。[1]淹贯中西致广大,博通今古极高明。[2]名山志业文经世,化雨滋濡敎蜚声。任重材辁勤补拙,求知求实并求行。其二学海无涯在敏求,[3]恰如逆水去行舟。[4]尊师重道校风厚,敬业乐群正谊修。牢记嘉言「千里足」,[5]毌忘警句「少年头」。[6]磨穿铁砚工夫见,[7]功不唐捐各实收。[8](民国六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敎师节稿。)[1] 师大各硏究所,均于去秋迁入新建落成之两栋高矗楼房中

  • 文章從文化的整體性談民族精神敎育之聯科敎學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史振鼎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联科教学

    本文论述的范围有三:一在从文化的观点,探讨民族精神敎育的眞义;二在说明我们的民族主义,并非帝国主义所标榜的狭隘的国家主义,而是一种对内行仁、对外重义的理想的世界主义;三在硏究如何把中华民族的精神,用不着痕迹的方式,引进各科敎学之中,以发挥整体性之敎育功能。

  • 文章湖南的教育风气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趙震鵬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湖南教育风气 民族大义 湖南青年 台湾教育 功利主义

    年朋友,欢迎你来,台大、美钞、美人、人生三步曲」这种偏重功利主义的敎育,当台湾正进入工业化的世界开发国家中,原是不可厚非的敎育,但过往的湖南学生,确比现在的靑年,更富于民族大义的精神敎育,也是湖南敎育风气的特色。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