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义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忍耐的力量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6期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个人修养 基督教义 佛教教义

    唐朝有兩位禪宗高僧,寒山與拾得。有一天寒山問:「世人輕我、騙我、謗我、欺我、笑我、妒我、害我,怎麼辦?」拾得答:「我惟有敬他、容他、讓他、耐他、隨他、避他、不理他,再過幾時看他。」拾得的話,正如佛祖對阿難尊者的敎誨:「一個人在受到毀謗之時,應該默默的忍耐,佛不爲利益、傷害、讒言所動搖。」一個懷有堅定的信仰,崇高理想的人,在他奮鬥的過程中,一定堅忍執着,鍥而不捨,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生的道路不是完全平坦順利的,有順境,也有逆境,有得意也有失意。當我面...

  • 文章创始于江西之真空教(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廖經才 出版时间:1969-12-02
    关键字: 真空教 教义 道坛堂规

    五、教义与堂规甲、「五皈」。皈是身心皈向之意也。一、「皈依」:心与道合,须臾不离也。二、「皈中」: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三、「皈正」:洁心自爱,磊落光明也。四、「皈一」:纯一不二,不旁外鹜也。五、「皈空」:浑忘色相,毫无挂碍也。乙、「四考」。考验眞伪,考验过格也。一、「考眞」:乃守己之义。达明本性,葆守眞元,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眞信无疑,虔虔诚诚的求道。二、「考直」:乃诚实之义。其直如矢,绝无邪曲,表里如一,直进勿退,公公正正的行道。三、「考

  • 文章佛敎與道敎之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2期  作者:張源先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佛教 道教 思想之别 思想教义

    中國占驗協會爲宣揚道學,於民國八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星期日下午七點至九點半假高雄港口慈濟宮前舉辦道敎弘法大會,由中國道敎嗣漢第六十四代天師筆者主講:何謂佛敎?佛敎沒有創世主的觀念,釋迦牟尼不以創世主自居,也不是主宰神。在本質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敎不將釋迦牟尼敎主當做唯一的神來崇拜,也不承認另一個宇宙的創造神的存在,主張因緣與因果,否定神的權威,所以,佛敎徒是無神論者。佛敎徒說:泥塑木彫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絕對不能稱爲菩薩。佛敎到了五代以後,由於政治...

  • 文章中华文化与基督教义(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5期  作者:張樂陶  出版时间:1983-02-1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基督教义 仁爱与博爱

    八、誠敬惕勵國士之風孔子曾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所謂畏乃誠敬惕勵之心。中庸第一章曰「故君子戒愼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現乎隱,莫現乎微,故君子懼其獨也。」這是天命貫注於性內的詮釋。書經上說:「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是乃天道。」「德」是指人的高尙品格情操,敬與忍就是中國傳統美德的另一層面,如何中規中矩、不卑不亢,恰如其分,就要看個人的良知與修爲了。孟子公孫丑篇上論大勇:「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矣?吾嘗聞大勇...

  • 文章中华文化与基督教义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4期  作者:張樂陶  出版时间:1982-11-1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基督教义 并行不悖 仁爱

    一、引言 中華文化悠久綿遠,博大精深。中華民族之所以能結集億萬人爲一家,持續五千餘年光榮歷史而不墜者,厥惟吾祖先發明創作宇宙萬有共生存,共進化之原理—易經,垂敎後人,永矢弗諼,信守不渝。此一原理,稱之曰「道」。於理而言,稱之曰「公」;於己而言,稱之曰「誠」;於人而言,稱之曰「仁」;於事而言,稱之曰「中」;於功而言,稱之曰「行」;綜合此五者之應用而言,稱之曰「德」;其見諸日常擧止規範而言,稱之曰「禮」。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代代相傳,約一千七百餘...

  • 文章(肆、悼念鍾故震鄉賢專文)正確的人生觀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9期  作者:鍾峻父(遺稿)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钟震 人生观 宗教 圣经 基督教 教义

    那眞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主耶稣的死,既败坏了罪恶权势,战胜阴间死亡,是以主的复活,乃宇宙的重光,人生有力去恶迁善的能量,故在主里死了的基督徒,犹如熟睡罢了。林前十五章,全为此作周详注释,请参考。丙、圣灵保惠的降临:圣灵又叫保惠师,是三位一体的第三位。也是大有智慧能力的,是与上帝、耶稣一同创造宇宙万有的主宰。乃因主复活升天之后,才授予凡相信,爱祂之人的(约廿22;十四16「17;26;十五26;徒一5;十47;十一16;十九2「6;八32;十六13

  • 文章南傳佛教文化概說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2期  作者:張勇 出版时间:2012-12-25
    关键字: 南传佛教 文化教义 文学建筑艺术 民俗文化 政治认同

    一、佛教及其基本教义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始人释迦牟尼,西元前三世纪创立于古印度。从广义上讲,佛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教义、习惯、僧团、场所、组织等等;,狭义的佛教,就是佛陀的言教,用佛教的术语讲,应当称为佛法,即佛说的教法。包括五蕴、四圣谛、缘起法、四法印、四摄、六度、八正道等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通俗地讲就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和「苦」;苦的原因由每个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嗔、痴等烦恼;「业」指

  • 文章本弘道教义志节培养时代青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81-09-06
    关键字: 教师节 弘道教义 教育特质 蒋经国 讲话

    蔣總統向全體敎師致詞指出:敎育是國家的根本,敎育事業是國家民族精神與文化賴以綿延的神聖事業,敎育工作者負起了這一重大使命可以說擔負了國家最重要的任務。蔣總統說:中華民國的敎育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質:——是融貫三民主義的精神敎育;——是加强手腦並用的智能敎育;——是弘揚中華文化的倫理敎育;——是明辨公私義利的民主敎育;——是追求事物眞理的科學敎育。根據以上的幾項特質,蔣總統强調我們的敎育方針,應該把思想、學術、生活、道德、藝術、體魄、職業等各種敎育的功能熔於...

  • 文章再話天童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0期  作者:湯玉龍 出版时间:1981-11-01
    关键字: 天童寺 佛教教义 膳堂 僧侣衣装 禅房布置

    在本刊第一五七期封裏的圖片中,看到了幾幅來自家鄕「天童寸」的近照,油然地興起一股親切的感覺,欣慰故物無恙。這與筆者曾在本刊第一四六期中所報導有關該寺的情況,尙能符合。由這幾幀照片,又撩起了我對該寺的一絲漪漣思念,再藉本刊園地,來聊一些有關寺內和尙們生活上的瑣事。還記得在家鄕有兩句諺語,是「只看見和尙吃肉,沒有看見和尙受戒」、「做和尙容易受戒難」。這話的意的意思,對一般人言,則是對於某些喜歡隨便批評別人,或說長道短專挑剔他人短處的那些長舌婦般的人,予以一種...

  • 文章淮海第一叢林——法起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法起寺 《云台山三十六景》 留仙泉 白水井 大乘教义

    後雲台山環抱的宿城,素有世外桃源之稱。座落在宿城的法起寺,被稱爲淮海間第一叢林。明代顧乾《雲台山三十六景》之一的「山寺神鐘」稱:「法起寺,自漢創建,叢林極盛,晨鐘暮鼓,清梵遠聞,爲清修勝地。」法起寺是佛敎自印度傳入中國的早期寺廟之一。兩千年來,幾經興廢,歷盡滄桑。在這諸峰矗兀、環抱如城的桃源仙境裡,爲古木森環,有二十四進家院的法起寺爲山川壯色;在連雲港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法起寺爲加强中外佛事交流,弘揚華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雖然「晨鐘暮鼓沉潭底」...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