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收藏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珍罕之靑島銀元輔幣券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77-09-20
    关键字: 银圆券 辅币券 青岛 收藏

    靑島銀元輔幣券

  • 文章故鄉拾穗(七)農業槪況——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7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4-04-15
    关键字: 农业概况 小麦 故乡拾穗 麦子收藏 粜卖

    筛子」为场上作业农家必备之物,以竹篾制成,圆形而有边筐,小者直径约二尺,大者直径约四尺,筛有孔,孔有疏有密,直径大者疏小者密,分豆筛麦(米)筛,大者须两人作业,专以筛去草屑及麦稷头者,小者一人作业,除筛去草屑麦稷头外,尙可将蚕荳豌荳分筛出来,因为播种小麦时,有农家把蚕荳、豌荳与之杂种于一田者。「箩筐」同为农家必备之农具之一种,以竹篾编制而成,底方口圆,高约二尺,底约一尺见方,专以存放尙未晒干可资收藏之谷类,为便于运输,配以麻绳,由底部交叉围绕向上,高于

  • 文章中州豪俠張鈁(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于凌波 出版时间:1986-02-28
    关键字: 赈济灾民 创办学校 水利工程 收藏文物

    於是男女老幼敲鑼擂鼓,打盆擊鍋,並奔到田間高揮衣物,向天吶喊。駐軍亦向空鳴槍,爲民助陣,企圖阻止蝗蟲降落。而一切措施,全然無效,片刻間飛蝗有如傾盆大雨,自空而下。霎時廣大原野,蝗積數寸。啃嚙禾稼、沙沙有聲。飛蝗過處,片葉不存。往往數十百里原野,數小時間變成枯地、甲區吃完,轉往乙區肆虐。常於一日之中,數百里方圓,同時被災。有些地區,蝗蟲過後,又來了幼蝗——俗稱小螞蚱,小螞蚱大如黃豆,不會飛,一蹦一跳,數量之多,有如長江之水,源源不絕。任何溝壕河川阻止不住它...

  • 文章追記郷賢伯英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王契剛 出版时间:1986-01-30
    关键字: 百年诞辰 人物追忆 创办学校 文物收藏 悼词

    文物,多归 先生, 先生遂在铁门宅西辟室庋藏,其处即章太炎先生题额之「千唐志斋」,收藏中最具代表性者,是正始三体经石。民十六, 先生在河南陜县观音堂所办民生煤鑛鑛区内,设一小学,收敎员工子弟,所请敎师,都是有专长的宿儒,如新安张霆凡、渑池段警吾、赵静亭,胥称饱学之士。时 先叔父宏先公,正协理鑛务,命余自新安东鄕原籍到观音堂鑛校就读,同学中有 先生次男广居、姪广智等多人,因得常炙 先生之宏雅风仪。观音堂煤鑛,原由鄕人集资开采,虽煤质佳而蕴藏量极富,以用土法,及产量

  • 文章從「香港貨幣」郵票看港幣的發行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9期  作者:王新偉 出版时间:2013-01-10
    关键字: 港币发行史 香港货币邮票 邮票收藏 邮票博览会 香港经济

    文图·王新伟在收藏家的眼中,每枚硬币、每张钞票,背后都有一段渊源,动人之处往往远胜币值本身。货币的大小、形状、用料、用字、图案,更是逝去岁月的写照,后人把玩时,颇有贴近历史,感知历史的想像空间。将货币印在邮票上,就是通过「国家名片」忠实记载下货币沿革的历史和它们所属年代所扮演的角色,旨在借助方寸将绝版货币永久「珍藏再现」,也是集邮人趋之若鹜的收藏主题。香港邮政署曾于二〇〇四年九月二日为十月廿九日开幕的「香港二〇〇四邮票博览会」推出一套「香港货币」邮票,由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