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捐建家乡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僑賢周通盛訪問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張訓強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周通盛 人物访谈 捐建家乡 兴办学校

    周通盛捐建甘露寺与作者在寺门合影周通盛先生独资捐建的英语教室「爱家鄕、爱过头」张训强:周先生,我常听归侨赞美「周通盛爱家乡爱过头」。又听说从一九八〇年起,你回国二十八次,几乎年年回来,有时一年回来两三次。据我所知,你是侨生,家乡又无至亲。按一般常理,不是在故土出世的人,对家乡的感情不会很深厚的,而你是特例,原因在哪里?能告诉我吗?周通盛:谢谢你来采访我。「爱家乡爱过头」的赞誉言过其实了,我很脸红。不错,我爱家乡,爱,要做实事,而我做了什么呀?即使做了一点

  • 文章大埔旅星僑賢楊鴻耀事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楊秀燕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杨红耀 人物事略 捐建家乡 桥梁交通

    贤内助之襄赞共同创造而成。故其在家乡乐施时则与夫人黄凤英平分秋色,各取名字中的「耀」「凤」一字而命名。他在百侯兴建镇教办办公楼,捐建百侯幼儿园耀凤礼堂和耀风启蒙楼,他兴建桥梁大小共十一座,大大改变了百侯的教育、交通和市政建设面貌,他在家乡捐资总额达人民币六百万元。为表彰其善举,一九九七年五月八日,梅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一批外来投资者,杨鸿耀榜上有名。其事蹟被入选在梅州市政府编纂的《丹心献梅州》大型芳名册中。一九九七年第二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上被授予大埔县首批

  • 文章懷念姚美良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李偉誠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姚美良 追思缅怀 捐建家乡 母亲河公祭 家乡情怀

    美良先生离开我们五年了,可是,他的音容、笑貌常常显现在我眼前!他英年早逝是我们大埔人乃至整个客家人的共同损失!他热爱祖国,情系华夏,为弘扬中华文化,振兴民族,呕心沥血,身体力行,付出无数精力!他在我们大埔县里,第一个捐资建公路的就是他,以他父亲的名号「永芳路」。县里不少乡鎭都有「永芳小学」、中学,特别是银江鎭更为普通,成为家喻户晓的三贤之一。由于自己带头为家乡作公益事业,大大影响和带动其他华侨,华人为家乡修桥、造路、建学校、建医院、办厂、商贸。组织两次

  • 文章田翁愛桑梓,百橋架萬川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劉旺彬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田家炳 捐建家乡 公益事业 交通建设 桥梁公路

    至九九年共捐建桥梁一一一座,遍布全县,平均每七·七公里就有一座家炳桥,大小桥梁连结千山万水,交通网路四通八达,路通财通,大埔从此蜕变,展现出崭新的面貌。

  • 文章赤子情深不忘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罗崇华 人物事略 《澳洲汉声杂志》 捐建家乡 中华文化

    情系家山,饮水思源」,「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两句俗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许多侨居外国的华侨华人,总是不会忘记祖居地「胞衣迹」。本文谈一谈澳籍华人《澳洲汉声杂志》发行人罗崇华先生情系中华光汉粹,花开故园不忘根的事迹。罗崇华先生英文名SUNG HOALA,在澳大利亚文化界,尤其是出版界是颇有名气的。这位年逾古稀加二,祖籍大埔县高陂镇鸟槎林大坑村的老者。一九四六年十九岁时,离开家乡到越南堤岸谋生,从商三十余年。一九七八年,越南掀起反华排华

  • 文章熱心公益的僑賢楊澄緒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丘玉輝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杨澄绪 公益事业 人物事略 创业经历 捐建家乡

    带领下为纪念其母连来,兄弟合力在母亲出生地王兰捐五百多万元建设王兰小学,另捐八万元建王兰公路桥,以完其母生前心愿。近年来,澄绪先生共捐资三百八十多万元用于家乡建设。其中:在百侯医院捐三十五万元,兴建一座「观水楼」作为医生宿舍,并另捐一万元购买医疗器械;捐二十五万元建百侯鎭「侨联大厦」捐鎭政府办公设备三万元;捐五万元为侯南村村委会建办公楼,支持百侯敬老院、百侯电视差转台的建设;另捐五万元建骨灰搭,捐建庵下自来水塔和从侯小至下街尾建排水沟,彻底改变了世魁第以下

  • 文章古村的戊辰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適觀·調古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戊辰桥 家乡建设 纪念亭 乡情乡谊 捐建过程

    古村北向約一公里,有一座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拱形橋樑—戊辰僑,其前身是木質的〝端陽橋〞,由於是木橋,每遇山洪暴發輒被洪水沖掉,或夜行人遺下火種(當時鄉村尚未使用電筒,夜行一般點燃松光和竹子作照明)而被燒毀,時令行人裹足。此橋地處交通孔道,南下太寧、茶陽、北往大覺、豐溪以至永定,行商、肩挑者每日絡繹於途,對交通十分重要。古村先賢們有鑒及此,遂商討建橋計劃,並組織班子,經理人有鍾柏澄、鍾詞臣、鍾基然、曾玉亭、鍾子澄、鍾子亭等六人,經過多方籌集資金,於一九二八年(...

  • 文章尋根之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羅碧英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返乡寻根 家乡印象 祖居现状 追怀父母 华侨捐建

    我于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八日从台北到家乡广东大埔县湖寮。本来我们一行八人是十五日经香港飞往梅县的,大姐璇新,大哥德新,二姐瑞新和姐夫范一星,二哥绍新,秀琼妹,还有宗叔罗维新都顺利上机,我却因为证件不齐被海关栏住了,因为我未依亲丈夫曹祖宁,他这学期从美国来台湾作客座教授,算外劳身份,要许多证明才能出入境。我即刻赶回,次日周六只半天时间,能办好这么多证件,成全此行,定是家乡祖宗看我心诚特别保佑我的。山明水秀的故乡当天我赶回台北,补机票顺利成行,一到梅县,看见许多

  • 文章其他僑建工程竣工慶祝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侨胞捐建 家乡工程 竣工庆祝 学校建筑 图片资料

    饶竞新伉俪捐建的茶阳镇门楼。吴昌伦先生捐建仁厚小学教学楼。罗燮华先生捐建的教学楼落成(邹贤和摄影)

  • 文章橋橋見僑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秀香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家乡建设 桥梁交通 华侨政策 侨胞捐建 旅外乡亲

    河川架新橋山村變新貌僑鄕的僑字,與橋樑的橋字,在漢語拼音上是同音不同義。但在僑鄕梅州市的「僑」與「橋」卻有不可分割的淵源。粤東邊沿山區的嘉應州,(梅州市的舊稱)無論在地勢平坦的江河之濱,還是峰巒疊嶂的山村,到處都可看到一座座鋼筋水泥橋、石拱橋,縱橫交錯,似彩虹飛架於江河、峽谷之上。這些橋樑大都是由旅外鄕親捐資建造的。十多年來,海外僑胞投資建橋鋪路達三億多元人民幣,共建大小橋樑九六〇多座,公路鄕道三六〇〇多公里。路通橋通財通,使城鄕經濟更形活躍。開放的春風...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