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指正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俗語(續一)

    来源期刊:《同安》 第19期  作者:童叟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俗语集锦 注音解释 恳请指正

    表三代无了了 时间冲激变化无希鲁(那样)脚仓(屁股)也敢吃泻药 没有本事就不要勉强担当色的(聪吃)吃孔戆,孔戆的吃天公 上天有好生之德姑疼孙同字写,姨疼孙用目脱(斜视)妗疼孙无搭挖(不得已) 姑姨妗疼孙的比较,显示血缘最重要故鄕俗语集锦前篇(第十五期会讯特刊中)中,曾经说明,为求保留俗语鄕音,上列俗语中部份字或句,特地借用字音,然后在字音下面,用括弧加注解释字或句的意义,以求增加亲切感,提高亲和力,特地再一次提出说明,敬祈不吝惠赐指正,至所企祷!

  • 文章莊稼雜字釋文疑義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劉德鄰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庄稼杂字 读者来信 释文指正

    山東文獻第七卷第三期:曹繼曾先生撰——山東莊稼雜字釋文㈡89頁第三句「迎風摔簸箕、揚的蛾眉灣」釋爲——此言迎風摔簸箕,當是以木鍁除起糧食,迎着風揚鍁摔出去——「釋錯了」。蓋迎風所摔之簸箕,絕非伺候好上鍁之木鍁,它是一種專供揚場用的小簸箕,只有簸糧食用的大簸箕三份之一大,全名叫——小摔簸箕子——通常叫摔簸箕。這是二人揚場,非一人揚場,揚者在前,兩手握箕,左手握箕左側,右手握箕後端中間,上鍁的人在後,兩手上下握緊木鍁柄將場上所堆之糧(有糠有土)鏟在木鍁頭上,擧...

  • 文章潘震宇鄉長來電校正豐縣文獻廿四期勘誤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潘震宇 校正勘误 来电指正 五权宪法 孙中山

    因手民之誤,深致歉意。原因:漏列篇目:我對中國國民黨的認識與期望頁次:一七二行:十三補列如次:尤以五權憲法,不一定完全懂得,國父演講五權憲法時,曾講過兩個法學博士,對五權憲法瞭解的成度,「……剛才所說的那兩個博士,一位是美國的博士,一位是東洋的博士,我在紐約遇著美國博士的時候,討論了兩個星期,他很贊成五權憲法,當時他不過是一個學士,祇是半通的時候,後來他在國耶魯大學畢業,得了博士學位之後,可算大通的時候了,他反說各國沒有這個東西;那個日本博士,兄弟與他研...

  • 文章阮毅成鄉長來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9-06-06
    关键字: 读者来函 指正错误 信息更正

    敬啓者:頃閱浙江月刊第一二一期,載有:「夏超頭落何處」一文,係高登雲先生所作,至為詳盡。惟其中有誤記者:㈠袁世凱稱帝,浙江巡按使屈映光上表勸進,袁封之為一等伯幷非為男爵。袁襲滿淸制度,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伯較男為高。㈡呂戴之(公望)先生為北洋軍閥政府免去浙江省長兼督軍職,繼任督軍者,為淞滬鎭守使楊喜德,幷非盧永祥。其後,楊在任內逝於杭州,北洋政府乃再任命繼任淞滬鎭守使之盧永祥,繼楊任浙江督軍。㈢北洋軍閥政府初派之浙江省長,為齊耀珊,幷非齊耀琳...

  • 文章孫連昌遷香山原因經過之分析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9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罗香林 孙中山家世 错误 指正

    羅香林先生考證 國父上祖孫連昌公,由永安縣遷居香山,已成鐵案。雖然此一事實,因其裔孫孫中山先生爲曠代偉人之故,甚難爲廣府屬人士所接受,堅持連昌公之父若祖係由東莞遷出,一再搜證爲文反對羅之論據,均無力推翻羅說。此等人士,均係知名人物,前有黨史專家鄧慕韓,後有中山人孫甄陶與文史家祝秀俠等人,淪陷後之大陸方面亦有譚××等人唱反調。甚而羅說經孫哲公之確認,在其八十自述中公開引用爲祖系源流之後,祝秀俠等人,仍不死心,竟挾引孫德璋公之孫孫滿,出面堅稱其祖上係由東莞遷居...

  • 文章風雨樓隨筆(三十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8期  作者:周啓範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生活随笔 《我与宁波》 读后感 出入指正

    讀「我與寧波」後本刊連載「我與寧波」一文,為已故前鄞縣警察局長戚靜之先生的遺著。筆者與靜之兄忝為老友,今讀其文如見其人。囘首前塵,不禁感慨系之。這篇遺著,僅刊出二期,內容也相當生動。我知靜之兄生前謙儉過人,樸實無華,故其忠勇謀國之熱忱,鮮為外界所知,不愧為一標準之地下工作者,於此益令人欽佩!但遺著中有苦干細節,與當時情形也頗多出入,置啄為情所不許,第事關鄕情史實,似亦不宜任其傳訛,爰就所知略作數語,或為泉下所首肯也。一、遺著說:「寧波人口密集,是年秋季(...

  • 文章春節家庭菜——家釀酒與燒大塊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期  作者:曾繁熙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米酒 扣肉 选料用量 酿制方法 烹饪步骤 恳请指正

    取用,其佐料为闽笋片、梅干菜(或菜心、红萝卜、粟)大蒜、及酒、酱油少许,与切成小块的一公分寛,六公分长之烧大块,用文火煮烂,使其入味,或将烧大块切成小块(大小与上同)用中、大碗扣肉,加上项佐料蒸烂入味,再用碗盛出宴客,则较为美观,肉色与炖蹄膀相同,是一道色香味俱佳之春节家鄕菜也。家鄕菜中尙有上料鱼丸(鱼糕)等等佳肴,非笔者所长,不予赘述。以上系就个人所用制法而言,其方法,容有不同,其有较佳之制法,还请高明指正

  • 文章編者話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遗误海涵 感谢萧国汉 编排指正

    一、诸乡长各项文艺大作,未易一字,原貌存焉,编者因忙,未能一一拜读检校,付梓如有遗误,敬请 谅解。二、本期同乡会会员乡友通讯录,全由联络股股长萧国汉乡长独自联络搜寻收集而成,烦劳甚多,在此谨致谢意。三、不讳言,不量力,编者确很少有该项类似工作历练,编排如有欠妥遗笑大方之处,敬请多作指正,多予宽宥。例:如误将绝句排在律诗之前,希谅!

  • 文章更正啟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致歉 信息更正 更正启事 指正

    更正启事:本刋第365期第三版青年园地中的「大油轮上的奇遇」、「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两文,接续本刋第363期,编者未察转接部份重复,仓促付印,谨向作者及诸鄕长们致歉,并感谢爱护本刋鄕长不吝指正。(编者按)

  • 文章更正啓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来信指正 更正通知 致歉家属

    據濱海縣劉大衛先生來函略謂:「《阜寧人》第十九期801頁刊登了我的一文,由於資料來源有誤,僅其中涉及張青育先生之事,經考證,當時張先生已在廈門法院任職,根本不在濱海,顯然與事實不符,因而對其親屬造成精神傷害,特向有關人士致以歉意。」等在卷,謹此更正。本刊資料室 敬啓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