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护国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蔡松坡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蔡锷 辛亥革命 讨袁护国 人物传略

    松坡先生为邵阳小东路亲睦鄕,民情朴质,家境淸贫。其村羣山环抱,巍峨雄伟,气势万千,正所谓地灵人杰者是。一生特立独行于天地间,挺拔不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死生不能易,确可为先生写照。当其领师推翻洪宪帝制,恢复民主,再造共和,权倾一,誉满天下之时,及身引退。且当其反对洪宪,督师讨袁,权倾一,望重天下之际,依然当年松波,身无半文之蓄,家无一椽之屋,贫无立锥之地,老母犹寄居友人何氏家。此种公尔忘家、尔忘私之精神,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方之当世

  • 文章四川与护国之役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5期  作者:高勞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之役 川省战况 善后事宜 罗佩金 曹锟

    編者按:民國五年護國討袁之役,四川爲主要戰場,本役經過,本刋迭有記載。頃讀高勞編「帝制運動始末記」,內分帝制運動之由來,帝制之進行,各省之反抗,軍事之行動,外交之經過,登極延期及帝制取消,關於調停之事件,袁總統逝世及黎總統繼任,與軍事之收束等九章。其中各省之反抗,軍事之行動,與軍事之收束等三章,有關於川省在倒袁軍事政治上之記載,特爲摘錄如次,以供參考。四川之響應四川自滇軍侵入後,各地軍民紛紛起事,嘉定、雅州、隆昌、大邑、忠縣、酆都、大竹、安岳、榮昌、鄰水...

  • 文章东源护国庙曁人文景观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4期  作者:葉如堯 葉樹邦 葉金甫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福顺侯庙》 叶洪星 项公庙 《崇道观》

    东源鎭东源村西南,天马峰麓,有明朝抗倭功臣《护国福顺侯庙》一座,(当地人称项三宫)。清光绪编纂青田县志有「项公御寇」一文,明嘉靖三十七年,倭寇数千人入侵青田,在温溪、港头、油竹、山口、四都、平演等地抢劫财物,烧毁民房五千余间,杀男女老幼三千余人,掳妇女千余人,攻打县城东北二门七昼夜。项公十一都项村人,率民兵杜定等乡勇鎭守城楼,倭箭来,公以指挟其箭徒手回射,连杀匪首十余人,敌大惊。又以蜂桶百余桶投至城外,敌遇蜂群混乱一团,我方勇士乘机冲出城门杀敌无数,残寇

  • 文章東關廟群散紀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樹棚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东关庙群 阎王庙 洪游寺 安阳记忆

    阎王庙在城东南,矩墙二百余公尺,占地纵横约两百余公尺,建有大殿三进,后有望花台。原名并非阎王庙,正名为护国洪游寺。因数次遭兵劫战火洗劫,毁损几乎殆尽,虽经多次修缮,但已不复前貌。民国以后,盗窃更是雪上加霜,巨大铜铸佛像,竟然搬运数里之外。因佛像过重,弃置于碧霞寺(当地人称奶奶庙)后里许,用土少微掩埋,笔者年幼时,亦曾目睹佛像被埋之情形。后来为信徒运回,重行修缮供民众祈祷。不久因传闻所误,说弥勒佛肚中有宝,乃将佛像肚上挖了一个大洞,修补后已然留有二十余公分

  • 文章四川护国之役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四川 史料 国父年谱 反袁力量

    民国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云南起义讨袁,算起来今年已是五十六周年纪念,而若干有关的记载,可以说还不免有一偏之见。最显明的,如梁启超之过份宣染蔡锷,而抹煞唐继尧首义之功;滇军之炫耀战绩,而湮没川军响应与民军蜂起在此一战役之重要关系。至于以护国始以祸川终,使四川在滇黔军蹂躏之下,扰攘十年,尤为可痛之一页。本文题为「四川与护国之役」,愿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引述此役之经过,幷试作论断。大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㈠护国之役是各方反袁力量合作的结果;㈡云南有首义之功;㈢战局

  • 文章護國軍四川方面之軍情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作者:庾恩暘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之役 董鸿勋 戴戡 停战规约 四川陆军

    全川举义,当同为其主要因素也。关于四川护国军响应之情形,本刋第四期,载孙震先「四川讨袁记」,第四十期所载刘存厚先生著「护国川军战记」,记之甚详。关于四川革命党人乘时奋起全川举义,本刋第六十六期载四川党史编辑处所编「四川护国之役」一文,亦有详细记述。「云南首义拥护共和始末记」所记「护国军四川方面之军情」,敍述颇具条理。惟文末所称战后四川局势之演变,不免有占在滇军立场,稍嫌公允之遗憾。云南首义,功在国家,然滇黔军自比入川,视四川为征服地,酿成此后十年四川

  • 文章謝秋崖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6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成都府中学校 保定军校 孙震 谢松 之役 袁氏叛国

    蔡两师部卒以全军弹尽,伤亡复众,引退敍永。于时军心凌乱,官兵均有逃亡。刘公收合余众,改以邓田两部重组部队,君以战功升二支队营长,激励士卒,再张旗鼓,自任前锋,反攻而北,经板桥铜鼓沟二龙口,再夺江安,克南溪富顺指向荣威仁寿,准备入成都,军势复振,为护国战役中之最有荣誉者。成都陈宦震惧,派雷飇至川南向蔡刘乞和。适袁死战事结束,君调第二师五团二营营长。护国之役既终,而滇黔不撤兵,相继祸蜀,以并川为目的。罗戴相继构兵排川军,川军抗之,君在省门屡战屡捷,自简阳逐敌

  • 文章四川护国之役(四川党史编辑处)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6期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之役 四川党史资料编辑处 袁世凯 吕超 蔡锷

    袁世凯既已包藏祸心,思叛民国,以为势力所及,已北控河朔,西制关陇,南毒淮泗,不难席卷江湖,坐收闽粤。于是排摈党人,潜加残害,重肆威虐。党人之声闻夙著者,或遯榛莽,或适异。遂以为矰缴已远,羽翼已就,可以帝制自为,民国四年,竟有筹安会之设。专威重赂,假为民心,诡更国体,窃据大位。时吾党总理孙中山先生避居东京,其他党人,或在美洲,或在南洋,俟机可为,乃申讨伐。方日人以二十一条约迫世凯,世凯苟不辱国稍知歛迹,党人犹思助之外御其侮,若腼不知耻,甘犯大难,则共诛之

  • 文章青田古城的故事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24期  作者:葉金甫 出版时间:2015-06-01
    关键字: 青田古城 《青田县志》 洪水灾害 宣传台

    始退去。群众为纪念抗倭牺牲壮士,在城东建「护国庙」,民间称司下殿,一九五六年建县府大楼,该庙拆毁。东源项村项公抗倭有功,敕封「护国福顺侯」,在东源村口建「项山宫庙」纪念,并建戏台庭院,自古至今,每年春节庙会演戏,烛光辉煌,香客满堂,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庙旁有株五百多年香樟,雷打不死,是我县道教活动场所之一,名扬十一都、十二都和毗邻县缙云外佘、木栗;永嘉县茶坑、上横。一九八一年定为县文物保护点。(如附东源「护国庙」)青田古城花岗岩叠砌,年深月久,风刀霜剑

  • 文章懷念家兄永陽

    来源期刊:《連聲》 第2期  作者:陳永修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怀念兄长 黄埔六期炮科 参战台儿庄 汉口军官大队长 相片 寻兄望安

    相片背面有几句题词:「誓许捐躯已十年,追随 领袖作中坚,可恨貔貅犹未灭,跳梁小丑逞凶烟,国家兴亡匹夫责,待复河山百虑牵,能登人民于袵蓆,生死存亡不计研」,可见其对 领袖的効忠,对民族的尽孝。民二十一年朱毛窜扰闽西,吾邑被窃占三年,杀人放火不知其数。最后,我最高当局决定进行第五次围剿,其时家兄在国军八十三师司令部担任要职,进驻朋口,顺道回家探亲,无奈因军务纒身,不日即辞别年迈双亲及家人,返回原部,其舍身为,公尔忘私之精神,眞令人起敬。但愿复国还鄕之希望,早日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