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宣言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蔣夢麟威懾日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6期  作者:王蒲臣  出版时间:1992-06-10
    关键字: 蒋梦麟 生平事迹 抗日宣言 《西潮》

    抗日精神,遐迩传播,因而引起日军的恐惧与震怒,一九三五年十一月,日本帝国主义策动「华北自治」,蒋梦麟领衔发表宣言,公开反对日本分裂中国领土。日本人恨之入骨,乃将他列入黑名单中,随时可将其逮捕。宋哲元将军,恐怕保护不周,劝他离开北平,免生意外;但他坦然不惧,仍留危城。十一月廿九日,他终于被高桥大佐派宪兵请到军部去谈话,日本武官质问他为何反对「华北自治」?为何要纵容学生进行大规模反日宣传?蒋曾和他进行辩解,那武官很不满意,要将他当晚押赴大连,亲向关东军参谋长坂垣解释

  • 文章(追思特輯)孔德成先生多變多采的一生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孔祥祺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幼时父母双亡 末代衍圣公 发表抗日宣言 宣扬儒学 任考试院院长 执教半世纪 学会悼念

    一再延时,久候福证人未到,讵料四日前发生西安事变,事与愿违,但仍贺客盈门,轰动一时。风骨巍然赴国难:战前日本多方拢络孔府,如日政府要角犬养毅等多批至曲阜访问,且邀请先生访日,参与孔庙落成仪式等,概予婉拒,保持圣裔清白,与知识份子风骨。俟民二十六年七七事变,蒋委员长急电:速离曲阜,前往重庆,先生于匆匆夜色中首途,抵武汉后,发表爱国抗日宣言。至重庆后,深受同胞赞扬,与政府礼遇,长住歌乐山奉祀官府,为国献身。留美匆促束装归:八年抗战胜利,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先生

  • 文章(特载)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2期  出版时间:1963-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宣言 民族独立

    城下之盟。殊不知我国自决定抗战自衞之日,即已深知此为最后关头,为国家生命计,为国际正义与世界和平计,皆已无屈服余地。凡有血气,无不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闘。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特此宣言,惟共勉之。

  • 文章日俄勾结交互侵略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29卷 第29期  作者:高宗仁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波斯坦宣言 辛丑和约 旅顺大屠杀 抗日战争

    尤其日俄相互勾结,列强乘火打劫,使中国沦为次殖民地的处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在北平近郊卢沟桥寻衅,砲击宛平城,我守军奋起抗战揭开全民抗战序幕,史称「七七事变」,七月十七日先是蒋委员长中正在卢山严正表示拼全民之生命抗战求胜,九月廿二日中共发表共赴国难宣言,向全国宣告四项承诺[7]。九月九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8]向盟国投降,而艰苦的八年抗战终于获得辉煌的胜利。要不是因为「九一八」日本的侵略,就不会有雅尔达密约的签订,俄军借机开进东北,以致中国内战,同胞

  • 文章纪念抗日胜利论侵略必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9期  作者:周富源  出版时间:1984-09-10
    关键字: 抗日胜利 侵略必亡 侵华战争 日本投降 波茨坦宣言

    和平,不惜忍受一切,准备接受「波茨坦宣言」。八月十五日,日本人民听到天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都放声大哭,泪如泉涌,庆幸多年的战乱苦难,终吿结束。也尝试到亡国之悲痛。但一些少壮军人,企图刼持天皇,监禁各大臣,占领广播电台,宣布继续作战;幸而东方集团军总司令田中上将及时赶到现场制止,事态未被扩大。事后,陆军大臣阿南切腹,田中上将及杉山上将亦相继自杀。至此,近八十年的军国主义终吿没落,再一次写下略必亡的史实。这是日本军阀近八十年的兴亡经过,使日本由一个弱小国家,成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