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十自詠五古十四韵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閔芳坡 出版时间:1988-06-20
    关键字: 诗歌 回忆 抗战

    我生叹不辰,一生居忧患。童年懵无知,时光亦短暂。天灾岁不登,苛政招民怨。盗匪起苻,刼掠遍州县。军阀各称雄,拥兵赌内战。满地尽干戈,生灵遭涂炭。礮声动地来,七七惊事变。日寇鲸肆呑,列强皆震撼。决策在高峰,动员属全面。风雨懔同舟,羣起赴国难。抗战历八年,军民死千万。空袭摧敌巢,归功原子弹。虾夷溃不支,投降无条件。民心望太平,欢声动霄汉。**蓄阴谋,乘时称兵叛。略地复攻城,所欲在夺篡。号令出朱毛,凶残睨闯献。势同火燎原,红到江南岸。和谈既无成,外援空企盼。中枢

  • 文章悼念徐團長振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秦振華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徐振中 人物回忆 追思悼念 抗战纪实

    民国三十年四月,笔者军校毕业之后派至山东省政府保安司令部服务,同年八月,由省府派至保安第十五旅担任上尉参谋,旅长张景月先生,兼山东第十四区专员,笔者负责训练业务兼干训班的队长。三十二年一月,调升第二团少校团附,团长就是徐振中上校。三十二年「四五战役」之后,本旅奉命扩编为山东省保安第三师,徐团长振中仍任第二团团长,笔者仍任少校团附。三十四年八月,抗战胜利之后,笔者决心再回到敎育界服务,从此和徐团长握别,相处将近三年。兹就亲身经历外间所不知者,略述十事,藉表

  • 文章抗战沦陷区山东省省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巨煥武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抗战沦陷区 山东省省歌 汪精卫政权

    民國三十年代初期,汪記政權統治山東,制作山東省省歌一首。這首五十年前的省歌,就是在當時的中學和高小裏,所普遍教唱的名曲;筆者尾隨哼唱,也大受感動。原作詞曲優美,但究係何人之作,則無從查考。今參據莊惠鼎兄所記憶之詞,蔡敬儀兄與胞兄煥文所記憶之曲,不作删改,校訂還原。如大致不差,並得以留傳,應能吿慰原作者,及增進對汪政權之瞭解。至於鄕親好友懷舊,因而一譜在手,方便指唱,尤所企盼。山東省省歌

  • 文章老歌的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93-12-20
    关键字: 对日抗战前 山东省各地 军队 民间 歌曲

    近来对抗战前山东省各地民间及军中流行的老歌,时常在回忆中,惟因时间太久了,虽然尙能记忆几句,但也大多记不全了。兹将记忆不全的几首老歌一句、半句的列述于后,以就教诸鄕长,请于山东文献上赐予补正,并对山东文献亦有重大意义。一、歌词——黄族应享黄海权,亚人应种亚洲田,靑年!靑年!切莫同种自相残,坐叫俄人著先鞭。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洪水之滔天,只手挽狂澜,……(记忆不全)注:此歌系北伐前之老歌,歌名及作者均不详,有人曾说:系吴佩孚作词,未知确否?二

  • 文章怪哉!梁山泊上竟然又多一位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4期  作者:陶澤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梁山泊 《水浒传》 诗词感怀 悼念亡妻 抗战回忆

    住店的客人杀死,剥下肉来做成肉包子,卖给过路人们吃。若碰到武艺高的,就哄骗强送上梁山去。也觉得好怕!我千万别碰上;又看到那时当朝高太尉的那八十万官兵,都是饭桶。林冲眞有一套,柴进(都头王升的儿子)也了不起。那麽多官兵,就打不了梁山上的百十个土匪,眞奇怪。我在抗战初期奉令赴敌后打游击时,又见到民间的本水浒传,就拿着仔细看看,发觉了其中敍述的许多事,都是与打游击有关的战法及原理原则,领会了许多套。曾照书上说的方法试了还满有效,就把这书视为珍宝,很适合的游击战指南。把

  • 文章軍中三十年之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閻鴻瑾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军中回忆 离乡从军 长沙会战 抗战胜利 孟良崮战役 败退台湾 台湾生活

    编者按:阎鸿瑾先生,字景瑜,山东省泰安县鱼池村东首人,民前五年农历十一月七日(一九〇七、十二、十一)生,曾就读山东省立第三中学、山东大学法科。初任教乡梓,后在泰安县教育科服务。民国廿七年元月,泰安沦陷,辗转流亡,投身军旅,参加抗战,从事军法工作,历任国军第七十四军、首都警备司令部、青岛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台湾中部防守区司令部、第二军团司令部、预备训练司令部等军法主管。民国五十五年元月,于陆军总司令部少将军法处长任内,限龄退伍,现旅居美国加州圣荷西。

  • 文章阜陽歸途青島遇險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戰慶輝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返回崂山 青保总队 日军敌伪清乡队 化险为夷 抗战胜利

    卅四年抗战正进入最艰苦阶段,鲁东游击部队,多已溃败,惟莱阳仍为十二师赵保原部所据守,万第是他支撑危局的最后据点,腊尽返里度岁,正月初一晨,有散兵狼狈过前街西逃,擧村惊慌,旋宗弟庆生由九区渚东据点返里说:「万第于除夕夜被共军攻破,九区渚东也放弃了。」余悚然一惊,知胶东大势去矣。审度时势,鲁东沦陷,迫在眉睫,应迅速离开莱阳,遂于初三日偕如珊投奔靑岛保安总队抗战基地——崂山。寄眷于张益瑶兄所住之荆条涧,只身去寿光张景月防区访于宝仑仲昆兄,再回崂山携眷去济南,寄

  • 文章(壹、滄海憶往)讀「山東流亡學生硏究」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王茂勳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流亡学生 读究感言 心灵迫害丧志 抗战流亡 背井离乡 流亡学校

    的慵懒而将此期许搁置。日前于同学家中偶得「山东流亡学生研究」一书,读之便无法释手,从头到尾、每一字、每一页都细加品味,原因无他,因为我正是作者书中描述的数千位主角之一。「山东流亡学生」在历史上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抗战时期的「流亡学生」。1937年「七七事变」后,众多的大中学子,不愿再沦陷区作日寇的「顺民」离乡背井逃往大后方,政府加以收容安置,那个时期的「流亡学生」,虽然生活上遭遇到一些困难,然一切经过尚称平顺,此为第一阶段的流亡学生。1947年,国共内战,山河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