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前后之山东职业及师范敎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鄭恒萃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抗戰前後 職業敎育 師範敎育

    职业学校一所。三十六年度上学期本省职业学校槪况如下:乙、青岛市靑岛市三十六年度上学期职业学校槪况,列表如次:靑岛市三十六年度上学期职业学校槪况,列表如次:(节录中国敎育年鉴第八篇第五章)贰、师范敎育甲、山东省一、沿革抗战前该省师范敎育已渐普遍设立,据民国二十三年统计,省立师范六校,省立简易鄕村师范七校,县立简易鄕师九校,数县联立简师四校,县立师范讲习所四十三所。民国二十六年冬,日寇进犯,省内各师范学校几全停顿二十七年后始逐渐恢复。据统计三十年度本省专设省立简易鄕

  • 文章日治時代威海衞的敎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畢長樸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威海卫 教学 抗战时期

    一、抗战初期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接收威海衞,立刻推行新制教育,而逐渐废止私塾。当时在地方教育当局的辖下设立了几所示范性学校,第一所就是公立金线顶中学,第二所是公立女子中学,第三所是公立公署路小学。以这几所学校作为地方教育建设之标本。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所农业职业学校与一所时断时续的师范学校。民国二十七年三月,日本军队入侵威海衞,所有公立教育机构皆被停办;这时唯一能继续活动的学校,约有如下三座:①威海衞私立育华初级中学②私立海星小学③私立明星女子小学育华中

  • 文章抗战后期在阜阳设立六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抗战后期 阜阳 设立六校 学校概况

    的势力范围,尙无**活动迹象,我地方政府与伪政府各有其行政区域;(2抗战发生已有七个年头,鲁、苏、豫、皖四省边区,即在此一伪军势范围之内,如有日军出动,民众则出村逃亡,只有老年人留下应付;(3)农村生产似尙未受战争影响,由农地之作物及晒谷场之堆积物,可以看出还是丰收的景象;(4)民敎两厅人员参与民众逃亡行列,他们绝不置疑,并吿诉前往亳州所应走的道路。像似如果他们知道是抗战人员,将毫不迟疑地予以掩护和协助。其三、到界首及到阜阳,先后拜访驻在这一地区的国军高级将领

  • 文章抗战前莱阳县长梁秉锟先生政绩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柳國華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抗战前 梁秉锟 发展教育 勤政爱民

    一、前言莱阳县是山东省大县之一,幅圆辽濶,面积有一万二百余平方面,人口有百万之众,民风淳朴,多以农为业。县划十个区,辖三十个鎭,一百七十六鄕。境内物产丰富,敎育普及,交通发达,有靑烟公路,贯通县境。民国二十三年省府指定莱阳县试办鄕农学校实验县,将十个区署改设二十个鄕农学校,区署职权,交由鄕校接办。民国二十六年「卢沟桥事变」,抗战军兴,梁县长奉准返回河北故里,鄕校实验县,有名无实,可是抗战基础由此奠定。莱邑在梁县长领导下,如无日军倡乱,早日达到大同社会。二

  • 文章抗战前的烟台社会、宗教与教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曹立前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抗战前 烟台 社会 宗教 教育

    説明:本資料譯自阿美德編撰並自行出版的《圖說煙臺通志》(A.G.Ahmed:Comp.,Ed.,and Pub.,Pictorial Chefoo)一書,系書中一個子目,原標題為「社會、宗教與教育」,因該書於一九三六年印行,所敍內容為抗日戰爭以前有關煙臺社會、宗教與教育方面的情況,故譯文冠以現標題。阿美德的國籍及其本人和家庭詳細的歷史無以確考,僅知其父德維石·阿美德(Dervesh Ahmed)在中國生活了六十年,一九二七年十月四日故於上海。據阿美德自己介紹,他曾廣泛遊歷中國,先後三次考察煙臺,對漢語及中國...

  • 文章一段啓蒙與流亡學生生活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孔思遠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临沂中学 流亡学生 抗战时期 教育史料

    我係山東人,當然極關心山東的事情,如今我是山東文獻的長期讀者,更廣泛的知道了更多的有關山東的史實;山東文獻發行之初,並不知曉,一次去淡水朱樂菴先生處(朱先生時任敎淡水中學,曾任臨沂縣長,勝利中學校長?山大化學系畢業,原籍臨沂南鄕後村,與我家李花鎭有數里之近)見到,迅卽訂閱,有些不甚瞭解的家鄕情形,因此更確切的知道了實況,內心油然想到,把這段流亡學生來臺的經過書出,未始不無小補於山東戰亂的一環。終以瑣事羈絆,迄未有成;刻閱文獻八卷四期楊鄕長展雲及王鴻堯君文...

  • 文章抗战时期的齐鲁大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曹伯恒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抗战时期 齐鲁大学 往事追述 教育史料

    一 由武汉转入齐鲁民国三十年的秋天,我由武汉大学转入齐鲁大学,以一个条件较为优越的国立大学学生转入一个私立大学就读,似乎令人难以相信。其中确实有段隐情,不得不据实奉吿。转学的原因当然是成绩不佳,需要易地为良。提到成绩的好坏,几乎有个令人难以相信的故事:民国二十七年敎育部第一届统一招生,我被分发武大外文系,由于抗战时期消息不够灵通,交通又极不便,当我赶到乐山报到的那一刻,已是这个学期只剩一个月行将结束的时候。注册组长以我远道而来,未便拒绝,但以学期行将结束

  • 文章抗战期间山东特殊义务敎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抗战时期 特殊义务教育 教育史料 敌伪沦陷区

    一、前言二十七年,国民政府基于一面抗战一面建国,抗战胜利建国完成之旨,颁行国民义务敎育法。后方各省普遍实施,战区省份得视实际情形比照办理。山东属鲁苏战区,沈鸿烈先生于斯年一月在曹县就山东省政府主席职,五月间全省沦陷,曹县成为敌后,于六月间赴东阿,历经鲁西北、鲁北、鲁中,二十八年二月到鲁南。一面经营抗战根据地,另面推展抗战政务,宣布遵奉中央命令,实施国民义务敎育。斯时我以敎育厅主任秘书代理厅务,遵照主席这一宣布,策画实行的方法,一是在我行政力量所及地区

  • 文章(壹、滄海憶往)讀「山東流亡學生硏究」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王茂勳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流亡学生 读究感言 心灵迫害丧志 抗战流亡 背井离乡 流亡学校

    的慵懒而将此期许搁置。日前于同学家中偶得「山东流亡学生研究」一书,读之便无法释手,从头到尾、每一字、每一页都细加品味,原因无他,因为我正是作者书中描述的数千位主角之一。「山东流亡学生」在历史上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抗战时期的「流亡学生」。1937年「七七事变」后,众多的大中学子,不愿再沦陷区作日寇的「顺民」离乡背井逃往大后方,政府加以收容安置,那个时期的「流亡学生」,虽然生活上遭遇到一些困难,然一切经过尚称平顺,此为第一阶段的流亡学生。1947年,国共内战,山河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