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城位於浙江省蒼南縣東南三十公里處。在古代原是一片灘塗,受潮汐影響,泥沙淤積,加上地殼作用,逐漸填地成陸,先民用蒲葦結札屋門,故稱蒲門,後改稱蒲城。蒲門地處海口,後依群山,地勢險要。是歷代海防重地。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年),蒲門首任千戶總駐守夏積選擇此地建城,抵抗倭寇。這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抗倭名城,一九九六年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來到蒲城的東城門,這是一座面向大海的古老城門,狹窄的通道顯得有些幽深,兩邊城牆保存完好,蒲城因北面城牆依山而築,...
-
盧鏜祖籍河南汝寧衞(據淸代道光二十六年麗水縣誌謂:盧鏜汝寧衞人),明嘉靖時由福建都御史朱紈推薦,任福建都指揮僉事(相當判官),其後紈因故遭彈劾自殺,鏜受牽連繫閩獄四年,卽吿赦免,復任福建守備倭寇,旋又調遷都指揮,攻打嘉興流寇,惜出師不利,朝廷議處帶罪立功。不久以功擢升爲參將巡守浙東濱海諸郡(相當縣或州),遂與當時禦倭副將俞大猷合力大破流寇於嘉興之王江涇(地名),旋指揮保靖士兵及蜀將陳正元部隊攻擊流寇於張莊,焚毀其盤據地並追擊之。但窮寇莫追,結果反而爲寇所...
-
我着此袍經百戰,半襟猶帶血淋痕。」讀此詩句,猶如一股慷慨激昻俠義之奇氣呈現在眼前,它是出自胸藏韜略,氣呑湖海,經文緯武,深於易而精於兵的兪家軍領導者——兪家軍之父兪大猷之手。因他曾與戚繼光聯手平靖東南百州縣寇氛,使倭寇聞風喪膽,而同時被人譽爲「兪龍戚虎」兩總兵,魯、蘇、浙、閩、粤百姓視之爲「海上長城」。兪大猷,轉戰五省,身經百戰,捍衛明朝半壁江山,他之所以有如此彪炳功績,永垂不巧,評者謂其才兼文武,知人善任,長於料敵,在軍中五十年,未嘗挫衂,爲人崇倫尙義...
-
明朝嘉靖年間,吾錫縣令王其勤築城防禦倭冦,得能剋期完成,在倭冦未來以前築好,固然由於縣令的克盡厥責,但另一方面不能不歸功於邑人薛旦的出錢出力。薛旦,字子明,世居北門外寺頭,務農爲業,勤勞儉樸,家財積累甚富,常在鄕里行善,只要有益地方之事,無不悉力以赴。有一個安徽來錫經商的富人,回家時把數千金交給他,託爲保管,說明不久卽來取回,但經過了十年才來,薛旦把金取出交還他,原封不動。晚年行善益力,救䘏貧病,協助鰥寡孤獨,眞可稱萬家生佛,享年七十八歲,無疾而終。像他...
-
明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倭寇自仙遊竄縣治,知縣萬以忠棄城走,寇入城焚鼓樓民居,旋退南安,六月復由南安詩山陷永城,西門上場留灣諸大村落,悉付一炬,倭陷城凡兩次,四十六年十二月,復從仙遊攻湖洋寨,黃光甫擊走之。四十年夏,六七都叛民呂尙四,託名禦倭寇,突陷縣城,擄知縣林萬春以去,焚典史署,殺市民十七人。順治三年,大田寇林良陷永城,知縣潘際昌訓導胡萬鎰死焉,公署民居悉被焚,城中民被殺被擄者多。五年三月大田寇曾省攻永,千總鄭允志死之,知縣蕭良材遁,六月收復,八月復陷,...
-
元末明初之際,日本有南北朝之爭,南朝敗後,其遺臣及海邊不逞之徒,剽掠高麗及中國東南沿海各地,史稱倭寇。不久,元亡明興,倭氛益熾,明成祖朝,日本幕府義滿通聘於明,成祖遣使報聘,封義滿爲日本國王,使協同勦捕,倭寇稍戢。義滿死後,幕府威令不行,寇勢復熾,尤以嘉靖年間爲甚。是乃倭寇之所由起。先是,朱洪武二十年十一月,命信國公湯和加强浙江福建沿海防務,繼又命江夏侯周德興於福建瀕海之福、漳、泉、興化四郡,築城練兵以備之。德興往四郡視察形勢,築城十有六,民戶三丁取一,...
-
明代倭寇之禍,蹂躪東南沿海各省,當時抗敵將領中,尤以俞大猷、戚繼光分予痛擊,乃得敉平,實皆功不可沒,玆言戚繼光,以其雖非閩人,而實爲一保閩衞國之英雄也。因明朝嘉靖初年,我國福建沿海一帶,常有倭寇登陸,殺人放火,搶掠財物,危害百姓的安全。甚至於來往的船隻,也常被倭寇劫掠,造成很大的損失。這時出現一位倭名將—戚繼光,來肅淸這些日本海盜。戚繼光,字元敬,年輕時,卽有不平凡的表現。家境雖貧,却喜歡讀書。嘉靖四十年,戚繼光從軍,當了參事,被派去防守浙江一帶。他看到...
-
粤東新安濱海之地,爲防海要衝,明末淸初間,海寇爲患甚烈,濱海之民皆受其害,處此環境,民以自衞計,遂多投軍,保土安家;中有名劉起龍者,行伍出身,以功至水師提督,死後且得誥授。劉起龍,字根升,廣東新安大鵬人,生年不詳。初由大鵬營入伍;嘉慶八年(西元一八〇三年)授平海營右哨把總。(見光緖史澄廣州府志卷一百三十六列傳二十五劉起龍傳)嘉慶十七年(西元一八一二年)陞水師提標右營(卽新安營)守備。(嘉慶王崇熙新安縣志卷六職官二武官表),翌年遷東山營守備;嘉慶二十年(西...
-
明朝嘉靖三十五年春天,倭寇蹂躪江南,四月延及吾邑,先在四鄕刼掠,快要進城,縣令王其勤先已築城守禦,把城門關閉,倭寇圍攻一月,義民何五路等三十餘人,奮勇出擊,皆戰死。時有潘凱者,爲邑中某紳家中傭工的兒子,軀幹偉大,膂力過人,大家知道他勇敢非凡。當倭寇圍城,義民將要出擊時,潘凱自請先單身進入寇營,拔去倭旗,以餒倭氣;縣令王其勤聽到這個消息,便召他到縣衙去對他說,若果能如此,給他賞銀五十兩,潘凱說不要賞銀,王縣令聽了,對他益加尊重,而予以鼓勵。一到半夜,潘凱一...
-
明世宗時,宦官專權,政治黑暗,邊防廢馳,各種社會矛盾激化。而江西出現一位「出污泥而不染,廉潔公正,風節矯矯,為國家的安寧盡心盡責,罷官還鄉後,亦能「普濟天下」,積極從事有益於黎民百姓活動的高風亮節的名臣,他就是歷任南京刑部主事、郎中、曲靖道副使、福建布政使司僉事、河南左布政使的萬衣。萬衣,約當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前後在世,字章甫,號淺源,潯陽(一作德化,今廬山區)人。萬氏係明成化壬寅年(一四八二)瑞昌橫港津山遷廬山北蓮花峰下聚族定居。萬衣為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