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扫墓回忆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淸明上墳之囘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期  作者:時緜甫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扫墓回忆 怀念父亲

    春风吹暖,节届淸明,会集子姓,拜扫坟茔,灵其如在?来格来歆!」此淸明上坟时,读祭文之老套也,于今再读,曾不胜其低徊感慨而无穷……泪下矣!浮海来台不觉已过二十四年矣!故鄕虽尙有弟姪辈在,而不知尙在者能吃饱否?着暖否?则在不可知之事矣,淸明将近,匆匆作此,以纾悲怀,以写往事。扫墓、省墓、展墓各有其名,而吾鄕则曰「上坟」,吾时氏有老大家,新大家之别,新大家者乃淸、乾隆以后尙宾公、与国安公二处之祖坟,地点在丁家岙五婆湖,离慈谿北门外约十余里。丁家岙为四面环山

  • 文章慈湖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彭歌 出版时间:2015-06-01
    关键字: 清明节 慈湖 祭祖扫墓 人物回忆

    今年四月五日,清明节,也是复活节。清明节,是海内外中国人慎终追远、祭祖扫墓的节日。复活节,是全世界基督信徒庆贺耶稣受难而后复活的节日,其重要性不下于圣诞节。四月五日那一天,也是先总统蒋公逝世四十周年之期。二〇一五年是农历的乙未年,乙未紧跟在甲午之后。记否历史上的甲午之战,清廷败绩,第二年日本人便开始割据台湾,是一百二十年前的事。二〇一五年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由于那八年抗战,日本投降,台湾光复,回到祖国怀抱。第二次大战打出来中、美、英、苏的「四强

  • 文章鎮雄清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熊光勛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清明扫墓 祭祖过程 往事回忆

    我国重视孝道,民间祭祖上坆扫墓相沿成风,但淸明上坆祭祖扫墓,一般是男人们的事,而家庭主妇专司烹调祭品,惟淸明祭祖上坆扫墓不用刀头。除了必备很丰盛的佳肴。并携带镰刀锄头等工具到墓地,先除去四周的野草。修整坆墓一新,设祭品,烧冥纸,鸣炮,向墓行三跪九叩后,散善(泼水饭)打一碗淸水,放下少许饭菜,再烧几张冥纸放进去,泼在墓地四周让小鸟啄食,然后不分老幼席地而坐,共同分享一次丰盛的野餐。刚埋的新墓,冥纸在坆上散散落落,坆飘仍在飘荡,没过七七,藉扫墓之便请道士为

  • 文章我們是一家人:Sarumahenan ta!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3期  作者:孫大川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清明扫墓 故人往事 童年回忆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孫大川先生五月廿四日在聯合報副刊發表一篇名為「我們是一家人」的大文,陳述與廣西人黃新年大哥交往經過,內容生動感人。「黃大哥」現已辭世二十餘年,但孫先生年年清明祭掃,仍不忘為黃大哥清理墳墓。對其生前與通家往還點滴,懷念不已,情真意摯。尤其能烘托族群關係如水乳交融,廣西鄉親生性淳樸,與人為善,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茲將全文刊載於後,以饗各方鄉親。編者·

  • 文章探亲扫墓与山歌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9期  作者:萬里 出版时间:2004-01-2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扫墓 山歌 往事回忆

    在下少小离家,迄今已五十七载,年岁渐长,思念家乡亲人,思念祖先的心情倍加殷切。深怕身体衰老,以后无法再上山扫墓,因此,今年的清明节虽然刚好碰到世纪怪病SARS肆虐(大陆上称这种病为「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台湾以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SARS」。),大家都不愿冒险返乡,但是我仍旧独自一人甘冒感染SARS风险回乡探亲,与族人翻山越岭,祭扫祖墓,老老少少,有说有笑,令人有说不出的欣慰。我想,像这样快乐的日子,这一生大概已来日不多,应趁身体硬朗之际,好好

  • 文章清明時節懷故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1期  作者:張希爲 遺作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故乡习俗 扫墓 狮山 少年回忆

    的不必说,即远在上海,甚至如旅居汉口、天津等处的同鄕也会归来扫墓的。所以在清明节快到的时候,航行于上海宁波间的轮船特别拥挤,旅客多半是回来扫墓的人。清明节的到来,又唤起了我少年时代的回忆。在清明节前一天,我家里就准备好,祭墓的牲醴以及纸球纸钱等,置在一层一层竹制的幢篮内,翌晨到宁波江北岸新江桥边鎭海轮船码头搭乘往鎭海去的小轮船,回故鄕鎭海江南去扫墓。那时行驶鎭海鄞县间的小轮船有两条,一条叫「鎭海」,一条叫「景升」。每日上午八时,和下午一时分班开航。上午八时开船

  • 文章探親瑣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李宏元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扫墓立碑 求学回忆 珍珠泉 岳王庙

    民国八十年三月廾九日,我踏上了二次大陆探亲之途,目的是给先父母扫墓立碑,其次是顺便旅游一下。扫墓立碑,是为了对生不能养,死未能葬的父母双亲,稍表一点孝心,以求心安;同时也可以启示后代子孙们,要不忘祖先,重视孝道。旅游的目的,是想在旧地重游当中,回味一些昔年往事;至于那未曾去过的地方,去开开眼界,增长点见闻。一、扫墓立碑四月五日淸明节,我在家人陪同之下,到坟上去完成我返鄕第一大事—扫墓立碑。立碑仪式,简单而隆重;经我带领全家人行过跪拜上香礼之后,大礼即告

  • 文章黃猛詩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黃猛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有感抒怀 往事回忆 扫墓 诗词

    ●有感嗜洒拗子抒懷周一忙碌到周六,周日仍往酒桌湊。舉杯早忘祖宗訓,開口老子最風光。病床老父難合眼,家中妻兒憂醉猴。良言忠告頂屁用,饕餮醜名笑柄留。●臥病又遭盜車有感尊公潛入忒不仁,不該乘病進寒門。盜走舊車不是恨,斷我十載相扶情。爲人應有正義感,做事自當思後行。勸君能有反思日,莫把微言腦後扔。●壬辰祭掃再登石棚山有感壬辰再度登石棚,代步全靠電三輪。昔日崎嶇羊腸道,如今公路已建成。荒郊野塚改舊貌,陵在青山綠樹叢。先祖有靈應顯現,自當笑迎後來人。

  • 文章蘆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武建華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怀念母亲 回忆往事 扫墓 童年趣事 芦草

    来年之春,那些根又萌生新芽再钻出土层,生长出绿蓁蓁的茎叶。每到春秋季节流行病盛行之时,母亲将刨回的芦草根,加上茅草根、黄花苗(蒲公英)根熬成茶让我们喝。农人称之为「三根汤」。喝了这些汤,那些病毒性疾病就会被拒之门外。也许是因为芦草根的缘故,现在我从没有关于少年时代患流感发烧的印象。去年清明节,我们一家到鄕下给母亲扫墓。母亲的根十多年前就扎于那濯濯荒岗了,坟冢上,长满野草。我们怀着对母亲的忆恋和伤感扫完墓,在离开坟茔不远的岗径上,在一个荒凉低凹的沟叉口,我突然

  • 文章淸明時節懷故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期  作者:張希為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思念故乡 清明扫墓 传统习俗 往事回忆

    我生在余姚,长在鄞县,成年以后,更远离故鄕,南走北奔,东西转蓬,未尝在故鄕鎭海居住过三五天。然而我对故鄕山川景物却记得淸淸楚楚,至今犹历历如在目前。这完全由于在少年时期常随父兄淸明返鄕扫墓之故。淸明扫墓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是一件大事。宋人高菊磵诗中有句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淸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描写宋时淸明节扫墓者之多,和扫墓时的情景。我们宁波人对于淸明扫墓也极重视。凡是旅外的同鄕,在淸明节前后,都纷纷囘鄕扫墓,距离近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