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争精神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战争知识和战争精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馬君武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战争知识 战争精神 大学生军训

    一九三九年初冬,余归自西欧,至桂林服务,任省政府编审室主任,偶读桂林扫荡报论文,见是年六月三十日该报的“星期专论”登载西大校长马君武先生的大作,题为“战争知识和战争精神”具见先生提倡武德及爱国抗战的意识。与西大校歌的旨意若合符节。余因忆及先生的两公子命名“保之”、“衞之”,其用意非勗其保衞国家民族而何?迄今事隔五十二年,先生逝世亦逾半世纪,追思昔游,犹在心目,愿我同胞们毋忘保衞国家的战斗精神的宝训。用特商借“广西文献”季刊的宝贵编幅,传诸久远。本篇原文

  • 文章可作我们榜样的——以色列精神(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4期  作者:石炎  出版时间:1974-04-20
    关键字: 以色列精神 爱国精神 犹太人 阿以战争

    常言道,多难兴邦,犹太人在几个世纪以来,受尽了世界各民族的欺凌与屠杀,自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狂热,他们自不少前代的祖宗以来,尝尽了无国籍的痛苦,在他们每个人的心裏,滋生了复国的潮。近百年来,每个犹太人都曾因为要达成复国的愿望,不惜任何牺牲,从金钱到生命,上天没有辜负这数百万长期沉沦在痛苦深渊中的犹太人。他们复国的愿望,终于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达到了,这便是以色列人由于他们有狂热的爱国精神。因此,在这短短不足三十年的时间中,在中东崭露头角了,由于以色列的日益壮大

  • 文章碧血留天地,大节见精神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鄧蘭儒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邓铁梅 烈士精神 爱国精神 抗日战争 抗日义勇军

    公园建立「邓铁梅,苗可秀」二烈士的塑像,座台正面镌刻「邓铁梅,苗可秀永垂不朽」,侧面镌刻卢广绩先生题诗:「邓苗二志士,壮烈报国身。碧血留天地,英风贯古今。千秋存正气,大节见精神。含笑泉台日,中华作主人。」立碑时间为一九八八年十月。邓铁梅烈士和自衞军的抗日志士,为救国保家献出了生命,碧血洒在辽东三角抗日区大地上,对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极大的精神教育财富,对于先烈们的犠牲精神永远值得大家的敬仰和学习,他们的光辉业蹟将激励每一位后来人!注释:①参考资料:1.《辽宁

  • 文章大陸抗日遺跡參訪觀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郁浩然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遗迹 参访观感 大陆建设 抗战精神

    萍乡 郁浩一、严肃紧凑欢悦之旅中华民国团结自强协会,为悼念抗日先烈,缅怀抗战精神,特组成「纪念抗战胜利—大陆抗日遗迹参观访问团」,于民国八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二日,到大陆参访了九天。参访团是团结自强协会,两岸工作委员会副召集人丁教授介民领队,协会方组长高秘书协助行政,由台瑞旅游公司邓秀琴小姐与大陆地陪导游全部行程。参加人员均为会员及眷属,共计三十七人。同仁中有教授、将军、作家、事业家、董事长、博士、硏究生、书法、诗词、摄影家、年长者高龄八十四岁,年轻

  • 文章日机狂炸下之重庆精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5期  作者:張其盷 出版时间:1965-07-01
    关键字: 重庆 抗日战争 轰炸情形 伤亡情况 重庆精神

    编者按:对日抗战期中,四川克尽其抗战根据地之使命,固有赖于其丰富之人力与物力;而川中同胞当时拥护国策,牺牲奋鬪之精神,尤为最后胜利之坚实保证。兹摘录张其盷先生在其所著「近六十年中国革命史」中述及在日机狂炸下之重庆情形一段,以见一般。重庆为战时行都,兰州南郑成都昆明等地,为我后方空军根据地,均被敌机轰炸多次。二十八年五月四日傍晚,重庆被炸,计死四千四百余人,伤三千一百余人,最为惨事。总裁称:「此次渝市轰炸,实为余有生以来第一次目不忍睹之惨事。昨夜为救护难民

  • 文章抗戰時期重慶之回憶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9期  作者:劉金嶺 出版时间:1993-01-23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重庆 精神堡垒 大后方

    抗战精神和坚定必胜信心。最后,终于打败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复兴关复兴关雄峙重庆,背山面水,地处峻峭,形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处。据老辈川胞述及,某代,此关由一将军据守。在一次混战中,糊涂失陷,成为「糊涂关」。后以此名欠雅,且该处有一佛塔,遂名「浮屠关」。抗战时期,蒋公改为「复兴关」。中央训练团设于关岩江心坡,占地甚广。蒋公自任团长,另由敎育长襄赞其事。下设各种训练班,采军事管理。团内上下朝气蓬勃,精神焕发。训练团敦聘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讲学,轮调全国党政军

  • 文章抗戰生活瑣憶與感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昌聲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惨痛的回忆 流亡的血泪 抗战精神

    晓行夜宿,补给全赖当地居民供应,打到那里,吃到那里。赣省民性强悍,且有**支持,供给武器弹药,乘隙偷袭国军,以扩大其武装叛乱,沿途曾受**突击多次。零星落伍国军,恒遭居民残杀,掳获其武器装备与弹药,用资**,甚至剥其衣物与鞋袜,裸尸弃置田野,血肉狼藉,睹之抆泪!余以少年,历经战阵险阻,目覩国军艰苦奋战之精神,隆冬大雪,仍着单衣,赤足草鞋,日行百里,以塩醃之生姜片佐以三餐,甚或三餐不继,仍照常行军作战,以劣势对抗优势,杀敌致果……就是凭此「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

  • 文章笕桥精神与国民革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孫雄飛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高志航 抗日战争 筧橋精神 国民革命

    的,是精神潜力的导发点。笕桥英烈精神,碧血黄花,精神永在,不仅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使侵略者也不得不对我空军的英雄行动致敬。抗战初期在战鬪精神上的英勇表现,充分的激发了全国军民团结御侮的战鬪意志,加强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更由于这种至大至刚的革命精神的延续与扩大,使中华民族求生存的伟大自衞战争,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领袖崩殂快要一年了。我们再读「浙江是勾践复国之地,是王阳明、黄黎洲革命创业之地,湖山岳墓,且在目前,如此山河,岂可不思奋兴继起,发扬光大」遗训,莫不

  • 文章缅怀抗日与重庆精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7期  作者:葛忍  出版时间:1986-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军旅生涯 重庆精神

    火车,除此,则以卧薪尝胆精神,不停地走,背军毯干粮,穿草鞋,如苦行僧,任风吹雨打,每天食干粮及糙米饭,和稀有油的萝卜和黄豆芽汤,甘之如饴,胜似目前的山珍海味,时常席地露天宿营,卧对明月星星,不知道什么叫辛苦,祗知道要磨炼,学好军事知识,打倒日本军阀,我们要以牙还牙,血债血还,雪国耻,还我河山,这就是当时靑年男儿,牺牲自己以报国家的责任。以后上级发给我们每人一枝七九步枪,附带子弹一百发,敎导我们如何使用,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打击敌人,更要如何保护比爱人更重要第二生命

  • 文章對日抗戰時期浙贛會戰的回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1期  作者:孫雄飛 出版时间:1975-11-3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浙赣战役 蒋介石 民族精神

    抗战时期的浙赣会战,发生在民国三十一年五月中旬到九月上旬。当时,笔者在衢县源口县师读书。正当童子军时代,囘忆军民的抗战精神,轰轰烈烈。总统 蒋公的英明领导,永远怀念,永远难忘。浙赣会战的序幕远在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美国航空母舰飞机空袭东京,名古屋等地后在浙江降落,敌国民心恐慌,社会骚乱。敌大本营为防止美机穿梭轰炸,命其中国派遣军尽速占领浙江各处机场,当时衢州飞机场最大。敌中国派遣军遂发动浙赣作战,以第十三军主力于五月中旬开始向浙赣路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