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曲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蒲州梆子「三上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期  作者:羅强智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蒲州 邦子 戏曲

    戱考記載:蒲州梆子爲中國戱劇之始。孔子又謂:「惟天爲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堯代天而行仁政,當時天下,太平盛世,男耕女織,其樂陶陶,黎民讓畔而耕,擊壤而歌。詩經記載的詩歌,均是堯舜禹時代,黃河流域文化發祥地之故事諺謠後來把黎民用農具在田埂子上擊打而唱的詩歌,配以金石之音,又加上絲竹,便是今日的蒲州梆子。蒲州梆子經歷朝歷代,屢予增改,故事加長,委婉曲折,其內容都是些褒善眨惡稱讚忠良,的歷史劇和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劇。戱碼有所謂上八本——金沙灘、虎牢...

  • 文章徐溝的背棍愛煞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武五貴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徐沟铁棍 民间文化 无言戏曲

    元宵節在中國民間藝術之鄕徐溝鎭,天剛微亮,就有人把自己上背棍鐵棍的女孩,送到民間藝人組成的秧歌隊,勾臉、化妝、扎身子。一說「徐溝的背棍愛煞人」,他們喜形于色,眉開眼笑。年輕人找媳婦,聽說女兒上過背棍,肯定是出類拔萃的女兒。殊不知這一奇巧絕倫的民間社火藝術,竟是徐溝人酷愛家鄕,自強上進的寫照。徐溝現是清徐縣,地處太原南大門的億元鎭,四方大道通楡次、太谷、清徐(縣),古時制縣,有文化經濟驛道之稱,原先城內文廟、閣樓、鐵鐘、牌樓,城區街坊等統稱爲徐溝景,徐溝民...

  • 文章臺灣教授赴晉看山西梆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山西梆子 戏曲发展特色 蒲州梆子 相关影响

    山西梆子戏有看头整体而言,传统戏剧部分的蒲剧、唱腔高亢、节奏强烈、表演粗犷、功夫扎实。戏曲之旅的第二个观赏重点是山、陕当地的梆子戏。被喩为我国「戏曲之鄕」的山西,历来出现过不少戏曲名人,像是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师旷、伶人优施;唐五代时伶人黄幡绰、敬新磨;唐玄宗李隆基、后唐庄宗李存勖等,都与山西有密切渊源,前者在做潞州别驾时,常往道观聆听法曲,而法曲正是他后来教授梨园弟子的主体音乐;后者出生晋阳,受宫廷歌舞、滑稽戏熏染,爱戏成癖,能知音度曲;宋代时则有创诸宫调

  • 文章山西戏曲音乐及说唱音乐(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山西戏曲音乐 说唱音乐 地方艺术

    la、mi,高音为f2、C3;板胡,定弦为sol、re,音高为el、bl。打击乐中有代表性的乐器为『碗碗、梆子』。所用管乐及锣、鼓等,与『秦腔』略同。一九五六年,陕西省戏曲剧院三团,将碗碗腔搬上戏曲舞台,先后演出《金琬钗》、《白玉钿》、《芦荡火种》、《红色娘子军》等剧目,艺术上有较大发展。皮影的演出形式仍同时并存。*耍孩儿:戏曲剧种,起源于山西怀仁、应县一带。流行于大同市乃雁北地区。音乐属曲牌和板腔的综合体。基本唱腔为「平曲子」,以八句为一股(一段),音调

  • 文章山西戏曲音乐及说唱音乐(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山西戏曲音乐 蒲剧 山西梆子 剧目介绍

    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境内传统艺术源远流长而多元化,名闻遐迩。如梆子、落子、道情、鼓书、三弦书、皮影戏、碗碗腔、耍孩儿、杂戏、青戏、锣鼓杂戏、民歌、山曲、腰鼓舞、民间乐器等不胜枚举。戏曲具有流动性,民间戏曲在人民大众口头上不断流动,打破时间、空间、民族及国境限制,传播遥远,脉络相传绵绵长久不绝。民间戏曲是人类文明特征,是硏究、重现古代文化的标志,是一笔可观的文化资产,对于当今的社会进步亦存在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目的是为让大众了解山西戏曲音乐及说唱音乐的基本面

  • 文章戏曲中的杨家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顧全芳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杨家将 戏曲记载 相关影响 历史传说

    元明杂剧中的杨家戏,对后世影响很大,自明清至今演出的内容,多源于此,而非来自杨家将的历史。这就使得今天我们看到的杨家戏,绝大多数是历史传说剧,而不是像三国戏那样,七分历史,三分虚构……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祖孙三代,由於戏曲、小说、影视的传播,成为家喩户晓的杨家将英雄群体。历史上和戏曲中的杨家将,有很大差别。在历史上,杨业在山西雁门关附近陈家谷兵败重伤被俘,绝食三日殉国。杨业的七个儿子,只有延玉与杨业一同捐驱。杨延昭继承父业,在河北三关抗辽。杨延昭有三个

  • 文章宋金元時期的山西戲劇(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孫安邦孫蓓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宋金元时期 山西戏剧 元杂剧 戏曲文物 戏剧作家

    金源之际戏剧演出还有一种特殊功能,那就是酬神。酬神必然演戏,形成村村有庙、庙庙有戏台的景象。演戏成为祭祀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金明昌三年(一一九二年)阳城县北崦山白龙庙碑已记有演戏的舞厅,当时阳城县隶属河东南路泽州,是「首创诸宫调古传」者孔三传的故鄕,在这一地区金院本的演出承汴京、河东杂剧之余绪悄然兴起并蔚为大观。从已发掘的稷山县马村金代段氏墓群、稷山县苗圃金墓、侯马市金代董氏之墓、垣曲县后窑金墓中的戏曲砖雕、舞台模型,都可以看出河东一带金院本演出的兴盛

  • 文章山西的文物古迹与戏曲故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曲潤海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山西文物古迹 戏曲故事 文物旅游戏 风景名胜

    的优势入手。山西的文化有四大特点和优势:一是文物的优势,仅唐、宋、辽、金四个朝代保存下来的木材结构建筑就占到全国同时代建筑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二是戏曲的优势,不算京戏、话剧、歌剧,仅山西地方戏曲就有五十多种;三是民间艺术的优势,包括民间歌曲、舞蹈、美术,尤其民间歌曲素称「民歌的海洋」;四是文学的优势,号称「山药蛋派」和「晋军」。山西的文化工作就要根据这些优势,形成山西独有的特色。文学工作由省作家协会负责。艺术、艺术教育、图书馆、文化馆、文物博物工作则是文化厅

  • 文章榆社縣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鼎盤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榆社县简介 相关概述 古迹庙会 地方戏曲 人文教育

    火锅子,锅子火,锅子上,有个口,装上药,喷火花,不看完,不想走。打铁花——平时蒐集生铁破片,大炉火熔化,一人将铁水盛出,另一人用铁锹扬高打散,则火珠四溅,黑暗中火花飞扬,火光四射,瞬间落地,传说可避邪驱鬼。叁、地方戏曲秧歌——元宵节期间,大小村庄均组有秧歌花戏高跷等演出民间故事,其口调多世代相延,以简单剧本口授演唱。一、三官大帝神前之唱词由主唱者编导,多为七言律句,例如:正月十五闹哄哄,小小秧歌来参神,人敬神来神保人,神人共乐太平春,大街灯来小巷灯,大街小巷灯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