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曲艺术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晋劇在張家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楊暢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晋剧 张家口 戏曲艺术 回乡演出

    精湛的戏曲艺术献给了张家口人民,也为张家口的戏剧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晋剧接班人。如梨园世家云遮月(刘德荣,忻县口鎭人)的后代,刘宝山、刘明山(五月鲜)、刘玉山、刘玉婵,曲阳的吴本贞和吴本荣哥儿俩,浑源的王云楼(郝玉仙),楡次的十八红(马万金),汾阳的王桂兰(宗桂兰)、王西爱(宗桂枝)姐妹,文水的刘仙梅等。特别是文武花脸黄德胜(阳高人),很早便在宣化定居,为张家口办起了第一个晋剧科班(现称戏校)。几年的时间裏,培养出杨胜鹏、张胜林、侯胜忠、郝胜魁、关胜斌

  • 文章孝義皮影木偶博物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李彬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 民间戏曲艺术 文化旅游项目 博物馆介绍

    木偶两用戏台。这些影戏台是从孝义市内有关村鎭搬迁到此展出的。可以看出,孝义市内历史上的皮影、木偶戏在民间是相当普及的。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是一座新建的专题性的博物馆。一九九五年六月八日,中国皮影木偶特种邮票的首发式曾在孝义市举行。中国国内唯一的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如今成为收藏、硏究集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博物馆。木偶、皮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戏曲艺术表现形式在这里得到新的弘扬与展示,成为文化旅游项目中的一个新的品种,吸引著中外旅者到这里观光、旅游、采风。不久

  • 文章山西戏曲音乐及说唱音乐(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山西戏曲音乐 说唱音乐 地方艺术

    la、mi,高音为f2、C3;板胡,定弦为sol、re,音高为el、bl。打击乐中有代表性的乐器为『碗碗、梆子』。所用管乐及锣、鼓等,与『秦腔』略同。一九五六年,陕西省戏曲剧院三团,将碗碗腔搬上戏曲舞台,先后演出《金琬钗》、《白玉钿》、《芦荡火种》、《红色娘子军》等剧目,艺术上有较大发展。皮影的演出形式仍同时并存。*耍孩儿:戏曲剧种,起源于山西怀仁、应县一带。流行于大同市乃雁北地区。音乐属曲牌和板腔的综合体。基本唱腔为「平曲子」,以八句为一股(一段),音调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