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曲家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贤小传)戏曲家屠赤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5期  作者:韓生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戏曲 屠隆 沈明臣 鄞县通志 风仪阁三种

    屠隆字长卿,一字纬眞,号赤水,晚称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屠氏为甬上望族。父屠濬「少读书,弃去,乃业商贾,与人共利,取少;与人共患,辄身先之」。屠隆少年时受父兄诗书薰陶,博览羣书,尤喜诗词和戏曲。十一岁时便着手校订著名戏曲家王实甫写的《西厢记》。但他性情奇狂,自夸无书不读,宋之苏轼可为我师,其余文人学士空有名声,全无眞才实学。民间流传屠隆幼小时,其父为其聘师敎读,他未敎已懂,出口成章,更出题难师,先生只得自求吿退。十三岁时,其父想聘本地著名学者沈明臣为屠隆

  • 文章湯顯祖與《牡丹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魏泉琪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戏曲汤显祖 临川派 临川四梦 中国的莎士比亚 故事梗概 后人倾倒 仁政惠民 弃官归里 蹭蹬穷老

    汤显祖(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又号清远道人,晚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的戏曲。他创作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后来模仿者多,形成了「临川派」,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巨大影响。汤君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和诗人莎士比亚(1564-1616年)的生活年代相当,汤君比莎氏年长十几岁,死于同一年,而莎氏一生创作了37个剧本,其中《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 文章小唱——龙三姐拜寿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貞一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龙三姐拜寿 唱段精选 家乡戏曲

    小时候,喜欢听别人唱小唱,也喜欢自己学小唱。记得每坐在院庭里树荫下,曼歌细唱,乐趣融融,可惜战乱中大多忘记了。昨晩新月当头,蓦然忆起了一首—「龙三姐拜寿」,自己欣赏了一会,生活的紧张,确可轻松,乃不揣「不合时宜」之嫌,转奉给乡亲们,请用老的土腔土调唱一唱,定会快乐的。

  • 文章浅说鄕的戏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7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1-11-10
    关键字: 草台班 滩簧 说书 道情 家乡戏曲

    鄕的农村社会里,民众赖以娱乐、消遣、调节生活情趣的戏曲约有:「草台班」、「滩簧」、「说书」、「道情」、「唱春」、「宣卷」等数种。据以了解,上述的各项民间曲艺,目前在鄕已不流行了,而且可以预见,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文化发展的更替,这些具地方色彩的玩意儿,将来也难有重现的机会。为了使在台出生或成长的晩辈同鄕,也能知道一点鄕的昔日风貌,以及曾在鄕久居过的鄕亲、鄕长,能再一温儿时的旧梦,所以不避残陋,将上述的各种鄕民间戏曲,除「草台班戏」,已在本刋

  • 文章论中国戏曲表演美学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3  作者:黃願亭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中国戏曲 表演美学 名家论述 《曲判记》

    中国戏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艺术魅力,它的突破时间空间界限的虚拟化表现方法,从化妆到表演的艺术夸张和写意手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观点,形成中国特有的东方戏剧艺术体系,可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等外国戏剧体系相媲美,在国际享崇高的声誉。

  • 文章戏曲中的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顧全芳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杨家将 戏曲记载 相关影响 历史传说

    元明杂剧中的杨戏,对后世影响很大,自明清至今演出的内容,多源于此,而非来自杨将的历史。这就使得今天我们看到的杨戏,绝大多数是历史传说剧,而不是像三国戏那样,七分历史,三分虚构……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祖孙三代,由於戏曲、小说、影视的传播,成为喩户晓的杨将英雄群体。历史上和戏曲中的杨将,有很大差别。在历史上,杨业在山西雁门关附近陈谷兵败重伤被俘,绝食三日殉国。杨业的七个儿子,只有延玉与杨业一同捐驱。杨延昭继承父业,在河北三关抗辽。杨延昭有三个

  • 文章中原与客文学艺术渊源关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崔燦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中原文化 客家文学 民间戏曲 民间舞蹈

    尾驳尾」式五句板,豫南淮滨县也有。如《淮南船情歌》:人不吃酒人不醉,花不逢时花不开,船不遇水船不动,篷不顺风篷不摆。妹不见哥妹不来。妹不见哥妹不来,唱个船歌撩裙钗,彩篷作筏篱作跳,深深浅浅往上挨。不知是乐还是灾。……2五句板乃客山歌的重要特征。客山歌除了「尾驳尾」的五句板之外,还有大量其他五句板山歌。前者适合叙述人物或故事,属于长篇连唱形式;后者多为五句独立成文的抒情或叙事小段,短小精悍,主题显明,粤东、闽西、豫南都有这种章句结构形式,而且较为普遍

  • 文章广东戏曲娱花莲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30期  作者:莫瑞群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地方戏曲 粤曲社 客家民俗会馆 广东小调 传承

    多元文化的和谐交流,所以对于我们演唱广东戏曲极表欢迎。此堂观众座位四〇五个,宽敞舒适,也足够免费招待我们旅居花莲的广东、广西乡亲。下午一时十五分,入座观众已达八成,好戏开锣,由谭志光师父率徒舞动醒狮拉起序幕,接着是玉群曲艺社荣誉会长莫瑞群演唱广东小调。在密锣紧鼓却又时显幽远悠扬韵味的粤乐声中,唱以生、旦对唱或独唱,献出十个节目,到黄昏五时才圆满结束。内中两幕折子戏是谭志光师父与梁中英教授合演的「胡不归慰妻」和黄伟小姐独演的「红鸾喜」,他们都未经科班训练,敢于

  • 文章浅说鄕的戏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8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1-12-10
    关键字: 家乡戏曲 《唱春佬》 卖艺唱词 礼佛法会 开场诗

    足见鄕人心地善良,感情丰富。一本卷宣完,常要二、三个小时,已是深更半夜了,宣卷的信士无任何酬劳,顶多是由庙方供应一壶解渴的淸茶,几片点饥的糕饼,但无论是宣卷与听众无不是一团和气尽兴而归。鄕的民间艺娱除了上述的戏曲之外,还有「调龙灯」、「打花鼓」、「提花名」、「闹元宵」、「耍把戏」、「卖拳棒」、「放风筝」、「挂鸢灯」、「踢毽子」、「车地龙」等等,以后有机会再次第介绍。

  • 文章宋金元時期的山西戲劇(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孫安邦孫蓓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宋金元时期 山西戏剧 元杂剧 戏曲文物 戏剧作家

    的民族矛盾、阶级关系和频繁的战乱,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社会内容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元王朝,由蒙古早期的奴隶制飞跃进入成熟的封建社会,所以传统的儒思想观念束缚比较松动,文化政策也比较开放,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金末元初著名的全眞教人物潘德冲、宋德方,先后在平阳主持醮事,宋氏还在平阳刊行了七千八百多卷的道藏《玄都宝藏》。后来儒、释、道、伊斯兰、基督教并行,一律平等。比之于历代封建王朝,人们的思想较为开放,言论较为自由,这就为平阳成为戏剧活动中心提供了先决条件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