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曲创作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最後的蘇青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3期  作者:蕭關鴻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苏青 《结婚十年》 张爱玲 文学创作 戏曲创作

    第一次聽說蘇青的名字還是十七年前,我的老同事謝先生悄悄告訴我的。謝先生是抗日時期跑戰地的老記者,一九五七年未能倖免,戴上右派帽子去勞改農場,家庭隨之破碎,二十年後返回上海,已白髮皤皤過耳順之年。他想重組家庭,我們都為他高興。有一天他告訴我,新娘很年輕,跟他相差二十多歲,是蘇青的女兒。他悄悄補充了一句,蘇青是敵偽時期很紅的女作家。但我卻不知蘇青為何人。當年,丁玲、艾青剛重返文壇,沈從文、徐志摩剛恢復名譽,林語堂、梁實秋還在討論中,張愛玲還要再等四年之後,柯...

  • 文章清代奇才——蔣士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蒋士铨 人物传略 戏曲创作 诗坛 蒋学研究

    马背,慕游太行,遍历齐、鲁、燕、赵、秦、吴、梁、楚、晋,至山西泽州风台读王氏藏书。」漫长的游历使蒋士铨从小大大地开拓了眼界,饱览了祖国的名山胜川,增长了广博的知识。对当时所谓「太平盛世,康、雍、干」时代各阶层之间弱肉强食,危机四伏的现实景况和劳动人民的凄苦生涯,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促成他在从事文学创作上积蓄了具有人民性、尖锐性、战斗性的广泛素材,成为一代诗坛「奇才」和戏曲家。一、诗坛一「奇才」、豫章「孤凤凰」蒋士铨在仕途中两次激流勇退,归稳家园

  • 文章河北子弟劉慧芬榮獲第十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奬河北原鄉情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劉慧芬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河北子弟 刘慧芬 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 戏曲创作研究

    河北省同乡子弟的身分,也领到一份来自河北同乡会的奖学金。颁发奖金的时刻,我站在台上,真正感受到了一份来自「河北家乡」对「河北子弟」的温馨呼唤!我一直认为,身为「河北人」的事实,只是来自父亲浓郁的思乡情绪,与身分证上几个黑体印刷字而已!从没想过「河北省」也可以从一个抽象的名词,变成一片扎实的温柔,像是母亲的双手,轻轻的抚慰每一位来自「河北省」子弟的面庞!奖学金的数目并不算多,但那份乡亲关爱的幸福感,却萦绕在心头,久久难以散去!我的求学之路与我坚持从事戏曲创作

  • 文章細説閩劇盼來了新生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9期  作者:陳明鏘 出版时间:1994-10-31
    关键字: 戏曲改造委员会 闽剧改造 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 剧本创作

    原有艺员公会、乐员工会等合并为文艺工会。从思想上进行民主敎育,在业务上加以具体指导,推行“每班一新剧”活动,组织演出《闯王进京》、《逼上梁山》、《九件衣》和《小仓山》等新戏。复兴班还创作演出现戏《九命沉冤》,配合土改、反霸斗争,起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党的戏曲改革方针开始实施。省文联在福州举办四期戏曲硏究班。各闽班有八五〇多人次参加学习,在思想和艺术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九五一年春节,各班会演新戏,旧赛乐的《洞庭英雄》善传奇的《铁孩儿》、赛天然的《血泪仇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