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想交流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科學已成新宗敎?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8期  作者:楊振寧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杨振宁 学术对谈 摩耶士 美国制度 思想交流

    相等。难怪日本人也将心血投在这方面。摩耶士:这是基础科学重要性中比较实用的一面。精神上的一面也有吧?我的意思是说,在你的硏究领域,亦即纯思想的范畴中,是否含有什么人生的解答?杨振宁:当然有,我们所作所为就是将物质结构,亦即宇宙的基本法则简化成几道方程式。这些方程式看来很简单,但我们身边许多现象的根基却蕴含其中。十九世纪马克斯威尔先生写过几道方程式。只有四行,却完整而精确地描摹出电力和磁力。最妙的是,如果你有一位非常非常聪明的学生,你可以把他关在一个房间

  • 文章岳飛 九江 滿江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岳飞 人物研究 思想交流 九江 满江红 纪念大会 戏剧演出

    今年农历二月十五日(阳历三月十一日)为民族英雄岳飞九〇六诞辰,大陆岳飞思想研究会选择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纪念活动。九江背负庐山面临长江,上达武汉下接南昌,自古便是东西航运的中心,也是南北陆路的枢纽,如今高速公路开通。国际航线无论从武汉或南昌下飞机,均可于二个小时内抵达,交通十分方便。岳飞在三十九年的短暂生命里,于率军进驻九江后始安家落户,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所以笔者有称九江为岳飞的第二故乡乃实至名归。岳飞在九江留下的事蹟很多,最重要的如传诵千古的「满江红

  • 文章懷念恩師吳經熊博士(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6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恩师吴经熊 立德立言立功 东西思想交流 恩师明训 著书育才

    撰寿序致贺。我于三十八年六月,由穗来台。嗣经获悉,吴博士驻节敎廷,历时三载,于三十八年冬,应聘赴美,历任夏威夷大学、西东大学敎授,达十余年,对东西文化交流之促进,贡献独多。五十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政府擧行阳明山第二次会谈,讨论当前文敎问题。吴博士应邀囘国出席,备受国人欢迎。这是政府迁台以后,老师首次归国。若就个人来说,违敎已十余年,久别重逢,倍感欢欣。闻李夫人于四十八年冬在美病逝,老师身旁乏人照料,更为在台亲友所关怀。东西思想交流五十年九月四日,吴

  • 文章把EQ看作智慧吧!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EQ 儒家思想 术语解释 中西思想文化交流

    (作者曾任彰化師範學院院長、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現任大學教授、青年救國團副主任)

  • 文章玄奘三藏對中國文化之貢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東初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玄奘 取经 佛经翻译 佛学思想 文化交流

    语于课事也,故奘师不论为意译或直译,都能善巧调和,圆满无所失也。其所译出之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敎,阿毘达磨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皆为人天之典,鎭国之宝;不惟确立法相宗而已,而无著,世亲学说能全部输入我国,实为奘师之力。奘师以后,莫能为继。奘师不独翻梵为汉,并梵译老子道德经及马呜菩萨之大乘起信论。因此,奘师翻译,不仅东被,并兼西传,使我国名著传播西域,实为中印文化史上交流一大荣典!奘师归国以后,创制新译法,努力移植佛典

  • 文章詩與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9期  作者:鄒吉玲 呂小薇 曾型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诗词 两岸交流 游览 思想感悟 悼亡

    虚,南桥榻冷,更井冈凝伫⑴。不道今宵俱化蝶,偏向郊堙栩栩。起看黄花,漫嗟秋气,风骨浑如许!维摩病久,为问近来安否?⑵⑴南桥,抗战前鄕居所在,在无锡蠡湖金城湾之东南,颇具水木之胜。并冈山下为余下放园林劳动处,均曾约逸人往游而未果。⑵抗战中曾赋《残菊》(调寄《雪狮儿》)寄逸人,有句云:「纵成萧索,也不似春华零落。西风里,尽自欹残,肯移金屋」。喻逸人父女避寇穷鄕,守困不污之高节也。両岸交流感赋曾型两岸交流在血缘,高瞻远瞩各衡铨。前人禅让堪为范,我辈无争始是贤。忧

  • 文章國父一三九年誕辰紀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一百三十九年诞辰 两岸学术交流 孙中山思想

    国父纪念馆为纪念国父一百三十九年诞辰曁宏扬国父思想,推广艺文教育,特举办一系列别具意义的活动,包括第五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硏究与实践」、「中山思想与社会科学」、「孙中山与日本殖民时期台湾政治社会运动」等三个大型学术硏讨会及多项艺文活动。今日国父纪念馆将先由馆长张瑞滨率全馆工作人员向国父铜像献花致敬,并举行「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民国建立与孙中山图片展、孙中山先生与北京特展、南京城市的记忆图片展」开幕典礼,展出南京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旧址纪念馆等二百多

  • 文章(人物)中日交流史上的杰出教育家朱之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8期  作者:葉樹望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教育家 中日交流 祭祀礼制 教育思想 朱之瑜

    完整地完成了朱之瑜遗著的编纂。朱之瑜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是建立在朴素的「知行合一」的基础上的。对教育的社会作用问题,他首先在人性论上强调「性」成于「习」。在「习」的过程中,又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的作用。他说:「性非善亦非恶,如此者中人也,中人之性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全藉乎问学矣。学之则为善人信人,又进而学之则为君子,而进而学之不已则为圣人」。(《朱舜水集》卷十《答古市务本问》他吿诫学生,如果一个人坚持学习不止,最后定会「性开自明」,那怕是「朽材

  • 文章嚴復國際學術研討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3期  出版时间:1993-03-25
    关键字: 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 学术交流 研究文集

    为了推动严复硏究,加强海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的联系与学术交流,福州市严复硏究会订于一九九三年五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在严复故鄕福州举行严复国际学术硏讨会。闽海先哲严复,一生致力新学,沟通中西,开启民智,变革图强;在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眞理的一派人物中,确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先哲才兼文理,学贯中西,著译丰厚,建树甚多;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实为里程碑式的文化巨人。严复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严复的硏究,理应是跨世纪的课题。怀着对先哲的敬仰,怀着继往开来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