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形状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江民船

    来源期刊:《闽聲》 第25期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民船 运输 形状 渡船

    更妙。闽江上的民船,到底有几种呢?凭作者世居闽江沿岸和跑遍上下游的经验,大致可分下列多种。1、山东船,为民船中最大的一种,长一百五六十尺,有帆樯三,用橹,可航行外海,载木材及杂货,需船员卅余。2、乌艪,似山东船而种小,只有三分之二。3、猫,长只有八十尺,濶廿尺,深六尺半,与前者均航行于沿海各江岸。4舺舨船,长六七十尺间,有帆樯二,有桨四至六,亦用橹为舵。航行闽江上下。载人或货物。5洋,较舺舨稍大,专门载货,航行福州与马尾间,作海船上下货的船,较舺舨船稍大。6

  • 文章故鄕淳安的餛飩挑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淳安 馄饨挑子 样式形状 吃点心习俗 卖馄饨趣闻

    故鄕淳安,有東南西北四大城樓,但無城垣,係以山爲城,讀古文觀止歐陽修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一語,恰恰與淳城相似,惟吾浙第一大江—新安江,流經南門城下,因境內山多田少,所產稻米、麥粟、高粱、玉米等,豐年可以自給,如遇荒年,仍需自外輸入,以飽民食,山產以松杉竹材、茶葉、桐油等,爲輸出大宗,民用民富,均以此而論,自民三十八年,吾浙淪陷,經毛澤東一番翻天覆地改造,在新安江中游白沙鎭,築一水埧,作為水庫,形成廣達五七五平方公里之千島湖,已成爲國內外旅遊觀光勝地,原屬...

  • 文章早年的客運航船——「鏜鏜船」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6期  作者:王丕顯  出版时间:1993-08-20
    关键字: 客运航船 镗镗船 形状 航行速度

    六、七十年以前,有一种航行于无锡城鄕之间的航船,因其在启航前以敲小镗锣作为启航的信号,所以人们称之为「镗镗船」。「镗镗船」这个名词恐怕现代青年中很少有人知道,尽管还有一些老年人见过这种船或者乘过这种船,时至今日——八十年代,可能也已淡忘,或者记不清了。经营这种航船的人,据说是浙江绍兴人。这种船的形状比较别致,与一般船略有不同:船身狭长,首尾带尖,船上盖着茅篷,船舱呈圆桶形,摇船用四支橹,顺风时也能扯篷,利用风力,成为帆船。这种船船型小,容量少,所以每次

  • 文章彩色桑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2期  出版时间:2015-07-25
    关键字: 桑葚 颜色 形状 天目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

    天目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桑田里的桑葚不仅有常见的紫黑色,还有白、红、绿、青等颜色,形状有长有圆,新颖独特。据了解,该公司拥有桑田四五六〇多亩,优良桑品种十二个。结出彩色桑葚的桑树,都是从日本、韩国引进的稀有品种。

  • 文章五華鄉長們小時候的野食——棯子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劉耀華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棯子 桃金孃 形状外观 实用价值 风土内涵

    筆者生長於台中鄉下,在那物資缺乏的民國五、六十年代,要吃到商家生產的零食,像餅乾、糖果、麵包之類,只能說偶一為之,稀罕得很;而當年除了三餐之外,都還有些什麼東西可以果腹呢?舉其要者:鮮紅的野生草莓、烏黑的野生桑椹、淡橙的野生小番茄、綠黃的野生芭樂,純紫的野生百香果、褐色的野生肉桂等;於今物品豐盛,更吃遍了各種各樣的零食,但卻對幾十年前酸甜澀辣俱全,能及時止住饑渴的野生食物,有著深層而悠長的思念。先父 富先公來到台灣,已經三十二歲,對五華鄉土瞭若指掌,曾對...

  • 文章試答秦腔十問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7期  作者:犀牛望月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秦腔十问 秦腔起源 梆子形状 西皮二黄 秦腔乐器

    的主要「工具」,所以又叫「梆子腔」,不过此种名称并不普遍。现在凡使用梆子作为乐器之一的地方戏,都可以称为「梆子戏」。三问:梆子的形状如何?答:梆子是一粗一细各长约六寸左右的两根檀木棒,粗者盈握,细者如指,操纵者左手持粗,右手持细,按节拍以细击粗,发为「梆梆」之声,故名梆子。四问:眞正的具有现代形式的秦腔究竟起于何时?答:秦腔大约起于中唐时期,唯近人齐如山氏在「国剧漫谈中」则以为秦腔大约始于元代,最晚当在明初。历宋、元、明各代,剧情、音乐及表演均无多大变化,及至

  • 文章龍年話龍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1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2000-02-10
    关键字: 龙观念的产生 史籍记载 龙的形状属性 龙的趣闻 华夏民族与龙

    关于龙观念的产生,有的学者认为最早与乌云雷电一类的物候景观有关。《易经》中曰:「云从龙」。「招云者龙」。《山海经》中说:「雷泽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雷神,在吴越古地读音为「丰隆」,其快读,当地读音即为「龙」声。可见龙的读音为雷电之声的拟音。龙的形状,最早为电闪时的树叉状貌。因此,龙观念的形成和最初的形象,就是电闪雷鸣的自然景观在原始先民心理重复反射和意想化的结果。并与水蛇一类生物牵连。同时,原始先民在现实中寻找龙的具像物,这才形成了蛇龙、鱼龙、狗龙、马龙等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