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翰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先生张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期  作者:致祥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张翰 经商 淡泊名利

    先舅父張公諱鈞字翰卿,世居邑之東橫林鎭,先世有盛德,而公亦樂善好施;在鎭設有昌泰布莊、仁和祥烟作、乾泰潤米行、信泰礱坊、老公和繭行等,均獨資經營,頗具規模。民國十年間,橫林蠶桑鼎盛之期,公所經營及受委託經理四鄕各鎭之繭行,計有六十三行之多,其受絲繭業信任者如此。收繭之期,爲時雖暫,任期匝月,所得薪金,以職位高低而定,親友受惠者,莫不銘感五中,每於收繭開秤之時,各親友之職司,皆由其量才派定,不須先行請託,其照顧親友之熱腸,可見一斑,行號各員工,亦有派往任職...

  • 文章蓴鱸懷思記童年(民元——十四)武昌鄉土飲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3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饮食 乡情 张翰 莼羹鲈脍 湖北美食

    本文作者朱介凡鄉長,係我省旅臺知名作家,嵩齡九十有五,筆耕不輟,源源惠稿充實本刊,本刊編輯部敬表感佩之忱。

  • 文章抗日烈士张翰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張蓮珠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张翰 抗日英烈 怀念父亲 爱女立碑

    先君諱翰,字式甫,山西芮城人,生于公元一八九七年十月三日,歿於一九三八年陰曆三月十六日,先君幼承庭訓,性耿介,善詩文,治事多義行,有古俠士風。畢業于河東中學校,受聘爲第二高等小學校及運城中學校教師。後任山西方山縣及河北贊皇縣公安局長,頗有政聲。民國八年修纂縣志,聘任採訪。先王父凱山,名武捷,條南名醫。張氏六世祖淳,明神宗任太醫,其來有自也。民國九年,修建陌南鎭西橋,聘爲監修,縣志有傳,名留青史。七七事變,日寇侵華,先君率衆抗倭,壯烈犧牲,縣史稱「抗日烈士...

  • 文章蘆墟行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9期  作者:蘇禹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芦墟 五姑娘 一湖二荡 杨文英 张翰

    的堤岸欣赏,好似置身于飘渺无际的水面,一条玉带,延伸于波光鳞影的水中,和著满湖绿意,眞是幅美妙无比的水彩。元荡的水域比三白荡更大,它是淀山湖的子湖,与淀山湖相接。元荡东畔,即是上海著名的大观园。西晋大诗人张翰,从小生长元荡,不堪世事纷乱,重回元荡隐居,张翰墓即在元荡东北滩,他对家乡有诗曰:「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中午时份,主人宴客于芦墟大酒店,席间我们参观组的人员,白茆山歌手沈建华、王淑英被主人邀请高唱了白茆山歌,芦墟山歌手杨文英也演唱了芦墟山歌

  • 文章陽湖四女——秀外慧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5期  作者:惲茹辛  出版时间:1977-06-15
    关键字: 张绪英 张紃英 张纶英 张纨英 张翰

    吾邑文风之盛,不专盛于士大夫,即闺中仕女,长于诗赋文词,精于书画艺事者,亦比比皆是。阳湖四女,于同光之际,以诗词书画,斐声江南,尤为士林所推重。此四女者,张其姓,名曰绪英紃英、纶英、纨英,为名吏兼名书家张翰风先生之千金,亦为常州词派领袖张皋文先生之犹女,系出名门,虽云其来有自,然设非经过刻苦力学,又曷克臻此。玆以阳湖四女其人其事,简介于下:张緖英:字孟缇,翰风先生长女,适常熟吴廷𨱅为室,词笔秀逸,得碧山白云之神,多疾,病恒经月,处牀褥,益伏枕读,镜台

  • 文章四鰓鱸魚絕種了

    来源期刊:《浦東》 第37期  作者:黃永武 出版时间:1984-07-15
    关键字: 四鳃鲈鱼 松江鲈鱼 张翰 怀念故乡

    使松江鲈鱼大大扬名的当然是晋朝的张翰张翰在洛阳做官,因为「见秋风起」,想念吴中的「莼羹」与「鲈鱼脍」,就感慨地说:「人生可贵的地方就是『适志』,为了求一个名爵,就羁宦在几千里外的异鄕,有什么意思呢?说著就驾车返鄕了!古来一面做官一面想隐居的太多,而兴能说到做到,丢轩冕,归隐林泉的人,实在太少。所以张翰这种果决率眞的实践行动,成为千古的美谈,而吴中鲈鱼的引诱魅力,也随之声名大噪,变成一个动人的典故了。张翰光想念的不是一般的鲈鱼,而是「口哆颊重出,鳞纤雪争光

  • 文章张翰蕃先生的平生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胡希汾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张翰 人物行传 生平事略 创办事业 早年阅历

    张翰蕃先生字岳龄,民前八年四月初十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白溪市,白溪市临资水之滨,风景幽美,既有农牧腹地的倚托,又有舟楫水运的便利,因此居民颇多经营商业。翰蕃先生的祖父蔚侯先生,也以商业起家,贸迁得法,家道小康。祖母陈氏,宅心仁厚,乐善好施,口碑腾声鄕里。父亲鹤仙先生,淸末毕业于长沙明德学堂师范速成班,成绩优异,为校长胡子靖先生所器重,留母校中学部任敎,后来担任学监及训育主任职务,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在校因脑溢血病逝,从事敎育工作二十余年,为明德而尽瘁,当年受业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