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仲文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张仲文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5期  作者:仲五 出版时间:1983-02-15
    关键字: 生平简介 家庭成员

    先生讳德垣,字仲文,以字行。中华民国前六年四月十四日午时,生于江苏省沭阳县七区双圩。耕读传家,累世素封。其尊翁贯之公,毕生服务地方。淸末民初,政风腐败,军阀专横,连年荒乱,萑苻遍地。率先创办团练,肃淸匪患,城南大涧河上下,资为保障,父老德之。先生承余荫,幼聪敏,启蒙,与其长兄德培入塾数年,新旧学均获根抵。年十二,就读本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考入江南常州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民国十五年,以成绩优异,获学校保送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是年在日参加中国国民党

  • 文章张仲文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人物生平

    秀峰、马树礼、钮长耀、凌绍祖、靳鹤声、赵谅公、王公璵、夏鼎曁全体治丧委员,谨以淸酒素馐之仪祭吿于张仲文先生之灵前曰:呜呼!建陵莾莾,沭水汤汤,仲文,诞育珂鄕。幼怀大志,负笈扶桑,学成归国,服务地方。主持党务,整饬纪纲,肃淸阵营,弭患萧墙,日寇启衅,侵我上邦,投效师干,挞伐用。八年抗战,国土重光,接收台员,受命中央。职司专卖,为长为襄,早期经建,业绩昭彰,功成身退,期享安康,胡天不吊,遽尔云亡。党失桢干,国丧忠良,故旧咸悲,敬谨治丧。瓣瓣心香,巍巍殿堂

  • 文章怀念张仲义先生——一个农民的即讲话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丁清遠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张仲义 抗日战争 反右 悼文 萧县

    和力量。他白天忙一天,夜间因打呼噜,不在家中睡,和警卫员陈德,就是他,睡在野地坟旮旯子裏,一夜还要换几个地方。你们这些青年人、小学生不知道什么叫革命,他们才叫革命哩!一天夜裏,我们的乡长义哥带着我们乡几十名民兵游击队员,去黄口和楼中间的铁路扒铁路、锯电线杆,破坏日本的交通和通信,一夜间扒了好几里,这可惹恼了日本鬼子,命令住在大集的井田司令开着车提著名的来捉张仲义乡长,张仲义、郭成法、庆肖、庆云等十七八个被日本兵五花大绑的捆着,拉在咱庄的西场上,把全村

  • 文章傷寒論風動日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4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伤寒论 张仲景 杂文随笔 中医学

    引用一些伤寒论的原。日本的室町,安土桃山时期(一三三三—一六一五),伤寒学在日本有所发展,世代为医的坂净运,于明代(一四九二—一五〇〇)渡明留学中国,回国时携回伤寒论,传播景方术,医名大噪,著有续添鸿宝秘要抄。其后永田德本(一五二三—一六三〇),是一位著名的民间医生,骑坐牛背,周游四方,为贫者治病,倡导伤寒学说。江户时期(一六〇三—一八六七)古方派兴起,主攻大病用峻剂,逐步取代了尙李朱医学温补的道三学派,先是名古屋玄医(一六三八—一六九六)提出,慨世之

  • 文章為籌醫聖館南陽去取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董延齡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中医医学 医学交流 张仲景 医圣馆 文物建设

    组成访问团,于五月十五日,远赴河南南阳市,参访「医圣祠」、「张仲景中医药学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广泛征集有关张仲景及中医药历史物。医圣祠在南阳市区,占地约一万多坪,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仅知明清二朝曾多次扩建,现在的医圣祠是一九八二年,重修建成的,它是一处很别致的建筑,正面是后缩数公尺的拱形大门,上为宫殿式建筑宇顶,两侧方形厢柱犹如两座小塔,白墙红瓦,是一种结合中西古今的建筑,面向南阳市街,却高出市街,需拾数十阶而上,外观虽不甚雄伟,但却雅致不俗

  • 文章故鄕親人找你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姜芝辉 徐国屏 施一君 袁祖德 殿臣 张国华

    黄瑜寻兄黄达姜元杰寻父姜芝辉黄美寻亲纽龙徐志道寻子徐国屏袁汉琴寻父施勋杨锦英寻子施一君袁耀辉寻父袁祖德殿荣寻兄殿臣梁翠娥寻子国华

  • 文章张仲教基金会暨物纪念馆缘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仲景 文教基金 文物纪念馆 名医简介 中医医学

    先生逝世一千八百周年,其后裔步桃医师,发大慈悲心,以淑世救人,宏扬景医学为终生目标,诊病之余,孜孜不倦,焚膏继晷,钻研历代医家著作中有关伤寒之精粹,亲著中医书籍十余本以及百万余言的《伤寒大论坛》巨著,于西元两千零八年国医节刊行问世,实为台湾中医界之光。若谓王叔和为重编伤寒论之功臣,步桃医师则为继王叔和之后,对景医学发扬又一功臣也。西元两千零八年国医节,同道董延龄医师倡议在台设立张仲教基金会,并附设物纪念馆,以彰显景医学在台湾发展之事蹟,深获

  • 文章沉痛悼念恩师张仲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朱惠鵬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张仲义 恩师 悼文 1950年 皇藏峪瑞云寺宿县农校 教育事业

    朱惠鹏等得悉恩师张仲义去世和他的骨灰回故土安葬,我们在淮北市、濉溪县的一些同学,多少天来,一直为一种巨大的悲痛所笼罩。原宿县农校教导主任,恩师张仲义的身影,如阳光似春风若月色将我们追随,眞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有时夜半从梦中醒来,争大眼睛,朦胧中分明见他向我们走来;还是那样生气勃勃,还是那样坦坦荡荡,慈祥中带着期待,自信中含着智慧。我们会习惯地向他鞠躬致敬,问一声:「主任,好……」。然而,这一切皆如幻、如梦、如烟,都成为了过去……。那是

  • 文章傷寒論的價值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玉函要略方》 中医文化 思想价值

    一、史略伤寒论初起,亦被称为张仲景伤寒,或称张仲景方,或王叔和张仲景方。所谓伤寒卒病论,初见于唐书艺志。此书的卷数是,张仲景辨伤寒与伤寒卒病论为十卷,其他为十五卷,在古代将十卷分为十五卷,亦系常事。而宋本的序,则说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很可能被称为张仲景方十五卷,或无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者,似将后世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并在一起为十六卷。当唐朝的王焘编纂外台秘要时,从十一卷金匮要略编到十八卷,全部为金匮条,其编排秩序完全不同于现今的版本。宋朝翰林学士王

  • 文章芬德緣地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2期  作者:謝芬德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历史十圣 酒圣杜康 文圣孔丘 史圣司马迁 草圣张旭 医圣张仲景 武圣关羽 书圣王羲之 画圣吴道子 茶圣陆羽 诗圣杜甫 科学家的青春 爱森堡 伽利略 爱迪生 牛顿 爱因斯坦 李政道 年轻有为 谢芬德简介

    一)我国历史上的十圣酒圣:杜康,秦朝一个帝王,传说是酒的发明者。圣: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为圣人。史圣: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史证》的作者。草圣:旭,唐朝书法家,擅长草书。医圣:张仲景名机,东汉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影响后世很大。武圣:关羽,字云长,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尊其为《关圣》《关帝》。书圣:王羲之,主要作品有《兰亭序》等。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