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以华共返回5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以荜彩笔下的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畢小遠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画如其人 国画作品

    中国画的创作可以概括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家们不仅注重所绘景物的物象外形,而且非常注重表达景物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为了达到这一境界,不少画家往往对大自然的某些东西情有独钟,物我相融,甚至有着终身不解的缘份和不懈的追求。徐悲鸿画马、李可染画牛、黄胄画驴‥‥‥,眞可谓是精其一而称绝于天下。在今天的古楚大地上,画家以华以其笔下的轩昂气宇,静中有动,神形兼备的「鹰」开始为人们所知晓和称道。张以华之所以心仪「鹰」,是因为鹰有着勇猛顽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 文章寄暢園記選註(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8期  作者:观敎 出版时间:1987-12-20
    关键字: 王维

    十八、王维「山居即事」诗云:「雀巢松树遍,人访筚门稀」。十九、淑「记」云:「栖玄堂」庭际空旷,桂聚郁郁成林,折而右,度长廊,坐修桥,桃花片片逐溪流,红腻香残,尤为绝胜。二十、晋石崇与王恺竟为豪侈,王作紫丝步障,(步障,出游时,使人举幕以障尘沙)。四十里。石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见「世说新语,汰侈」。洛阳金谷,即石崇别业所在。二十一、唐祐「题愈山寺」诗,石刻在惠山寺,见「慧山记」,诗云:「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寺尽,山色上楼多,小洞穿斜竹,重阶

  • 文章张佐华诗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作者:张佐华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张佐华 诗歌

    一、故園心凝神還北望,惆悵故園思;雁字無消息,寒梅發幾枝?二、登陽明山細雨濛濛石徑斜,綠濃深處有人家;西風底事傳秋訊,楓葉紅如二月花。三、秋思扶疏月影吻窗帷,萬里客心夜夜歸;一笛江風秋色老,涔涔鄕淚濕征衣。四、懷志佇立江頭看漢天,瀟瀟風雨滿中原;東風吹醒男兒夢,矢志平仇復中原。五、遊丹風山回首方知世外情,江天那畔亦春深?鐘聲漸遠隨風去,帆影高瞻盥水程。莫羨夕陽無限好,可堪客況有歸心,暮煙低壓凝潮處,獨立丹峰望故京。六、蘇花道上㈠阡陌桃花伴柳風,一車飛馳萬...

  • 文章悼道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5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往事 追忆

    下至贩夫走卒。大家都认识这位世家名医张道华。他很热心,时常愿意帮助别人,他自己帮不上忙的,还要拜托朋友帮忙。记得在他茸城医院附近,有一位年靑的戴洁小姐,家道中落,亟需找一项工作养家,他就一再托我设法,我也慨然接受了他的请求,先后二次为这位戴小姐找到了敎育工作,从这一来件事来看,可以知道他如何乐于助人。三十七年大陆匪乱扩大,漫天烽火,江南情况紧,有卷入战火的危险性。那时,他有几位好友在四川,要他再到四川去。因为抗战时候他一直在四川,情况熟悉,和我商量,问我

  • 文章悼念先室张宜华女士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6期  作者:李晴芳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张宜华 悼文 返乡 探亲

    ,妳走了,妳眞的走了吗?妳眞的走到另一个世界吗?当我还鄕探亲返台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忽接电报,谓妳逝世,当时不禁愕然!因我与妳分别时,妳虽非健康,但尙无病痛,何以别未久而遽然逝世,不能不疑是噩耗的误传?但电报上的白纸黑字,犹历历在目,又不能不信其为眞,是妳眞的别我而走了,亦永别儿媳孙辈而走到另一个世界了。忆当初娶妳进门时,适値我家贫亲老,又因服务公职,长年寄居外地,虽间能请假归来,但每年不过二、三次,每次不过五、七日,是聚晤少而别离多,忧思多而欢乐

  • 文章懷念一位好醫師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0期  作者:史僮先生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疗病 往事 追忆

    我家原住永和鎭文化街的一条小巷子里。每日上班、进食,都得到永和路二段搭公车。偶然在永和路一段近桥边的一座楼房的底层,见有「张道华医师诊所」的木牌,并不十分引人注目。那招牌字是前立法院长道藩先生写的,下署其姓名。初以为这位医师是道藩先生的介弟,因其名只差一字。但我知道藩先生并没有一位悬壶济世的兄弟。后来我家迁住永和路二段的一条小巷子内。不久,永和路要拓宽,医师的房子须改建,于是借住我们这条巷内他的朋友的边房应诊。每天出入,均过此屋,但并不相识。日久渐闻

  • 文章张道华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5期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生平 事略

    张道华先生,别号锐,江苏省松江县人,民国三年元月十七日生。祖父蕴和公,为报界名人,曾任上海申报总主笔,笔名「默」。所写社论,阐扬主义,鼓吹革命,正确生动,笔锋犀利,贡献甚伟。行宪之初,被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惜因中风未能就任。父绍修公,为江南名医,手创松江茸城医院,规模宏大,活人无算。先生家学渊源,幼承庭训,立志悬壶济世,克绍箕裘。先后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国立江苏医学院,皆名列前茅。抗战军兴,追随政府入川,在重庆首都医院专习耳、鼻、咽喉、眼科、博览羣籍

  • 文章兒時遊伴去一人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35期  作者:安平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童年 往事 追忆

    张道华兄之丧,太出意外,据说此次同鄕年会,他曾破例参加,乃时仅半月而噩耗突传,而且他是医中高手,除主治内科外,对五官科颇有几招,胜利后作瞳孔手术,在松江还是创举;再说他的年纪也不算老,怎么会一病不起,一经探询,才知道是黎明前由于心臓病猝发所致,并不是自做郞中药不灵,而是眞病无药医,或者来不及医是也。我和道兄不相见,已有两年多了,过去我住永和,离他的诊所很近,那时我在报社工作,晚上上班之前,常去他的诊所里小坐聊天,不免引发一点思古之幽情。在故鄕,我们

  • 文章守父靈一月記 蔣院長手撰追念尊親專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5期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守灵 思父 日记

    四月二十七日早餐招待先生夫妇,以谢其特自香港来台吊 父之丧。中午并以素菜款待友好十二人。此身居台湾之慈湖,此心则以故鄕 祖母之慈湖庵为念。当年父亲闻**红衞兵毁 祖墓之讯,苦痛万分,曾来慈湖角板山小住数日, 父亲名此小筑为慈湖,其意即在纪念祖母也。父亲得病于六十一年之秋,其后多在休养治疗中,不论病情如何, 父亲始终安宁静养,不烦不躁,有此修养,方得克服病痛,疾病初愈,即嘱儿在 父亲胸前,代为挂上平时常带之圣母像,有时吟读唐诗,或于晚餐后朗诵大学中庸

  • 文章粤籍國大代表組團訪問亞洲各國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期  出版时间:1983-05-25
    关键字:访问团 黄琳 张瑞芳

    本刋讯】国民大会粤籍代表黄琳、瑞芳、邓飞鹏、陈中海、王照光、林伟民、徐雨川等组织「世访问团」前往东南亚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暨东北亚之日本、韩国及香港地区考察侨务,并访问粤籍社团及鄕亲,历时两周,所到之处,均受鄕亲热烈欢迎,已圆满达成任务后返国。

共54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