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制共返回8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安縣歷代轄區沿革簡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7期  作者:陳銀杉 吳品華 出版时间:2012-03-01
    关键字: 同安 乡镇保建制 都里建制

    诗坂及以南各村。后又合并为十一个里,即长兴、同禾、民安、从顺、翔风、感化、归得、仁德、安仁、积善、嘉禾。元朝就原有之三乡三十里,将全县改为四十四都。明初增设「在坊里」,而都之建制不变,全县分东西二界,共设十二个里、四十四个都。清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年)划出金门及三忠溪以东区域设置马巷厅(县级建制),而都、里基本上仍保留明代的设置。民国初年,分三乡、十一个里统辖二十都、二二四保。一九三四年实施保甲制度,分三区卅七联保四〇六保。一九三八年,分三区二十二个办事处

  • 文章宁波建制沿革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42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宁波 建制 沿革 辖区 设治

    寧波係浙東歷史名城,素稱人文淵藪之邦,然寧波名稱之始於何時,源於何因,則往往稀爲人知,又因其歷史悠久,造成名稱,轄區之迭有變更,尤難令人追溯,爲免數典忘祖之羞,筆者查稽文獻資料,作此沿革之考。寧波名稱之由來:明太祖洪武十四年(西曆一三八一年),明州府鄞縣人單仲友奏請,以明州與國名相同,請予更名。他認爲明州府旣有定海縣,採海定則波寧的含義,可將明州府改爲寧波府,明廷納其所奏,下詔而更名,遂以鄞縣縣治爲寧波之府治。歷史上的寧波稱謂,自古至明以前,寧波名稱有:...

  • 文章丰县建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3期  作者:嵐山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丰县 建制 《丰县简志》

    《豐縣簡志》概述,二頁載:早在秦之前,豐縣僅僅是沛縣的一個鄉,名”豐邑“。三頁又說:秦朝時豐為沛縣一鄉,秦末豐同沛分設始為縣。屬泗水郡。十頁載:秦朝(前二二一年—二〇六年)屬沛,光緒縣志說:秦滅楚、列郡縣,這時豐置縣隸楚,後隸沛郡。八頁載:豐縣當在公元前二〇八年由漢高祖劉邦所建,理由是:一、《史記.高祖本紀》·漢書·高帝記,該年劉邦命雍齒為豐縣令。二、劉邦實現統一大業後,為解決其父思鄉問題,在長安仿建豐縣城。豐縣建縣時間,有兩種說法:一是明朝版《豐縣志》說...

  • 文章山东省县建制史略(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山东省 建制 史料

    乙、二等縣十八縣⑴長淸縣:春秋齊盧邑,漢置盧縣,文帝二年置濟北國於此。武帝後二年國除,屬泰山郡,爲都尉治。後漢永元二年復置濟北國,治盧。晉因之。宋屬濟北郡。後魏屬太原郡。北齊郡縣俱廢。隋開皇十四年置長淸縣,屬濟北郡。唐初屬濟州,天寶中屬齊州。宋屬濟南府。元至元二年改屬泰安府,明還屬濟南府,淸因之。民國爲二等縣,轄境面積爲一、六二七.五〇方公里。人口五〇五、一八六人。⑵萊蕪縣:春秋齊贏邑,漢置贏縣,屬泰山郡。後漢建安中置贏郡,尋罷。晉仍屬泰安郡,宋魏因之,...

  • 文章湘鄕疆域與建置沿革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湘乡疆域 建制沿革 方志资料

    疆域湘鄕在長沙府治西南二百一十里。距 京師三千八百四十里,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二百四十里。正東至湘潭縣界五十里。抵廣林橋次東至衡州衡山縣界一百里。抵松板橋東南至衡州衡陽縣界一百四十里。抵永伏正南至寶慶邵陽縣界一百六十里。抵太平次南至邵陽縣界,一百七十里。抵臨湘鋪西南至邵陽縣界一百九十里。抵龍山正西至安化縣界一百八十里。抵關王橋次西至安化縣界一百五十里。抵白面市西北至寗鄕縣界一百六十里。抵杉木坳正北至寗鄕縣界七十里。抵石壩東北至湘潭縣界三十里抵馬圫。歷代建...

  • 文章温州建置沿革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 建制沿革 历史 史料

    温州建置沿革表温州建置沿革表溫州釋義:溫州有廣狹或今昔二義。廣義的或者昔日的溫州,系指唐、宋時期的溫州、元代的溫州路、明清的溫州府,包括解放前的「、樂、瑞、平、泰、玉和文成七縣,大體相當于今溫州市。狹義的或今日的溫州,則指唐代以來的溫州府治、路治,即解放前的永嘉縣城區和近郊區,亦即今溫州市區。(轉載自溫州通覽)

  • 文章貴州省建置沿革槪述(續)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4期  作者:倪烱聲  出版时间:1976-03-29
    关键字: 贵州省 建制沿革 汉隋唐宋

    東渡以還,倏踰兩紀。後生小子未嘗履鄉土,習見聞。傳曰:「數典而忘其祖」;今且數典而未能也。爰鉤提舊錄,分述成篇,詳其典實,溯其源流,藉爲認識鄉邦之一助。「桑梓戀父母之邦,喬木深故國之思」,覽斯文者,其亦知所勉夫。

  • 文章貴州省建置沿革槪述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2期  作者:倪烱聲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建制沿革 贵州省 方志资料

    東渡以還,倏忽兩紀。後生小子,未嘗履鄕土,習見聞。傳曰:「數典而忘其祖」;今且數典而未能也。爰鉤提舊錄,分述成篇,詳其典實,溯其源流,藉爲「認識鄕邦」之一助。「桑梓戀父母之邦,喬木深故國之思」。覽斯文者,其亦知所勉夫!

  • 文章略述繁峙縣歷代的發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賀庭芝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繁峙县 建制 历史发展

    我的故鄕繁峙縣,是一有悠久歷史的好地方。按古禹貢九州劃分,屬古之冀州地。按舊縣志載,周成王封第叔虞爲唐侯,後改爲晉。當時邑內即居有霍人。左傳襄公十年夏五月甲午,滅偪陽。使周內史選其族嗣,納諸霍人。其意爲繁峙春秋晉霍人之地。戰國時屬趙國。按這個記載分析,霍人是晉國的一塊邊遠封地,距今約有兩千三四百年。關於縣名,舊志又說,漢時境內之縣有三一曰鹵城屬代郡。一曰葰(音瑣)人即霍人,在今至水頭村東城地,屬太原郡。一曰繁峙屬雁門群。因此,從秦漢到魏晉,這幾種縣名常交...

  • 文章宏偉壯觀的馬巷觀音宮

    来源期刊:《同安》 第79期  作者:洪樹芬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马巷观音宫 大雄宝殿 宫殿建制

    馬巷觀音宮,奉祀南海觀世音菩薩,位於馬巷街東下水處觀音池上,原爲鎭煞水尾氣脈之廟宇(據傳馬巷爲船穴,名舫壽山,兩頭翹中央低,至拱市宮口西排往龍蛟池經唐厝港入海,東排往觀音池(建農貿市場後塡掉),內田溪經董水出海)。相傳觀音佛祖曾化身一白衣女郎,爲駐馬家巷的同安踏石司巡檢龍相清(江夏人,乾隆三十九年任)之母治愈沈奇頑疾,龍相清爲酬答神恩,曾贈匾曰:「不貳堂」(意爲一治即愈)。查『馬巷廳志』馬巷踏石司於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〇)由官澳改駐馬家巷,乾隆三十九年(...

共81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