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康熙南巡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康熙六次巡江浙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6期  出版时间:1980-12-15
    关键字: 南巡经过 历史资料 康熙南巡

    圣祖仁皇帝南巡,始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十月二十六日,御舟抵浒墅关。先于廿四日过扬州,将由仪征幸江宁府,忽遇顺风。可以速达京口,遂乘沙船顺流而下。次早上金山,晚而登舟扬帆。过丹阳常州无锡,俱未及泊,一昼夜行三百六十余里。时汤文正公斌正为巡抚,务俭约,戒纷华,御舟已入邑境,县令犹坐堂皇决事也。帝骑马进■门,士庶夹道,至阗塞不得前,上缓辔命勿跪■访求民间疾苦,蔼然若家人父子,至接驾桥南行,幸瑞光寺,巡抚前导,由盘门登城,穷簷部屋,极目无际,帝为睠念者久之。遂从齐

  • 文章松江掌故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1期  作者:范奕中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云间第一楼 康熙南巡 巡视松江 钮永建

    在一次台风中倾圮。康熙南巡康熙四十四年和四十六年,两次南巡均到松江。第一次住了四天,第二次住了三天。康熙第一次来松江,从苏州登舟到松江祭江亭上岸,松江百姓倾城出动,在各家门口摆了香案跪接。康熙行宫筑在提督府衙门旁边,他风尘未洗就下旨给松江提督张云翼,在小校场检阅军事。小校场上旌旗林立,兵马俱齐,康熙一到校场即要索取弯弓,亲自射箭,鼓点声中三发皆中,校场上一片「万岁」之声。康熙即赐张云翼貂皮裘一件。康熙第二次到松江是暮春季节,应大臣王顼令之请,到他私邸秀甲园

  • 文章「紅樓夢」與兩淮鹽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红楼梦》 两淮盐政 曹雪芹 曹寅 康熙南巡

    了祸根。曹寅好像已预感到曹家末日的来临,他经常把「树倒猢狲散」这条俗语当着口头禅。曹寅何以要这样说呢?我们知道玄烨以视察水利为名,曾先后六次巡幸江南,后四次都在曹寅的任上,特别是康熙四十三年,正値曹寅初视淮鹾之际,他得知康熙明年将要南游时,便马上在扬州三汉河畔宝塔湾大兴土木,监造行宫,迎接康熙的第五次南巡。以至「金钱滥用比泥沙」。据《圣祖实录》载:康熙四十四年清明节,曹寅把康熙接到扬州行宫以后,再把康熙送到苏州,又急急忙忙地奔回江宁,准备迎接康熙回銮,实际上

  • 文章发绣王翬《康熙南巡图》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7期  作者:黃道蘊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康熙南巡 发绣 王翚 苏绣 苏州阊门

    清代画圣王翬《字石谷》按康熙皇帝的旨意所绘的长卷画《南巡图》,画面上绘有康熙皇帝,自无钖县经浒墅关,驾临苏州阊门的盛况,画中人物逾二千人,房屋千余间。现有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八位刺绣艺人,按此图卷为蓝本,运用苏绣多种技法,加以临摹,采用妇女的长发代丝线,利用其本身黑、灰、黄、棕、白等自然色体将色泽和细、柔、光滑的特性,在淡米色塔夫绸底料上,绣制完成一幅长六百四十一厘米,宽六十五厘米的《康熙南巡图》完整地再现了,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二月玄烨南巡苏州盛大而又隆重

  • 文章清代畫家 上官周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2期  作者:鄒子彬 上官國理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汀州四大画家 潜移默化 《孟尝君宴客图》 周游各地 《梅花》 《樵归图》 康熙南巡盛典图》 《万寿盛典图》 诗文书法 名家评价 《晚笑堂竹庄画传》 《晚笑堂诗集》

    「妙出新思,作万蕊千花,看几目眩……虽乏疏影横斜之致,而蒙密向背也庶乎占断园林矣!」不但赞颂了上官以梅表志,也赞美了他画梅之妙思。是年在金沙河畔筑楼三楹,旁辟地种篁竹数从,名竹庄,自号竹庄山人。翌年宁化黄慎来汀,学画于竹庄。五十三年(1714),奉旨上京绘《康熙南巡盛典图》,由王源祈主其事,上官周主绘人物,王石谷等画山水楼台。据《中国美术史纲》载:「以康熙南巡为题,自永定门出巡始,直到江南绍兴大禹庙,经金陵回京止,描写了当时的社会风俗生活,还描绘了秦淮风月

  • 文章記學人朱彜尊之生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髙越天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八月霜淸木叶飞 关河秋望泪沾衣 康熙四十四年南巡 硏经博物匾额 苏杭

    地方志,后写成日下旧闻四十二卷。康熙二十年,竹垞曾一度视学江南。返京后,与友朋多文酒之欢。二十二年,赐衣帽及紫禁城骑马,又赐居禁垣,召入南书房。二十三年,岁逢甲子,康熙南巡。竹垞作省方赋。二十四年,好友曹溶卒。纳兰性德亦逝。二十六年游上方山。登摘星陀。「剩有红罗宫监在。香台犹礼九莲花」。盖山寺为明李太后所建,时称为九莲菩萨。寄托之意,亦云深矣。竹垞在北京,一直留居至康熙三十年。年已六十三,文名满天下而官不进。更苦贫。幸名公钜卿,间有存问,生活又简,诗书自怡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