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庙碑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彝尊曝書亭集有關山西文史輯存(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朱彝尊 文学作品 庙碑

    庙碑庙碑共辑三篇,财神(庙在大同)、文昌(大同开化寺文昌帝君)供奉者多,汾州有虸蚄庙,虸蚄者蝗虫也。戯剧有八蜡庙,八蜡即大蜡,或作大䄍,礼郊特牲:「天子大蜡八,」释文:「祭有八神:先啬一(神农)、司啬二(后稷)、农三(古田畯)、邮表畷四(田间庐舍为邮,田间道路为表,田土疆界相连缀为畷)、猫虎五(食田鼠野兽)、坊六(隄坊)、水庸七(沟)、昆虫八(蝗螟)。」昆虫即虸蚄,八蜡庙列为第八位神,虸蚄庙则专祭其中之第八。中国以农立国,鄕民惟恐稼禾被囓,陷于饥馑,供奉以祈

  • 文章重修延陵季子庙碑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39期  作者:蔣超 出版时间:1974-03-15
    关键字: 季子庙 蒋超 重修庙碑 碑文

    蔣超、字虎臣、金壇人。號華陽山人。天啓四年生、順治四年丁亥探花,授編修、八年,任浙江鄉試主考官,拔取多佳士,旋選修撰,刻苦攻讀,甚於諸生。康熙六年提督順天學政,在仕二十餘年,自史舘以病請告,不返江南,附舟上駛,遍游五嶽,及黃山、九華、匡盧、天台、武當諸名勝,康熙十二年正月,卒於峨嵋山之伏虎寺,年五十歲。(編者)介丹陽金壇之交各五十里,曰延陵,有吳君季子廟云。自漢及今,廟貌最古,民間祈農望歲,疾病禱祀,遠近至者無虛日。君亦惠風甘雨,默佑一方,野蠶穭榖,窮龜...

  • 文章清代常州學術文學、藝術之成就與地位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4期  作者:宋伯元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宋伯元 骈文 黄景仁 庙碑 南田

    的文章,由这些选载的文章里,不难看出永祖兄对学术与文学上的涵养与见解。兹举个例,其所选载阳湖派恽敬(子居)的「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可见一斑。韩昌黎文起八代之衰,是一代宗师,为其庙碑撰文,看似容易,要能不落窠臼,却也不易。若从其文章上立论,固是易事,只要略通文墨,便可以办得到,但那便落入了俗套,恽敬却从他谏迎佛骨上着眼立论,这是恰切点明了是潮州韩文公庙主题。但此点尙算不得新颖,倘仍由因何辟佛上着眼立论,仍脱不了窠臼之嫌,恽敬却从辟佛之难易及对后世之影响上立论

  • 文章紀東坡生先與吳復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陳瞻園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苏东坡 吴复古 往来唱和 文公庙碑 祭文

    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岁」,(公元一〇三五——一一〇一年)前后五六年间事,可见垂老投荒,豪气已渐歛杀,虽荷推知,仍竭力逊谢耳。又长公所作「潮州韩文公庙碑」,是擧世闻名的大文章,当年长公系徇潮守王氏所请,但其间复一再推崇子野,且曾致书与论碑中有关考据事,足见其下笔的愼重。其言云:『文公庙碑,近已寄去。潮州自文公未到,则已有文行之士如赵德者,盖风俗之美久矣。先伯父与陈文惠公(尧佐)相知,公在政府,未尝一日忘潮也,云潮人虽小民,亦知礼义,信如子野言也。碑中已具

  • 文章康南海眞书「康氏家庙碑」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康有为 《康氏家庙碑 序言

    汇编」分赠故鄕。靑岛二处之纪念馆及相关亲友。同时得悉汤志钧先生撰有「康有为政论集」、「戊戌变法史论丛集」、「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等书,其他如姜义华、吴根梁二先生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一册,马洪林先生撰「康有为」传、「康有为大传」、闻尙要撰「康有为评传」云;尙有学者撰写有关以先祖为题之文,恕余善忘,挂一漏万,其中最为留意者,即申松欣,李国俊二先生编之「康有为先生墨迹」该书出版一、二、三辑;缘近日于先祖妣梁太君遗物中,觅得先祖真书「康氏家庙碑」,先祖平素惯写行草,唯

  • 文章丰县汉祖庙碑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2期  作者:郝經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元代 郝经 丰县 汉祖庙碑 汉高祖刘邦

    元·郝經惟天陰隙元命,降監下土,惟不嗜殺人能一天下。聿志于仁者是與,強有力者弗能奪,弱且賤者弗能辭,故秦楚之際,大統卒集于漢太祖高皇帝。在昔帝王受命,若舜若禹,皆以大德大功相其君數十年,天命人歸,不得已而後授受,弗與弗求,弗征弗伐,而天下泰定。若湯若武皆積德累功數十世,千有餘年,天命人歸,不得已而後征伐。一戎一戰,不復更舉,而天下亦泰定。得之如是之難,定之如是之易。至於漢祖則不然,初無大德升聞丕顯,亦未積德累功世修,長發崛起阡陌之間,裂裳斬竿,奮挺大呼,...

  • 文章由潮州韩文公庙碑谈到潮州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潮州文化 《潮州韩文公庙碑》 文化起源

    注:韩愈像)年来在台北,香港的刋物上,不时看见有些潮籍作者,乐用苏轼所撰的「潮州韩文公庙碑」里面所说:『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人,至于今,号称易治。』而使致有些人误会潮州文化是韩公来后所开发,而引为荣幸。同时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见解,以公来潮只有数月,在未来前,潮州已有赵德其人,何谓尙未知学?认为是苏氏立言之疏忽。但是仍再有人引证李士淳的书院记说:『自昌黎谪潮后以赵德为师,士始知学,山川之邑,亦遂灿然。』同时,并且指出

  • 文章厓山三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蔡振鐸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崖山三绝 《慈元庙碑》 耻辱石 白鹇催塚 缠龙山桔

    亲自撰写了《慈元庙碑》。高近二米,寛一米一,凡六百余字。论述精明中肯,字体苍劲雄浑,枯润有致,蔚然成家。一扫宋、元后期某些史评、政论上的颓气和挥豪中的娇柔萎靡之风。史实贵在胆识诤言,该碑文确有借古匡时卓见,艺术贵在创新,白沙体茅龙书法另成蹊径,在碑林中独树一帜。无怪乎这块具有无比历史文物价値与艺术生命力的《慈元庙碑》被誉为岭南第一碑了。「大忠祠」已毁于日寇,《慈元庙碑》有幸仍在毁而复修的旧庙址保存至今,完整无缺。算是厓山一绝。厓山有一块弄巧反拙,自讨唾骂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