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庄家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打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打谷 农产品 黑龙江 庄家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前天晚上,我從街口的一棵大橡樹下經過,有幾位農夫,正坐在那兒乘凉談天。一位熟識的老農,略通國語,他喜滋滋地向我招手說:「坐坐!」於是我也凑到跟前坐下。他說:「這季稻穀收成好,請看,明天又是晴天!」我隨着他的視線望去,一彎新月,幾點疏星,懸掛在晴朗的天空。大家更高興起來仍然接着談割稻打谷的事。談完了臺灣收獲的情形,那位老農便向我說:「你的故鄕——黑龍江是怎樣打谷?」當時僅就我所知,一一回答。這篇東西,是前天晚上談話的實錄,爲...

  • 文章读「山东庄家杂字浅释」后的几点补充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趙培遠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山东庄家杂字浅释》 读后感 读者来鸿

    读了曹继曾先生「山东庄家杂字浅释」,忆起许多原已遗忘殆尽的鄕土琐事。土音土语土名字,本来就是相沿成习,耳听口传,一代接一代交替下来的。既无共同标准,也无法则可循。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点,一个区域有一个区域的差异。譬如同是一种水饺,在潍县都叫「扁食」,到昌乐则统称「姑乍」。相距不过三五十里,而其说法迥殊,眞是不可思议。所以对于一个名辞的解释,在甲地看起来很简单,而在乙地可能变成了天书。问题不在文字本身,而是对事物的称谓,各有其流传的特质,杂字一书,以笔者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