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幽默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青春常駐的眞諦——花落春猶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1期  作者:焦金堂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青春 创造性 幽默感 心灵健康

    能时时秉持中庸之道的人生哲学,不偏不倚,不激不随,执中守正,从容中道,事事做到恰到好处。这样,虽然皱纹满面,白发皤皤,仍在走入人群,服务社会中,以青年人的活力为中心,保持一种韵律与平衡,从容与适度的中道精神,则更能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挥青春常驻的吸引力。四、机智·风趣.幽默感在人生态度方面,青春常驻,没有青年青春期强烈要求独立自主、唯我独尊、躁动不安和狂飙突起的特征和偏差,而具有一种机智、风趣和幽默感。这种精致的品质,包括诗人的旷达、哲人的透辟、智者

  • 文章孔子的幽默(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3期  作者:于真 出版时间:2016-02-10
    关键字: 孔子 诗经 幽默感 诗教 卫国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富幽默感;最妙的是他编「诗经」,不声不响地把各种性质不同的诗篇,汇集在一起,让读者自己去揣摩、体会,并灵活地去运用。形成了流传二千五百年的「诗教」。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国风占了一半。而在国风一百六十篇中,卫诗(包括邶、鄘、卫共三十九篇)将占四分之一。因为卫国,是孔子侨居之地;当他离开鲁国的时候,以在卫国居住的时间最久。而卫国在当时,交通便利,文物鼎盛;孔子在卫国,得到了不少新见识,尤其是在诗歌音乐方面。孔子说:「吾自卫

  • 文章金聖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7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14-09-25
    关键字: 金圣叹 宋代理学 读书人 法场 幽默感

    中国人向来缺少幽默感,尤其到宋代理学盛行之后,读书人更要变得迂腐不堪。有一个笑话说…有一对新婚夫妇,洞房花烛夜,要行「周公之礼」,新郎说:「卑人无礼了!」新娘说:「相公请便。」你听了会不会起鸡皮疙瘩?金圣叹在绑赴法场时,对他儿子说:「我想到一句上联:莲子心中苦,你来个下联看看!」他儿子哭都来不及,那里还有心思想什么下联。金圣叹说:「笨蛋!你对个梨儿腹内酸,不就好了!」「莲」与「恋」谐音,语意双关。「梨」与「离」也是谐音,语意也双关。金圣叹曾说:「杀头,至

  • 文章張學良童心不改 趙一荻流露宗敎贈世心情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8、29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张学良 幽默感 童心 赵一荻 西安事变

    隐身于近代史帷幕之张学良自台湾政治迷团中来至美国,他虽已九十足岁,但和他接近时,发现他极具幽默感和童心。和他相扶挨过一生的赵一荻女士则流露宗教濡染的赎世情怀。虽不复当年传说「赵四风流朱五狂」之娇态,但却更显出岁月洗练过之面貌。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五年)中国近代史谜团他是最有资格之解题人,但他怯于面对。他到台湾后,在军统局「看管」下,受了不少气,旧部张严佛来探视时,他写了一首诗以赠:「山居幽静处,旧雨引心寒、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当时蒋夫人叹气说

  • 文章用幽默雕塑智慧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22期  作者:慧仙 出版时间:2007-06-30
    关键字: 幽默感 智慧结晶 机智反应 正面态度 笑看人生

    忘记落水的危险,立刻使劲全力向岸边游去。上岸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救我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开枪打死我?」拿破仑从容不迫的回答说:「假如刚才我不吓唬你,你就不会奋力游上岸,又怎么能脱险呢?」有幽默感的人,凡事健康思考,保持正面态度,当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化险为夷。天才谐星卓别林曾被歹徒用枪指著头打劫。卓别林知道处于弱势,所以不做无谓抵抗,乖乖奉上钱包。但他要求抢匪说:「这些钱不是我的,是我们老板的,现在这些钱被你拿走,我们老板一定认为我私呑公款。大哥,我和你打个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