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常熟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燈下剪紙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2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1997-11-01
    关键字: 常熟 抗日战争 剪纸

    一九三七年冬天,日军强占县城,常熟沦陷,从此,城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军侵略遭到了我父老乡亲奋力反抗,其中一个形式就是利用剪纸宣传法西斯必败,人民必胜。那时我正年少,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悄悄地向人学剪。一天晚上,在昏黄的煤油灯光下,我用一张纸左折右折反复折,然后一剪了之,摊开剪纸,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这样五个字:「日德意亡了」。当时我虽年幼无知,但因经过逃难,同样吃过流离失所的苦,物质生活的苦,看了这些字,幼小的心灵也十分欣喜。果然,一九四五年,日军终于

  • 文章終生難忘這一天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5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1998-08-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常熟 沦陷 炸弹

    多冤多惨,那年她才只有二十九岁呀!常熟沦陷后,小弟弟被代养的农民送了回来,父亲带着他一起下乡逃难。婴儿离不开奶水,没有了母亲,他得不到伟大的母爱和必要的营养,不久就活活饿死在襁褓之中。几个月前,我曾跟母亲送弟弟下乡,他是多么活泼可爱,如今……我幼小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时间过去六十年了,这民族恨,血泪仇永远留在记忆中,万难抹去。如今,日本有些人企图篡改历史,否认侵华。然而事实俱在,铁证如山,妄想抵赖,纯属徒劳。

  • 文章三戰昆承湖——記抗戰時期慘烈的一役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6期  作者:潘正言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昆承湖 抗日战争 常熟 回忆 战役

    昆承湖是常熟境内最大的湖泊。据地质调查,它是由原来两个相邻的昆湖与承湖合并而成的。昆承湖湖面清澈、平静、安谧,有各种各样的淡水鱼,是天然的养殖场。每年岁末都要向人们提供上万吨鲜鱼;昆承湖又是一个人们积肥的好场所。春节刚过,沿湖勤劳的农民就驾着小船,到湖里去罱河泥,为当年的水稻丰收打好基础。沿湖的民众都将昆承湖当作自己的母亲湖,生于斯,长于斯,依赖于斯。民国二十六年八月(1937年),淞沪战役开打,昆承湖从此也打破了以往的宁静。战火逐渐向西蔓延,日军的铁蹄

  • 文章尋訪沙家浜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6期  作者:徐家俊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沙家浜 常熟 抗日 京剧 江抗

    在长江三角洲下游的湖甸上,有一个让人既陌生又熟悉的江南小鎭,陌生是因为人们对它不了解,熟悉是因为它与一个响亮的名字紧紧相连。今天几乎所有四十岁以上的中国人都能哼唱这些著名的唱段,都熟记剧中的情节、人物甚至还有他们的对白、唱腔。这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行全国,常年上演而经久不衰的现代京剧《沙家浜》。然而,沙家浜是一个眞实的所在,还是虚构的水乡?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等剧中人眞有其人吗?今天的剧情眞是昨天的历史吗?在江苏常熟,提起沙家浜,当地人都会自豪地说

  • 文章蔣志範二三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3期  作者:趙友白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蒋志范 常熟 抗日战争 禄来堂

    蒋志范何许人也。凡年逾古稀的人都知道他是清朝末年,常熟最后一批秀才之一。脚有些跛,走起路来,一跛一跛。文才较好,思路敏捷。但喜欢卖弄小聪明,还会阿谀奉承,又爱财如命。由于上述原因,最后落得声名狼藉,没有很好的下场。现举二个例子来说明他的为人。在二十年代常熟城有个蔑骗×××,专门骗取几个纨挎子弟大量钱财发了财。造了一所当时较高档的房子。为了装点自己文雅,就去请蒋志范取个「堂名」,因当时一般人家都有堂名。而蒋志范深知他的底细,又见他一无表示空着手来

  • 文章抗战初期在常熟参战的国民政府空军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8期  作者:潘正言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常熟 空军 抗日初期 地方志 历史记录

    1937(民国26)年,日寇入侵我常熟地区时,当时的政府军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一集团军在常熟地区作誓死抵抗。其时,政府的空军也多次参战,请看有关志书的记载。1990版《常熟市志》第690页与2006版《常熟市志》第652页,第十七编第四章第三节,抗日战事一文中,以同样的文字记载着:“民国26年11月13日凌晨六时许,日本侵略军重藤支队在舰艇炮火支援下,在白茆口以西的高浦口、徐六泾口、野猫口沿岸一线登陆。沿江政府军一个营奋起迎击,予敌重创。后日军由舰艇炮火

  • 文章牢記國恥 勿忘家仇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3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常熟 历史文献 抗日战争 国耻家仇 教材

    案头有本厚厚的新书,古铜色的封面上,矗立在徐六泾塘口的花岗石警钟碑肃穆凝重,「毋忘国耻」四个黑漆大字赫然醒目,好似在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发扬民族精神,致力振兴中华。在侵华日军登陆常熟六十五周年,家乡有关部门编辑出版了一本《常熟·一九三七》地方历史文献。它是国耻家仇的眞实记录,是日军侵华的又一铁証,是家乡人民的血泪控诉,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是回击日本右翼势力的锐利武器。全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有日军暴行综迹,虞山、吴市、浒浦、碧溪、东张等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