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常熟简介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虞山福地—常熟简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期  作者:李涵寰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常熟简介 虞山十八景 兴福寺 拂水岩

    吾邑常熟乃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江南水鄕风景区。它和江阴、无锡、苏州、昆山等地相毗连,四通八达,境内有昆城湖与尙湖并列东西,著名的虞山由市区伸延于西郊。它是江南平畴万顷的沃野上巍然独立的山冈,风景优美,向有虞山十八景之称。虞山高一百六十丈,长十八里,周四十六里多,它就是中国最古地理典籍山海经中所说的乌目山。在平原上有这样一座山,特别显得平中有奇。虞山十八景的名称如后:一、辛峰夕照, 二、书台积雪, 三、西城楼阁,四、普仁秋爽, 五、维摩旭日

  • 文章憶童年與返鄕記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期  作者:昌麟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常熟简介 虞山福地 回忆童年 回乡探亲 同胞情深

    常熟之命名,始于梁武帝大同六年,即公历五四〇年,其命名之由来,是基于一项得天独厚之事实,其城外四鄕,东南低而西北高,偶有水灾或旱灾,至少有一半田亩仍可丰收,而无灾况之苦,每年丰收之稻米特别良好,如赤色之糯米,俗称血糯,一为香粳米,煮成稀饭,其香扑鼻,为他地所无者。常熟不仅每年丰收,并盛产鱼虾蚌蟹,再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山明水秀,风景宜人,物产丰富,生活安定而民风敦厚、待人诚信、礼义,在西门有一牌坊横写「虞山福地」四字,所称并非过誉,而是实至名归。囘忆童年每届

  • 文章二度返鄕紀絮(上)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期  作者:李景鄂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二度返乡 交通建议 航班手续 加急电报 常熟简介

    前言笔者来台以后,即长久在南部高雄市工作,因之参加了高雄市的江苏同鄕会;而没有参加台北市的常熟同鄕会,也不知道台北的常熟同鄕会由那些人在主持办理及有什么活动和通讯之类的刊物等等。前几天朱孟常夫人陈玫女士电话相告台北同鄕会要她写一点「鄕讯」,她说一因视力较差,二因久疏笔墨,且因工作繁忙无法完成。她知道我曾两次返鄕要我写一点故鄕消息。其实我自从十余年前在台湾铝业公司退休后,一直蛰居高雄市过着平淡休闲的生活,甚少活动,除阅读以外,也甚少写作,前两年还在高雄市

  • 文章憶父情深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5期  作者:高曼蓉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高国强 父亲 常熟 简介 辞世

    家父高国强弟兄生于主后1927年12月9日,于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高家巷旺倪桥,祖父高剑英,家族历代富农,百亩良田以极低价格佃租乡里。历经对日抗战,国共战役,辗转随同工作单位与家庭来到台湾,一生倥偬。父亲有两兄两姐一弟,皆服务军旅,父亲一生秉持忠党爱国、热心公益。晚年参与常熟同乡会担任理事长,复获连任,对于两岸联系与文化交流不遗余力。父亲二十年来与幼弟君彰夫妇同住,相处融洽,为邻里称羨,他素来健康,从未有过疾痛,即使晚年也十分健朗,使身在国外的我,心中不用

  • 文章翁同龢書一筆虎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5期  作者:王洪生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翁同龢 常熟 简介 题记 虎字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字声甫,号叔平,别号井眉居士,晚年又号瓶庐、瓶生、松禅。他是同治、光绪两代帝师,著名的晚清名臣。擅于书法,每逢寅年必写一笔虎以自娱。在他日记中载,于三十七岁时,同年潘祖荫请他书写虎字以留念。从此,启发了独创一格的一笔虎行世。在当时习俗以为:翁的生辰是庚寅年四月念七寅时,适为四寅,由他书写的虎字是大吉大利的。于是亲朋好友争相求索,尤其他的得意门生张謇,前来看望老师时,翁师必赠虎字。翁同龢所书的一笔虎,大者有巨幅中堂,小者仅寸笺尺页,所用

  • 文章鄉友來鴻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2期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常熟 乡讯 乡情 致函 简介

    涵寰社长鄕兄曁《鄕讯》编辑部诸位鄕长惠鉴:承赐第四十期《鄕讯》昨晚收到,从封面到内涵,浓郁鄕情,无不溢满,激动之情,久久未息,由衷感谢同鄕会主持硕彦及各位执事鄕长!《常熟鄕讯》创刊忽忽十年,诸位鄕长艰苦创业,精心编撰,为「促进鄕谊,沟通情份,了解变迁,明白境遇」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与涵寰兄之得能通信见面,即端赖《鄕讯》的牵线搭桥,至今难忘,祝愿《鄕讯》在各位前辈的扶持下,必有后继俊秀接棒常熟,越办越好!盖《鄕讯》不仅为在台同鄕之亲情园地,亦为故鄕乃至旅外

  • 文章常熟地名志编纂有成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1期  作者:朱良鈞 出版时间:2007-11-01
    关键字: 常熟 地名志 简介 历史价值

    常熟地名志历经近三年的编纂,已于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刊行问世。这是吾邑有史以来首部地名史志,也是江苏省第一部城市地名专业志。全书有七十一万余字,地名图照二百余幅。集中了我市富有修志经验的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自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两年多时间编纂而成。卷帙浩繁,规模至大,一书在手,不仅可尽览千年名城常熟的古今地名传承,与变化沿革,而且,可了解常熟自改革开放以来二十余年依法命名的新地名。是一部辉映古今,记录时代的志书,综观全志,它有极为鲜明

  • 文章母校今昔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2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母校 常熟 南头巷小学 元和小学 简介

    我的母校——常熟南门南头巷小学。昔日的南头巷小学,校址在街梢,一道白墙将街路与学校隔开。面临小河,两边是农舍、庵堂、小石桥、露天坑等,一派鄕村景象。踏进校门,一条弯曲的碎石路展现眼前,碧绿的冬青排列两旁。二道门外是泥地小操场,尽头有一座荒坟,它的上面是大块菜地,一年到头绿油油。在一角空地上造了一间厕所,极不卫生。二道门内是两上两下四只教室,其中楼下一只教室较小,腾出几平方面积作为教师办公室,门口卖糕饼,供应学生。楼下教室前有个庭院,一半方便师生往来,一半

  • 文章名貴特產——血糯米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2期  作者:汪溢中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特产 血糯米 常熟 简介 栽培历史

    常熟的血糯米,在民间至少已有百年的栽培历史,传说是在清皇朝,康熙年间,在丰泽园稻田里,发现的变异株,培育成的品种,其特征是稻杆较长,稻壳上长有红芒,成熟时稻壳呈浅紫色。米粒殷红,色泽既美观,质地又特别香腴,营养价値很高,含有生物的略素等成份和十三·六%的粗蛋白质,具有由内而外,补血养颜、强身滋阴的功效,一九二二年在全国评比大会上,荣获大奖,列为全国六大珍米之一,进入国际食谱排行榜,在《人与自然》一书中,中国六大珍米的排列顺序,是陕西的黑米,云南的紫米

  • 文章抗战前后常熟印人略述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6期  作者:許鶚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常熟 虞山 印人 简介 人文

    虞山灵秀人文荟萃,本文简介吾邑印人,分录于后;金宗恺字希尧号钝金,刻印师安吉吴缶庐,曾为同邑俞遇之制十八罗汉尊名印谱,并将所藏印辑成长乐吉羊室印谱六册。赵 石初名鸿字石农号古泥。幼随父经营药肆,天资颖悟好艺术,不屑其业弃之而学书、习镌刻碑版、印章。馆鸣坚白齌沈氏石友所,并师事同邑篆刻家李虞章,刻苦自励艺日以进,沈氏与安吉吴缶庐莫逆交,来虞必主其家,石友好蓄砚,每出藏砚请缶庐品题而嘱古泥刻之,缶庐颇加称许、乃更从吴氏请益艺乃大进,复涉猎于甲骨、碑版、封泥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