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范共返回8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襄城田伯蒼(培林)博士敎澤留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2期  作者:李竹同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田培林 奖学金 教育 师范

    民国六十六年十二月四日在台北市国立师范大学礼堂有一次盛会,出席人士多为敎育学术界,包括杨亮功、阎振兴、张宗良、査良鉴、潘振球、林本、及立监两院敎育委员会召集委员张希之、刘延涛等共八百余人。此项集会,乃为纪念已故敎育家河南襄城田培林(伯苍)博士八秩晋五诞辰特别擧行的学术讲演会;并且由田夫人立法委员程毅志女士在会中颁发「田培林先生奖学金」。大会由田先生奖学金保留委员会主席师大敎育硏究所所长黄昆辉主持,首先报告:逝世已两年的田敎授,自大陆来台,始终执敎师范

  • 文章趙淑愚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7-03-25
    关键字: 赵淑愚 乡村 教育 师范

    调叔愚任鄕村敎育部主任,该学系之宗旨与课程,皆其所手订。大学生开始下鄕,叔愚促进提倡之功,尤不可泯。叔愚做学问,向重实际,能在事上行其所学,幷有志创办鄕村师范学校,以试验其理想生活之主张。同时陶知行(后名行知)亦具此志。于是二人同受中华敎育改进社委托,共创拟试验鄕村师范学校计划。而改进社鄕村敎育之事业,由叔愚策画进行,故致力独多。后觅得南京和平门(原名神策门)外晓庄(原名小庄),以筹设试验鄕村师范学校,简称为晓庄学校。晓庄学校,于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在劳山

  • 文章政府遷台前之江蘇教育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江苏 教育 中等 国民 师范

    可能范围内,克服一切困难,做到①核定各县市地方敎育预算及计划。②根据各级视导报告指示各县市政府改进地方敎育。③登记并检定各县市中小学敎员。④添置各县市图书设备充实学校内容。⑤考核各县市办理地方敎育成绩。㈤整理省县敎育款产江苏省之敎育款产有座落南京市区者,由敎育厅会同财政厅组织淸理委员会加以淸理。各县市敎育款产之整理则由各县市财政淸理委员会分别淸理。㈥整顿私立学校当时有私立中等学校三百三十所。内有中学三百零三所。职业学校二十五所,师范学校二所。其中完成立业手续已核准学校

  • 文章郭故校長秉文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高明  出版时间:1978-02-15
    关键字: 郭秉文 师范 教育 留学

    前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鸿声先生秉文,今年寿九十,门弟子之集于台员者,咸欲称觞为祝,而以序属余。余方欲执笔,而先生之计闻至,同窗诸子因复以行状相属。鸣呼!余本欲以载颂载祷之辞,敬祝先生之晋于期頣者,今竟以载歌载泣之心情,敬述先生生平之行实,是岂始料之所及哉!先生,江苏江浦人也,江浦与南京仅一江之隔,朝发而夕至。南京自三国吴定都以来,置学官,立五经博士;至南朝宋雷次宗弘敎于此,而国学之规模大备。自玆以降,凡千五百余年,相沿不替,遂蔚为东南

  • 文章湖北师范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8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1-10
    关键字: 师范教育 学校 湖北

    初中各三班,共学生一百八十名。该校原为「湖北省立武穴女子师范学校,」三十六年四月奉令改为「湖北省立广济女子师范学校,」惟因远处鄂东边陲,招收女生较为困难。最近又奉敎育厅令将改为「湖北省立广济师范学校。」(本文节录中国敎育年鉴第七篇第五章)。㈡现在师范学校及附设简师之初级中学一览一 师范学校1省立师范学校二 简易师范学校 2县市立简易师范学校二 简易师范学校 2县市立简易师范学校二 简易师范学校 2县市立简易师范学校

  • 文章抗战前后之山东职业及师范敎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鄭恒萃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抗戰前後 職業敎育 師範敎育

    职业学校一所。三十六年度上学期本省职业学校槪况如下:乙、青岛市靑岛市三十六年度上学期职业学校槪况,列表如次:靑岛市三十六年度上学期职业学校槪况,列表如次:(节录中国敎育年鉴第八篇第五章)贰、师范敎育甲、山东省一、沿革抗战前该省师范敎育已渐普遍设立,据民国二十三年统计,省立师范六校,省立简易鄕村师范七校,县立简易鄕师九校,数县联立简师四校,县立师范讲习所四十三所。民国二十六年冬,日寇进犯,省内各师范学校几全停顿二十七年后始逐渐恢复。据统计三十年度本省专设省立简易鄕

  • 文章對遼師的回憶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范占元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教育 老师 师范学校 辽宁

    我是山东省栖霞县人,由于祖父经商迁居奉天(东北易帜改名辽宁)省抚顺县(千金寨)。在初中读书时,鉴于一部分老师能够循循善诱,很得学生称赞与羡慕;还有一部分老师虽然热心敎育,却因国语说得不够标准,加上口讲指画,也是辞不达意,弄得他本人扫兴,学生望洋兴叹。所以从这时候开始誓志为人师表,还想做个模范老师。抱定入国从俗的观念,关于注音符号特别用心学习,逐「字」査找字典,改正故鄕方言腔调,所有学科都不敢忽略。初中毕业后,很幸运地考中省立二师新师(又称高中师范)理科

  • 文章老敎育家李崇武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7-01-25
    关键字: 李崇武 教育 师范 军训

    老校长」老而弥坚假如说敎育工作是一种奉献,那麽吾师李崇武(振云)先生对国家社会和他数不淸的学生们,眞是奉献得太大太多了。崇武师是河南汝南人,民国六十六年农历元月二十五日就是他的七秩晋三华诞,但他精神攫铄,身体健壮,不弯腰不驼背,连一根白发也没有,看起来不过是五十许人,现在还在担任私立龙华工专校长,孜孜不倦的在为敎育工作而努力,竞竞业业的在为国家培植实用的科技人才。「老校长」是我们河南省立百泉鄕村师范同学对于崇武师一致的尊称,因为我们自从立雪程门,亲炙敎

  • 文章抗戰時期遷禹縣之學校對地方教育文化之影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9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禹县 学校 教育 搬迁 师范 中学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抗战开始,豫北、开封相继接近战线。开封及豫北各地学校,均纷纷向较安全地方迁移,以使学校不受战事影响。其他各处不论,但就豫北汲县而言,各学校大部份都迁到了禹县。汲县各校之大部迁禹,其主要原因有二:㈠就是汲县大儒李时灿(字敏修)老先生,淸朝翰林,曾任河南省敎育司司长,北京政府国会议员,河南许多公立学堂,多在其任内设立。曾于光緖三十年前后,应禹州知州曹广权之聘,出长禹县丹山书院,时废科擧,兴学堂,禹州当时设有师范学校,学生多为秀才贡生,下附设蒙

  • 文章连城师范在连城

    来源期刊:《連聲》 第15期  作者:吳祖猷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连城师范 卢沟桥事变 抗日

    连城师范诞生于一九三七年八月,结束于一九四六年一月,前后换了二任校长、四次军训教官,搬迁过四个地方。八年来,连师为闽西各县小学输送了近二千名小教师资。为闽西,特别是为连城的教育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一九三七年七月,芦沟桥事变爆发,揭开全面抗战的序幕。此时民族矛盾,超过阶级矛盾,大敌当前,全国广大城乡,军民人等,无不以抗战大业为重,在一致对外的口号下团结起来。人们知道:要抵御外侮,当走富国强兵之道;要富国强兵,必须组织群众,训练群众和武装群众。它的每一个环节

共85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