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工艺共返回17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以保國寺爲線索的寧波古代史故事四則(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蔡貴三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保国寺 唐朝 改名 工艺

    三、敕賜「保國」——唐皇朝的憂患與滅佛興佛保國寺本稱靈山寺。怎會改名呢?裡頭也有一段歷史可講。封建社會裡,皇帝一般都認爲佛敎對他統治有利,所以「崇佛」是常事;然而也有極少幾個皇帝發覺佛敎對他統治有害,或有自身沉緬於道敎的長生之術,就實行「滅法」。「滅法」一辭,是佛敎徒的話語,即以行政手段強行禁止佛敎。唐朝會昌五年(公元八四五),武宗皇帝下令:盡拆天下大小佛寺,僧尼悉數還俗。這是一次典型「滅法」事件,古靈山腰的靈山寺自然不能倖免。古靈山腳下有位篤信佛敎的殷...

  • 文章宁波镶嵌工艺品享誉四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6期  作者:有華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宁波 工艺品 骨木镶嵌 传统工艺

    宁波骨木镶嵌,是宁波诸多工艺品的佼佼者。以其工艺精巧、风格独特而享誉四海。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宁波传统的出口工艺品。宁波骨木镶嵌历史悠久。从宁波余姚河姆渡发掘出新石器时期一批精美的木石牙骨工艺品证明,早在七千年前,骨木镶嵌工艺已在宁波萌芽。但是,作为完整的宁波镶嵌工艺品的出现,约在千年前的隋唐。据文史记载:日本古都奈良正仓院,还收藏着我国隋唐时浙东镶嵌制品。宋明以来,宁波镶嵌工艺已成为建筑和家具雕饰的重要手段。淸乾隆时,宁波镶嵌因制作技艺精良被列为「贡品

  • 文章一頭大「水牛」單手輕輕托起來 漫話馳譽國際的福州特產漆器

    来源期刊:《闽聲》 第31期  作者:陳伯勳 出版时间:1969-03-15
    关键字: 漆器 工艺展品 器皿

    脱胎漆器是咱们福州的特产,说起来非同小可。「脱胎」漆器的优点,是轻巧美观,其轻巧程度,使人难以置信。远在民初,德国柏林擧行万国工艺展览会,福州沈绍安漆舖参加盛典,运去一只「脱胎」的大水牛,形貌如生,装在一个大木箱,当运抵柏林时,主持展览会者,对水牛塑制的技巧大加赞赏。他们看水牛的体积如此之庞大,以为很笨重,准备用起重机来把它吊起搬运往会场,可是沈绍安老板却用右手托住牛腹,似乎不费吹灰之力把它擧起,使在场旁观的人,惊奇不置。那次曾获得万国工艺展览会的最优

  • 文章浙南工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7期  作者:為友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浙南 工艺品 简介

    浙南,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千百年来心灵手巧的浙南人,创造出种种独具风格的工艺美术作品来。发绣发绣,它是一种以人发为线,在缎地上精心绣制的作品,在温州,用人发绣制的人物肖像,虽仅黑白二色,如素描,更如黑白像片,富有立体感,形象逼眞、高雅,又能经久保存,历尽沧桑不褪色。专事发绣的魏敬先生是位男人,是温州师范学院的美术系敎授,他的刺绣作品以人像为主,完成于一九七五年的首幅发绣是《爱因斯坦像》。近年来,他先后绣成了美国前总统

  • 文章緙絲與刺繡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8期  作者:那志良  出版时间:1982-01-25
    关键字: 缂丝 刺绣 传统工艺 历史

    缂丝与刺绣,同是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品。但是,一个外来的技术,一个是我国固有的技术;一个是平文织物,用手抚摸,有花纹的地方,与无花纹的地方,是一样厚薄,并无堆厚的现象,一个是在织好的绫绢之上,用针上下的绣,有花纹的地方凸起来,比无花纹的地方厚;一个是画图的正反方向,花纹相同,适宜于做旗子,一个是正面纹饰极美,背面却看不得,丝线交错,不成画面。两者同属丝织工艺品,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我们先谈缂丝:缂丝的「缂」字,写法不同,宋庄绰的鸡肋篇:「定州织刻丝

  • 文章馳名世界的江西瓷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劉愛華 出版时间:1969-06-02
    关键字: 江西 瓷器 工艺特点 中外对比

    瓷器,無疑是承繼陶器的形態,而加以改良,比較更爲美觀、進步的一種日用品。瓷器的出現很早,中國是先進國家,約在一千多年以前,即有瓷器,本省景德鎭的產品尤爲馳名,質脆細潔,技術精良,且富我國傳統的風格,以物敲擊能發出淸脆悅耳的聲音,這是它的特點。裝飾方面,由於向來都用手繪花紋,故很具獨特的地方色彩,例如原始景德產品的繪畫,即與後期的廣彩繪瓷有很顯著的不同,前者是線條柔和細緻,後者是線條剛勁豐盈。各有其美的特點。但不論風格如何,都以白地爲上,如屬優良的瓷質,竟...

  • 文章青瓷之都:再論浙江人對中國文明之貢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1期  作者:華唐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青瓷 制作 工艺 东晋 秘色瓷

    推陈出新,发明创造出眞正意义上的瓷器,使我浙江成为世界上最先生产瓷器的地区。自此以后,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两宋,浙江的制瓷业一直处于全中国的领先地位。从制作工艺的角度说,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但瓷器与陶器又有本质的区别: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烧成温度一般在九百度左右,器表石施釉或仅施低温钵,胎质粗松,断面吸水率高,敲击声不脆。而瓷器则由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由配料、成型、干燥、熔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瓷器包括瓷胎和瓷釉两个部分,制作时,瓷匠用瓷土(含高岭土、长石

  • 文章(鄕情采風)越窯青瓷成追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1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越窑青瓷 秘色瓷 宁波 工艺 传承

    堆积在湖中的瓷片,是当年越窑青瓷繁荣兴盛的象征。非常遗憾的是,宋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名重一时的上林湖越窑青瓷逐渐衰落、消亡。据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越窑青瓷研究专家林士民研究员介绍,上林湖越窑青瓷衰落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宋皇朝在北方自设官窑,皇家定制的器具大量减少;二是汝窑、均窑、定窑等后来居上,分化了越窑的贡品份额;三是越窑瓷土天然不足,含铅量相对较高,适宜轻釉、薄釉,不宜重釉、厚釉,同时缺少工艺改革,如温度局限在一一〇〇摄氏度以下。笔者以为,主要

  • 文章民間藝術之鄉——象陽木雕、根雕、象牙雕、刻紙、泥塑、竹絲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樓嫣婉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民间艺术 象阳 手工工艺 工艺美术

    象阳,乐清市南部的一个小镇,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民间手工工艺历来比较发达,这与它质朴的民风民俗紧密相关。元代大德《乐清县志·风俗民情》中记载《里社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与众共赏,与民间同乐。》就是形象的反映。早在明末清初,象阳的人民就在祭祀、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中盛行划档龙(或称板凳龙),为乐清黄杨木雕和细纹刻纸工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基础。并逐渐形成了以黄杨木雕、石雕为主,根雕、竹雕、象牙雕、泥塑、竹丝绣帘等几十种品类纷呈、技术精湛的象阳

  • 文章小嶺熊氏的糕㸃印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蕭衛國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小岭熊氏 糕点印模 印版雕刻工艺 传统工艺

    安义 萧卫国江西省安义县乔乐鄕西山岭下有一个熊氏村庄——小岭村,全村有七十一户,三百另四人,其中有部份人掌握著一种特技——糕点印版雕刻。这是供食品厂家制作糕点的一种模具。他们先是将油杂树锯成木板,然后在油杂板上钻眼(钻眼小则几分,大则七、八寸),再就在木眼内雕刻不同的花纹图案,就成了印版。食品厂工人把糕点的初制品放在印版中稍加挤压,糕点就出现了精美的图案,经烘烤或蒸制,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多种形式的糕点。因为他们都姓熊,故称之为熊氏印版。熊氏印版雕刻工艺

共171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