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崇拜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蛇年說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方天培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图腾崇拜 蛇文化 民间习俗

    今年是农历辛巳年,按十二生肖的说法,今年属蛇年。中国人曾经对蛇很崇拜。古代神话传说中,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人类始祖娲女、伏羲,再到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不是「龙首蛇身」,便是「人首蛇身」。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也是一种以蛇为主体的图腾形象。然而,人们并不喜欢蛇,由于毒蛇能伤人,毒蛇和无毒蛇又很难分辨,故谈「蛇」色变。因而民间俗语和成语典故中,凡涉及到蛇的,大都是贬义词。如:「蛇蝎心肠」、「毒如蛇蝎」、「蛇心佛口」、「打草惊蛇」、「虎头蛇尾」、「牛鬼蛇神

  • 文章龍與中國古代文明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王宇信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图腾崇拜 生殖崇拜 部落联盟 公共权力 华夏文明

    内容提要: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吉祥物。龙之所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因为它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进入文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关键词:五帝 三王 部落联盟 军事民主制 公共权力 禅让 僭取 图腾生殖崇拜《说文》云:「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作为一种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动物——龙,却为广大中国人民所熟知。你看那龙,忽而升天,忽而潜渊,忽而在田……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从号称「眞龙天子」的历代帝王及其

  • 文章畬民的生活習俗與社會制度(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藍天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图腾崇拜 畬民神话 随山狩猎 游牧生活

    名来;雷公云头响得好,纸笔记来便姓雷。当初出朝在广东,亲生三子在一宫,招得军丁为其妇,女婿名字本姓钟。」其对槃瓠的始末,也描写得十分详尽。综上所述,足见畬民由来的记载,都是一些曲折奇离的神话而已。二、多釆多姿的图腾崇拜在初民的社会,神话就常常表现出来他们的宗敎崇拜,这就是图腾。他们大都用一种和他们崇拜观念或其他最有关系的兽类或物品作为代表,那末,这种兽类或物品,就是他们一族的图腾。而这族人也就认定图腾为其羣体的保护者,便尊之为一族的祖先。畬民神话中半人半兽

  • 文章富阳人对于偶像之崇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8-09-06
    关键字: 富阳人 偶像崇拜 传统风俗

    富阳人对于偶像之崇拜,从下面所记的事实看来(虽所记只限于城内外及西北两鄕)可以窥见一斑。㈠天久旱不雨,就把菩萨(大抵是有名望的,并可以抬出门来的)抬了来,给晒在太阳光下,对他点烛焚香许愿;如雨下就送他囘去,敲着锣,打着鼓,同时还愿。㈡田禾遭瘟灾,就把城内的元帅菩萨抬到田坂里去抬一转,驱逐瘟虫,盖因元帅乃司瘟之神也。㈢从正月十三日起,各地方迎出龙灯,竹马,狮子,必先到宋殿(距城约廿里左右)等地去进香求蚕花。㈣热閙的菩萨的诞日:⒈三月初三日舒姑坪(距城约八九

  • 文章舊事種種話祈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郭如月、姚振華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图腾崇拜 祈雨之法 史料研究

    据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国度,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所以,很多事情不能不与「龙」的权威联系起来。比如,中国的农村,一向是靠天吃饭的。所以,每当遇到天旱少雨、庄稼枯萎的时候,就免不了要祈求神灵,希望神灵能够兴云布雨,泽被嘉禾,可望农业有个好收成。那么,这神灵又是什么呢?自然又给「龙」联系起来了。说起「龙」来,我国古籍记载中,一向众说纷纭。相传,早在四五千年以前,人类尚处在氏族社会的时候,每一氏族,都要崇拜一种动物,如牛呀,马呀,虎呀,鹿呀,蛇呀,等等

  • 文章關於十二生肖的傳說及龍起源的種種說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羅大榮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十二生肖 传说 起源之说 图腾崇拜

    很广远,内容十分复杂。但历史地考察起来,不过是一种对于爬行动物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延续和发展而已,最初的形象是蛇,所代表的自然力量是土地。并认为,「有角的龙就是蛇,以角来表示其神异性,甲骨文金文所见的龙字都有是如此。」台湾学者袁德星亦主张龙的真相是蛇。他在一九七八年所写的论文中指出:「宗教上文化中的蛇便是龙。」「蛇晋级为龙,完全是文化行为所造成的。」最早龙画像形同鳄鱼中国素以「龙的国度」而闻名,但龙的起源一直扑朔迷离。一些考古专家在对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龙图案

  • 文章黃帝與東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李實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黄帝 有熊氏 图腾崇拜 拜熊族 圣餐

    图腾,图腾(TOTEM)即族徽,美国学者摩尔根研究美国古印地安部族所作之重大发现,世界各地原始民族均有所谓图腾崇拜。熊为黄帝氏族图腾,逐渐为广大学术界所接受,现争议较小,与熊字类似尚有另一能字,在甲骨文中有不少作为猎获的对象,如前三、一八·一,续三、二四·二,前二·三三·二……均是。能即熊,或能为颈下有白月牙之黑熊,以活动为少水山林为主,熊则为生长于北极地区之棕熊,体大而更凶猛,喜于河滨食鲑鱼,善游泳,且能潜水捕鱼,现多以罴名之。能则现多用为贤能、才能、能力

  • 文章杭嘉湖地区的蚕神崇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3期  作者:董郁奎 出版时间:1994-03-10
    关键字: 蚕神 崇拜 蚕花娘娘 龙蚕会

    我国丝绸业的重心。明淸时期,杭嘉湖地区是全国唯一的重点蚕区,蚕桑丝织业成了这地区经济的支柱。康熙帝下江南途经嘉兴、湖州等地时,曾赋诗盛赞浙西蚕桑之盛:「天下丝缕之供皆在东南,而吴丝之盛,惟此一区。」浙北地区的蚕农在长期的蚕桑丝织业生产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化习俗,而这些文化习俗是我们浙江文化的一部份,蚕神崇拜就是一典型。一、蚕花娘娘杭嘉湖地区蚕农所崇拜的蚕神很多,其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是「蚕花娘娘」,又叫马头娘、蚕姑、蚕皇老太、马鸣王菩萨、马明皇菩萨等。关于

  • 文章岭南的民间崇拜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36期  作者:何文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民间崇拜 天神 人神 自然神 民间神祗

    描绘成财神。关公乃三国名将,因忠义大节,后世崇仰,尊为神,称关圣帝。关帝庙为粤地尽次于天后、龙母的三大寺庙之一。关公是作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并立。后历代王朝不断加封,佛道商家争相拉拢,冠以各种衔头,使之成为万能之神。香港、广州一带尊之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五路财神唐、刘、张、荡、李五位江洋大盗,急公好义,劫富济贫,被奉为神,祭祀时间各不相同。岭南人崇拜的第三类神祇是自然神。常见的有龙王、东岳大帝、太岁(百神之统)、石敢当等。有的地方刻为「泰山石敢当」,则是

  • 文章《閩北與臺灣文化習俗》出版李孔鋭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41期  作者:李孔鋭 出版时间:2003-02-28
    关键字: 闽北 台湾 文化习俗 贸易往来 图腾崇拜

    由福建省南平市台湾事务办公室罗小平,论述闽台文化习俗的专著——《闽北与台湾文化习俗》去年十月中旬由海风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对明清时期闽北与台湾人员交流、宋代以来闽北与台湾的贸易往来和两地相同相近的生产生活、婚姻礼仪、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习俗及闽学在台湾的传播及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和介绍,填补了闽北历史文化在闽台文化中空白。书中百余幅两地特有的民俗图片,展示闽北与台湾区域性地方文化习俗的特色。从一个侧面证明闽台同根同源、自古一家、台湾文化的主体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