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岱海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乡风物)一百泉和九十九泉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6期  作者:陳晟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九十九泉 风水宝地 民间传说

    原绥远省陶林县(现察右中旗)灰腾梁的九十九泉,是后人定谓的。造物主在商周时期就形成一百个干泉和一百个水泉,干泉雨季有水,水泉四季常涌,干泉、水泉相间相隔,相得益彰。淸康熙年间,六贝勒私自在其领地内的灰腾梁上仿照北京紫禁城的样子,建了一座方圆四十里的王城。后来,两个南蛮子云游至此,惊奇地发现这是一块绝好的风水宝地,天造地化,将来这里会代代出一个真龙天子,于是便起了邪心妒意,施起了法术,将一百个水泉之一泉移到了凉城县,现在的岱海那里。这虽然是个传说,有一个

  • 文章(營養食物)永遠難忘莜麵香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期  作者:李啓元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莜麦面 故乡食物 水产品 石门桥 制作方法

    我拜读过察哈尔文献第二期续敎授光淸先生大作「晋北察绥雍宁等地的莜(燕)麦面」一文以后,就使我有低头思故鄕嗅到莜面香的感觉。好像故鄕的住所、环境、食物及其做法等等,都一股脑儿呈现在眼前似的。爱提笔草成本文,以供同鄕们参阅。故鄕食物莜面为主首先谈谈作者出生地的环境及主要食物。我是出生于绥远丰鎭凉城两县交界的二道埧,长于岱海以南边墙(古长城)以北石门桥以东虎头山以西的旺庄。这一带由于岱海的关系,沿四周都是平原,所谓岱海滩就是泛指这一带的平原。沿土地肥沃

  • 文章滄桑歲月五十年(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劉朝賢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流亡学生 海岱中学 迁校江西 流亡·台湾

    人员在惊慌失措中随同国军撤至商邱等地。本来在兖州失陷后,鲁南大部城鎭相继失守,各地靑年学生为求继续学业,于七、八月间,先后逃抵京沪一带者已达一万余人。政府为维持社会秩序,安置这批忠贞爱国的靑年,几经硏商,决定以部(敎育部)款省(山东省敎育厅)办方式,于八、九月间在京沪铁路沿线各地先后成立鲁南联中第一、二、三、四分校,用以安置逃抵南京之山东省立第一、二临师与第一、二临中之学生。另成立海岱南两所临时中学,分别收容各县县立和私立中学的学生。政府此一措施,其目的

  • 文章海岱浮云录(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尹致中  出版时间:1976-12-20
    关键字:浮云录》 往事回忆 地方志

    。民国廿三年继续发明三连式制针速度机,实业部特准专利五年并予优异奖状。民国廿六年,抗战军兴,先生响应政府建设大后方政策,毅然弃靑岛所有各厂资产,设大中工业社于上,并于香港设大中实业公司,后随政府西迁至渝,设大川实业公司,制造各种机械及军工所需石棉制品及制礮机,贡献于抗战建国者甚大。卅二年春,感于军用民食之需要,复受政府鼓励,于蓉市成立大星实业公司,机制面粉,供应社会,为成都当时面粉奇荒之严重问题作一解决。抗战胜利后,复奔走四方,集资先后创办靑岛大福染织公司及

  • 文章天堂路上(五)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方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海岱中学 南迁杭州 旅途回忆 杭州青年中学

    宜兴县城校本部的通知,说:国都要从南京迁到杭州去。海岱中学也决定南迁杭州,但校方不统一带领,愿去者自行前往,立即起程,赶赴杭州集合,不愿去者听从自便。这消息像天上掉下一颗炸弹,范氏家祠里立时炸了营。紧接着:「南京已经放弃」的消息也从丁蜀鎭上传过来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年幼的我们感到手足无措,大哥在几十里外的校本部急切之下无法联络,面临着有生以来第一次必须由自己做出重大抉择,师生同学之间更加互不相顾了。我和堂哥等几个人很快便拿定主意:到杭州去。我们做出这样选择

  • 文章(乡贤论述)内蒙古凉城县岱海滩的变化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24卷 第24期  作者:陳毓章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宁远 山川地貌 河流分布 气候 滩涂

    凉城古称宁远,位于内蒙古的中南部。南以秦长城左云、右玉为界,东接丰镇县,北靠卓资县,西邻呼和浩特和林县。总面积约三四八八平方公里。北部是蛮汗山,南部为马头山,均属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境内山区占总面积的五十%,丘陵占二十四%,平原滩区占二十二%,岱海占四%。全县境内分属黄河、永定河、岱海三个水系,西及西南是黄河流域,面积约占三十二%,东部是永定河流域,约占十一%,中间为岱海内陆流域流域,约占五十七%,也是全县重要的粮食产区。凉城县有二十四万人,包含汉

  • 文章美肴鲜说黄鱼(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8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2009-01-10
    关键字: 美肴海鲜 大黄鱼渔场 衢洋 野生大黄鱼 嵊山海域

    十分复杂。首先,得从大黄鱼的习性说起。据《舟山洋生物志》载,大黄鱼体长而扁,口裂大而斜,肤色金黄,属暖温性近底层鱼类。昔日,大黄鱼分布很广,北至小洋域,直至江苏吕泗,中为衢洋,南至洞头,但以舟山域分布量最大。该鱼种每年有两个产卵期,一为夏季,二为秋季。鱼汛时,大黄鱼喜欢集成大群,从外游至流急、水色混浊的浅来产卵,并发出强大的鱼鸣声,尤以大潮汛和下午时段发出的鱼鸣声最大、最强烈。故而,大黄鱼又名「叫鱼」。据悉,大黄鱼一个季节可产两次卵,每次排卵量

  • 文章流徙天涯蹤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潔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海岱中学南迁沧桑史 被骗来台入军 台湾艰难军旅生活 追忆感慨

    人生历程中,亨通坎坷各有不同,所形成的结果,也迥然有异。有人一生的经历,静无波,平平稳稳的渡过。但正値战乱,流徙天涯,以流亡学校为栖身之所,风雨饥寒的困境者。生死静扎的关头,就要靠几许天助,和自我的赌注,方得转危为安。在我的岁月中,就有二、三件往事,萦绕在脑,无法扬弃,故以简述之。海岱联合中学,是流亡学校中最早成立,较早上轨道的学校,在<踏上流亡学生征途>一文中,将校况已提及,不再赘述。当学校停课、断炊时,借机返乡。在折返后,是否重回

  • 文章天堂路上(四)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方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丁蜀镇风貌 陶文化 海岱中学流亡学生 艰难困苦生活

    注:瓮,浑圆厚实的体态,象征著一种圆满亲切的民情)陶都海岱中学二分校校址范氏家祠所在的双桥林,行政区划属宜兴县丁山区,区政府设丁山鎭上。丁山鎭北邻蜀山鎭,两鎭间只隔着约一里路空档,几近相接。丁山鎭较大,蜀山鎭很小,这一带的人习惯两鎭合称叫做丁蜀山或丁蜀鎭。丁山鎭其实没有山,是滨著一条大河而建的,鎭上的街屋沿着河岸呈东南西北斜向伸展,透逶迤迤二浬路长。鎭街的东侧有很多店舖,西侧靠著大河,店舖很少,多是堆放陶器的货场和码头,街面上商贸颇见繁华。蜀山鎭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