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行共返回35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寧波耆舊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1期  作者:萬敷前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香炉峰 石钟山 苏轼 鼓山

    万敷前字恭受,号鲁庵。鄞人。清诸生。山行山行寂寂路迢迢,一片晴云在碧霄。忽入凹天籁发,溪声鸟语杂松涛。滏阳八景 录二炉峰朝霭峰鼎峙接穹苍,出岫云烟映旭光。我欲清晨登绝顶,试将衣袂染天香。注:①香炉峰踞西绝顶,鼎形削立,晨望有烟气出其中。响堂晚钟洪音响处透禅关,午夜噌四面环。名胜绝奇随地有,东坡偶记石钟。注:①鼓当太之麓,洞壑空灵,游人以袖拂石,其声如鼓。上建响堂,静夜鸣钟,四皆应。

  • 文章(詩語詩話)火紅的詩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4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2-11-01
    关键字: 诗笺 秋思 霜叶 江枫

    故我江北诗人将其与青松相比:「青松遇寒翠,古枫经霜丹」,「霜天煮枫叶,枫叶如人生。」你看,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一诗中,给它取了个比悟人生的名字,叫「霜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以「霜叶」暗示人物的感情和性格,确切地比喻了诗人饱经沧桑郁郁欲燃的情怀;至于陈毅的「西红叶好,霜色重愈浓」的诗句,则升华为革命者「革命烈火在胸中燃烧」的意蕴。宁波诗人成石的《枫叶》诗写得好:火了/枫叶/燃遍河/天地风流。火烧云/吞吐火舌/舔得斜阳鲜活/俏脸羞红

  • 文章华视「虎山行」连续剧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3期  出版时间:1983-06-10
    关键字: 《虎山行》 连续剧 方言土语 道歉 演员

    中华电视台播映「虎山行」连续剧,其中扮演汉奸萧仁之丑角,满口以类似扬州低级土话,表演极尽丑态,似在侮辱吾扬人士,令人难以忍受,当经本会去函提出严重抗议,纠正其不当表演。旋接该台总经理吴宝华复函,略谓:『关于「虎山行」连续剧「萧仁」一角,使用扬州方言纯属巧合,并无任何影射作用,特此致歉!并盼能向贵属同鄕解释。至饰演萧仁之金帝先生亦将于近期赴贵会郑重道歉,以求谅解,该剧内景部分,已于五月九日全部录完,甚难修改。但为防止以后发生类似情形,已通知各制作人不得再在

  • 文章同川詩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孫同川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同川诗词 思念故乡 二首 祭祀父亲

    ●回鄕回鄕不识旧时踪,迷路村头问小童。笑指浓阴烟翠里,层楼隐约动春风。●中秋月下二老对飮(长相思)月儿圆,饼儿圆,满地清辉人未眠。开怀共酒烟。忆去年,话今年,越说杯干越畅然。相扶步履碥。●北陈集小学首届读书节开幕式口拈小雪随风舞,腊梅带雨开。师生同一梦,雅韵入园来。●山行二首一、人在平原少见,秋风送爽喜登攀。云峰不识林深趣,枫倩青松掩醉颜。二、一霜叶戏虬松,醉客寻诗问小枫。题句相思藏何处?满天叠韵晚霞红。●父过世五周年祭又是伤怀忌日时,秋风瑟瑟叶离枝

  • 文章韩国第二大城脚 釜掠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張學賢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釜山 探亲 人物见闻 观光胜地

    宽畅。釜虽然土地珍贵,寸土寸金,但在市区道路建设上却不惜成本。四天半时间,我们跑了不少地方,发现繁华地段都是八车道,最宽的有十二车道,就是比较偏僻的郊区也是六车道、八车道,有效地保证车辆运,堵车现象很少见到。其二、交通设施完善。釜的海上、空中、陆运极其发达。以空运为例,在釜经营的航空公司,国内有两家,国外竟有二十一家之多,釜金海机埸,可以通往世界各国的主要城市。市内出,除了公共汽车、地铁、校车,还有大量的私家车。另外,在繁华地段都建有天桥、地下通道

  • 文章三峡祖师庙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王順珍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温州同乡会青年联谊会 三峡祖师庙 白鸡山行修宫

    若不是她,我恐怕至今仍不识得自己的同鄕。我们此的目的地是三峡的祖师庙以及白鸡修宫。祖师庙的外观在乍看之下,并不出色,因为它和台湾各地的庙宇一般,庙前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摊贩。然而当我们跨进门槛时,立即为眼前所见所震憾。这是一座以石为底,以木为顶的庙宇。石材是来自观音,木料,则是上好的桧木及樟木。整座的庙宇不曾用上一根铁钉,完全靠结构设计精密的栋梁所支撑。我们目光所及,每一处飞簷,每一根石柱,皆雕满了名家的画以及史传中的人物。各类的造形,如花鸟、人物、飞禽

  • 文章游普陀忆旧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2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普陀山 旅行 追忆

    廿一年以前,那是民国三十九年的一月十六日。笔者因为与陆正兄合伙有注小小贸易要去舟羣岛沈家门处理,另外一个目的,我想希望能借此机会,去那里设法派人接出关在铁幕中的新婚妻子锦澂女士,结果这二桩事情都澈底失败了,简直是一败涂地,然而也得到不少经验。因为这些不是本文范围,所以从略了。但是那次航程,意外的收获却游历全国闻名的佛敎名——普陀,算是失之东隅,得之桑楡了。由基隆出发,搭乘的是艘货轮,经过了四十二小时的航程,到了沈家门,本地属于定海县,四面

  • 文章游普陀忆旧(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3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普陀山 旅行 追忆

    次日,天还未亮,我们一人就急忙起身,来到大殿上,抢着焚烧头注香,在当时,面对着这庄严肃穆、寂静无声的大雄宝殿,心情异常复杂,俗语说:「人到无求品自高」,但这限于人要到无所要求时,品格自然高超,今日我已饱尝了杂乱的滋味,一旦来到名宝刹我佛之前,上香朝拜,一连串的要求,全在默祷中进,这些要求意愿,说来也非常可笑,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希望仰仗法力无边助我锦澂能够早日逃出铁幕,让我们夫妇团聚,足见一个人在失意无助的时候,祈祷冀求也是支持某些欲望的一项重要

  • 文章徐霞客钟情江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7期  作者:莊月江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徐霞客 江郎 旅行 追思

    明代地理学家、写旅游文章的大手笔徐宏祖(字振之,号霞客,一五八七至一六四一)的一部《徐霞客游记》,记录了祖国不少名大川的风光和胜景,其足迹所至,北及燕、晋,南达两广和云贵。浙西古城衢州,乃古代江浙一带入闽赣、两湖、两广和云贵的必经之路,向有「八省通衢」之美称。因此,家在江阴的徐宏祖,三次游闽和旅程最长的一次「西南之」(浙江、江西、湖广、广西、贵州、云南)都经过衢州,并为衢州的村鎭水,留下了不朽的文字。徐宏祖三次入闽,即万历四十八年(一六二〇年)初夏

  • 文章故园诗话——普陀之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3期  作者:张健 出版时间:1987-03-10
    关键字: 普陀山 旅行 游记

    露出天足来。亦有讹传为高昌国公主者。总之在中国人心目中,观音的地位决不在文殊、普贤、地藏之下,尤其在妇女心眼里。五台、峨眉、九华、普陀四大名的佛敎道场,亦以南海普陀为盛,此亦神杰地灵乎?!说起来是六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是杭州安定中学初三的学生,由级任导师程发韧老师(来台后任师大敎授)带领,前往普陀作毕业旅,那时似乎没有今天升学的紧张,暮春三月,大家兴高采烈,由上海高昌码头登「舟」号海轮,航东海到定海县城,改乘小火轮经沈家门到普陀短姑道头登岸,夜宿

共357条记录 1/3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