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水花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亂蟬嘶徹柳陰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诗词 山水花鸟 写景诗 抒怀

    其一:高樓遠眺碧山深,逸興怡情步綠岑。畫眉歌啼花灼灼,亂蟬嘶徹柳陰陰。飄零落葉隨流水,嬝娜炊煙繞屋林。鵲喜蟬鶯迎婉囀,山林萬籟共和吟。其二:家居綠野傍山林,秋菊綻開簇簇金。喜鵲啼聲心衎衎,亂蟬嘶徹柳陰陰。抒懷遠矚青山外,側耳靜聽流水音。屹立高岡舒望眼,晚霞璀璨享神歆。

  • 文章大埔翰墨名家涂禮敦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飛虹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涂礼敦 人物事略 书画艺术 山水花鸟 诗画创作

    在香港、深圳、广州等地重大节日参加展览,或在国内报刊发表刊登。又在其作品既充分地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内涵,又充分地抒发了他自己人生境界的干云豪气。千峰率色展雄风涂礼敦的国画作品刻意钻研山水花鸟画,以黑白水墨画为主,匠心独运,锐意创新,格调高雅,画意诗情,既有民族传统艺术,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他的山水花鸟画已成为中国画苑里的一支奇葩。如他创作的一幅国画《松鹰图》又名雄风,曾多次在深圳参加书画展出,并刊登在《深圳特区报》「罗湖桥头版」作刊头用。此幅画面

  • 文章氣象萬千胸臆出 潘復興 其人其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12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13-12-10
    关键字: 潘复兴 中国画 山水画 花鸟画

    潘复兴擅长山水,但其花鸟鱼虫也不让时贤。花鸟画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且题材内容与形式语言均有一定的程式或规范,这些程式或规范一方面是我们学习先人经验的起步,对于我们继承传统的观念和技法有重要的作用。早在浙江美院进修时,他就曾向诸乐三、陆抑非等花鸟画大师求教花鸟技法。他的老师潘韵先生又是一个山水、人物、花鸟倶臻上乘的全能画家。他在潘先生处不仅学到了山水之神奇,也时常听先生讲解花鸟的奥妙。花鸟画艺术早已埋藏在他心灵深处。他学潘先生学得好,师意不师迹,重风骨神韵,故入

  • 文章在無聲和有聲的世界之間——記聾啞畫家謝伯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5期  作者:西颺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聋哑 谢伯子 书画 山水 花鸟

    跪拜,成为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从此以后,谢伯子便悉心学画,张大千不仅将自己的二百多幅画赠给谢伯子临摹,而且常当着他的面作画。虽然无法言传,但谢伯子聚精会神地看着大千师挥臂运腕及笔墨的方法,便默默记于心中,得到了莫大的启迪。所以,谢伯子的画作,不仅被旁人认为酷似张大千,而且张大千本人也表示首肯。谢伯子早年还在上海向著名国画家郑午昌求教,并经常去郑办的「鹿胎仙馆」学习、亦得其真传。画家五十年的苦苦探索中,其作品包涵了中国画的各个领域,其山水画气魄雄伟,人物画神韵隽

  • 文章國畫槪説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2期  作者:王大維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人物画 山水画 竹石画 花鸟画

    我国绘画,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竹石四大类系。其发展之先后,以人物画为最早,山水次之,花鸟又次之,竹石乃宋元以后文人画之余緖。三代之世,已经有了简单的人物肖像画,仅见于铜、玉、陶器之上。到了汉代,人物画渐趋复杂,帝王利用绘画点缀其政敎,无论是刻石,是壁画,人物的线条,均生动有力,姿势流动,已肇后世一所谓线条美的端倪,六朝以降,佛敎画传入,人物画得到了外来影响,更有鼎盛之势,像吴之曹弗兴,晋之顾恺之,隋之展子虔,都是一代大师;唐代承六朝之緖,人物画仍为画家

  • 文章繪畫燦爛光輝的文學化時代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8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绘画文学化 花鸟画 山水大家 历史沿革

    王维开山水水墨画之端至宋而大成,花卉亦由敷彩艳丽进而为幽雅淡远,再进而为水墨之兰竹菊海。人物亦争相注意笔墨情趣,于是兴起了白描人物画,而以李公麟为首。公麟字伯时,舒城人,为中书门上后省删定官,元符三年归老于龙眠山,号龙眠山人。雅好绘画,心通意彻,直造玄妙。始学顾陆与僧繇及前世名手,乃集众善而为己有,更自立意专为一家,佛像人物鞍马山水无所不能,尤工人物,其画都不设色。北宋花鸟画隆盛,花鸟在五代其势已可与人物山水鼎立,入宋人物已现衰颓,而山水花鸟乃欣欣向荣,黄居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