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歌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欢迎游子归乡敦睦晚会唱山歌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丘天涯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山歌 乡情乡音

    梅州市是个重点侨乡,据说旅居海外人士早已超过本市人口了。侨居在外生活的乡亲,少则几十年,也有百年以上的,子孙已传了三、四代,但乡音未改,仍旧爱吃客家菜,爱听故乡山歌。因此,当回到家乡时,往往要求听听山歌,所以接待者会邀请歌手唱山歌,讲些山歌趣谈,或说唱故事童谣,是经常有的事。我梅西瑶美村丘姓,有年元旦,有几位从兄弟事先约定,自美国和台湾一同回乡,在香港汇合,同时抵家,除祭祖、请客外,要在家老屋祠前广场举行一场风风光光的敦睦晩会,供邻居及各姓人士前来同乐

  • 文章廣東客家 民謠舉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山歌 客家民谣 艺文

    客家民谣,亦称山歌。我客家民族,自五胡乱华,及宋室南迁后,相继南下;因作客他鄕,故称「客家」,以示与先到定居之民众有别,所以不论是四川、江西、广东、乃至台湾,所聚居散布的地方,均属山区地带。在抗战期间;我走遍江南每一省份,在四川、浙江、江苏、江西一带,曾看到不少十三、四岁纒足的小女孩,实在可怜;但唯一的例外,却从未发现有客族的妇女纒足,即使是七、八十岁的客家老太婆,她们的三寸金莲都是「天足」的。由此可以证明客家人,不论男女,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都得

  • 文章山歌好唱口难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作者:楊培然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风土习俗 山歌内容

    山歌为农村靑年男女所唱的一种情歌,辞句浅显,音韵和谐,与诗词歌赋,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山歌淸新有致,语多双关,寓意深长,曲调婉转,扣人心弦,如台视「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凌峯在梅县采访节目,所唱的山歌就非常优雅好听,心里一直念念不忘。淸末大诗人,嘉应黄遵宪,光緖举人,官至湖南按察使,其有一首山歌: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有的山歌常加唱引子,以引起对方注意,如江西兴国县山歌云:(嗳也哩,嗳也)山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

  • 文章海峡两岸客家山歌同欢唱——庆祝台湾光复五十周年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丘秀山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两岸山歌欢唱 客家文化交流 山歌趣谈 两岸交流

    大路唔行生溜苔;脚踏溜苔跤跤跌,早知路滑唔来。(二)山歌紧唱声紧娇,三弦来和九龙箫;三弦来和箫子曲,石板来搭万年桥。九·桃、竹、苗(台湾桃园县、新竹县、及苗栗县之简称)山歌:(一)百样鸟儿百样声,唔当画眉叫一声;百样山歌会唱,唔当唱来大家听。(二)百花开来满山香,六月西瓜透心凉;仙草泡茶难解渴,还爱阿哥情意长。(三)平板1.圳沟洗衫赶水鲜,竹篙晒衫赶青天;鱼子上滩赶水急,阿哥恋妹赶少年。2.嫩竹破篾爱留青,阿哥恋妹赶少年;人生一年加一岁,黄秧莳田难转青

  • 文章云南民俗话山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蔚勳 出版时间:1983-12-25
    关键字: 云南山歌 风俗地理 民俗文化 山歌内容

    音乐是以声音为介质,表现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云南的传统民俗音乐歌谣中的山歌,自从**祸国河山变色后,逐渐被人淡忘,幸好旅台热爱山歌的同鄕,为了不让祖先遗留的民俗宝贝消失,使之绵延不绝,住在中坜忠贞新村的同鄕,自动组成山歌研习会,利用工作之余三五人(有时二十余人)聚集研习练唱,近几年来在政府大力推行复兴固有民俗文化中,云南山歌已逐渐普及,同时也受到礼遇。保存与光大固有民俗文化,是身为云南人之一分子者所不能忘怀的本份。而蔚勋住在忠贞新村,即默默地在做撒播

  • 文章秦風與隴南民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2期  作者:桓來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陇南民歌 秦风 山歌民谣 民谣列举

    台北中小学生常唱的「茉莉花」一歌,其声调酷似陇南新春舞龙时所唱一歌曲,记得其辞有:「好个喜新年」、「连中上三元」,料想当为清代即已歌唱者。我曾于酒酣耳热之际,按儿时所记拍节歌唱,来美专攻音乐的陈建台同学,于录记比较两歌谱之后,认为就节奏看,很可能为「茉莉花」一歌之蓝本。山歌民谣,多谈情寄爱,或描述风土之作。虽质朴浅俚,亦每多佳句,歌谱自以简单易唱为主,惟杂以和声及廻环往复歌唱,使其稍见复杂。我记得的若干民歌,实际上多仅两句或三句,惟一唱三复之后,颇有动人之处

  • 文章古稀大师乐做山歌传承人—丘玉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黃佩貞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客家山歌 文化传承 余耀南

    梅潭流水似弹琴,弹出老干好声音,年逾古稀余人师,培养新人最悉心;旨在繁荣山籁音,编唱亮演样样精,不遗余力传帮带,山歌『绝活』沁徙心。众徒参赛获奖金,此刻大师最高兴。德艺双馨传百代,乐做山歌传承人」这是一位老妇侨赞梅州市山歌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余耀南的一首顺口溜,也是余耀南培养山歌新秀的真实写照。今年74岁的余耀南,是大埔县青溪镇长丰村人,中共党员。自幼酷爱山歌。20岁的时候拜客家山歌大王张照英为师,后苦学成才,从艺60多年,能写会唱能

  • 文章乡谚山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期  作者:•康健•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谚语 山歌 俚语 地方风俗

    读本刊第五十四期二十六页转载马积祚先生主编「宁波旅港同鄕会年刊」上之「宁波俗话诗选」鸿文,深觉集句天衣无缝,对仗工整平稳,允称杰作。笔者在本刊写「鄕谚脞谈」,已达七年之久,自维粗俗之品,难登大雅之堂,幸蒙诸位鄕长,谬加赞许,感惭无似!今读此佳诗,恰好抓到痒处,故胆敢作效颦之擧。无奈下走不懂诗韵,遑论平仄,但心痒难熬,祗得东拉西扯,牵强附会,凑成俚句几首,称诗当然不可,名为山歌,或可勉强。「文艺奖」虽无望,「厚皮奖」或有份也。一笑。其一廿年媳妇廿年婆,再过

  • 文章探亲扫墓与山歌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9期  作者:萬里 出版时间:2004-01-2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扫墓 山歌 往事回忆

    把握,以期不负今生。我返乡的消息传开之后,邻居、同学和亲友知道了,每天吃过晚餐,大家不约而同地到我的老家,来看看我这位久不见面的么公。陪我聊天、话家常、诉离情。谈往事……感慨多多。尤其一群喜欢用山歌来表达心意的年轻姑娘和妇女们,自动地聚集在火炉边,为么公——我,唱出令人感动的山歌,她们唱的山哥,不是先写好来唱,而是临时想,临时唱的即兴山歌。可见乡村姑娘的头脑很不简单,个个都是相当聪明而有智慧的女性,今人敬佩,她们一连唱了几晚,仍不觉疲倦。她们的山歌好像唱不完似的

  • 文章云南镇雄山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熊光勛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云南镇雄 风土习俗 山歌选集

    一、我在对门捡干柴,听见山歌我跟来,三朋四友聚一起,一人一首慢慢来。二、山歌好唱口难开,仙桃好吃树难栽,白米好吃秧难插,鲜鱼好吃网难撒。三、久不唱歌忘记歌,久不打鱼忘记河,久不提笔忘记字,久不探花脸皮薄。四、巖上画眉叫一声,崖下笋子生一根,多生一根成双对,少生一个打单身。五、捡柴委捡桠桠柴,连枝带叶一起来,讨亲要提两姊妹,大姐不来小妹来。六、抬头看天天又高,低头看路路煎熬,转身看郎郎又小,心中犹如插把刀。七、一树桃花千朶红,蝴蝶翩翩迎春风,花开花落留不住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