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光寺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揚州竹枝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1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3-02-10
    关键字: 竹枝词 抗日记忆

    二十八)不烧正殿毁偏房,保险多亏几百洋;幸有住持施妙术,山光古刹免灾殃。湾头鎭山光寺,为随代之名刹,日寇纵火时,住持稻香给以番佛数百尊,得免于祸,仅焚偏屋数间而已。(二十九)县邑咸沦敌燄张,残冬寒岁犯东塘;我来寇去施游撃,流动官船泊下庄。二十九年冬,宜陵陷敌,重要市鎭咸吿沦失;敌军乃犯塘头,纵火杀人,江都县政府行署亦毁,因距敌甚近,采取游击战略,党政各机关日间照常办公,夜间派员値班,余则宿于下庄之舟中,随时可以移动。

  • 文章登高最难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期  作者:胡爲  出版时间:1971-10-20
    关键字: 锡山登高 龙光寺 重阳节

    故鄕人士,在重九那天,都有登高之擧,笔者在家时,每逢重九,除非满城风雨,也一定要和内子及邻人相偕登高,效桓景作避灾之擧,邻人都登惠,我和内子则登锡,因为惠峻峭,爬登甚累,锡高仅惠之半,由斜坡走上,不甚费力。登上锡山山顶后,就在龙光寺中龙光塔下,徘徊一囘,再到前的定心泉畔,略坐片刻,最后去右边的石浪庵盘桓一番,然后信步下,将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走过五里街进西门,已是万家灯火时了。锡登高,为笔者在家时历年旧例,陷匪以后,避祸来台,转瞬已二十三

  • 文章锡惠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2期  作者:馬家川  出版时间:1995-10-20
    关键字: 无锡 锡山 顾鼎臣 龙光寺

    状元顾鼎臣到无锡游览后说:「无锡没有状元,因为龙没有角」。于是地方仕绅顾懋等人集资,在上建造了一座实心石塔。弘治年间,又有人说:「龙以角听,塔宜空中,不宜实土。」万历四年(1576),重造了八角七层的空心砖塔,常州郡守施观民题为「龙光塔」这塔成了「无锡八景」之一,登高可以远眺全城和浩渺太湖。龙光塔旁有龙光寺内塑有「四大天王」和释迦牟尼佛像。锡西南有石浪庵,建于明代。南有「仙人洗面池」,大旱不竭;池下有「八仙石」及石池,可在清明节洗眼睛;还有童子石

  • 文章古佛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作者:曾堯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古佛 久劫成佛 燃灯古佛 鄞山寺

    摄雕塑封神演义中谓定古佛是一位久刼成道的佛祖,地位和元始天尊同起并坐。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祂扮演的角色是燃灯道人,因为和姜子牙交情深厚,便义助武王伐纣,曾乘云跨鹿勇破十阵,本领非凡。燃灯道人亦称燃灯佛、燃灯太子或锭佛;在台湾寺庙信仰中,则尊称祂为定古佛或定公佛。目前本省地区以古佛为主祀的庙宇只有两座,分别是位于淡水鎭邓公里邓公路十五号的「鄞山寺」,及位于彰化市长乐里光复路三十八号的「定国佛庙」。鄞山寺创建于淸道三年,香火是由汀州移民自故鄕分香带来

  • 文章(风土文物)大沩忆游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期  作者:陳應龍 出版时间:1984-02-26
    关键字: 大沩山 密印寺 风景名胜 生活 台湾风光

    大伪在湖南省宁鄕县境;宁鄕这县分,四境不甚方整;由东到西长达三百余里,由南到北最狭处不过七八十里。这种疆界的形成,我想与川形势大有关系,因为县境之内有沩江、乌江、靳江三水流经其间,而大沩高居上游,雄峙于西,与东角之麟峯遥遥相对,狮顾、仙凤、回龙则连贯其中,构成一幅天然的图画,四境风景甚多;其最著者,县人士美其名曰:狮顾岚、汤泉沸玉、飞凤朝阳、石柱书声、玉潭横秀、麟峯夜月、天马翔空、楼台晓色、香钟韵、大沩凌云,号称十景,而以大沩凌云闻名遐迩。惜

  • 文章(大陆风)回忆大陆上的锦绣河(续)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46期  作者:劉竹林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昆明风光 正义路 西山马芥子 碧云寺 石林

    工的宿舍,排在一进西前面的大片平原,房舍的排列整齐有序,宿舍四周花木扶疏,浓荫蔽日,径小路,似是另有桃园,日子一久,便成为西马芥子第一风景区,到处花蝶飞舞,确为美好的家园。六、昆明西丛林中的碧云西丛林中的碧云,它是明朝年间所建的老寺庙,确是昆明久负盛名的大法禅,根据勒石碑文的记载,它有近四百年的光辉历史,碧云建在西距马芥子并不过远,庙宇前后三进,建筑宏伟,碧瓦红墙,院道前后到处宽畅,第一进是四大金刚,和笑佛,二进是观音和罗汉,最后是如来我佛

  • 文章廈門之旅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2期  作者:文泉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胡里山炮台 金门岛 南普陀寺 鼓浪屿 日光岩

    半个小时,游艇调头返回厦门港。南普陀在厦门大学旁边,依面海,风景秀丽。据介绍,南普陀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是著名的古刹,位于鹭岛五老峰前,到清朝改名为「普照」,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收复台湾后驻镇厦门,捐资修复南普陀,增建大悲阁奉观音菩萨,并以此与浙江普陀观音道场类比,更名为南普陀。鼓浪屿与鹭岛隔海相望,当地人称这个海峡为鹭江,宽约500-600米,看上去之近,在这个炎热的天气里,不禁有种想游过去的冲动。海水碧蓝,海浪

  • 文章胜蹟金山寺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金山 金山寺 江南风光 金山名称溯源 历史风光 名胜古迹 历史故事 民间传说 四库全书

    一、金鼇浮玉江南,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为我国近代以来,财富集中之区;地势则据长江下游,扼南北中枢,控江域之门户,当海疆之要冲,是全国重要地区之最。人文鼎盛,川秀丽,古称江南风甲天下,洵非虚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水色山光,楼台烟雨,都是诗人画家笔下的最好素材。金位于鎭江城西北七里大江之中,古称天险。鎭江以三江出名,到鎭江一定要到其中一两处,或三处都去。这三就是金、焦和北固。这三与其他不同者,是都位于长江之中,风涛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