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7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十分烤肉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6期  作者:李佳佳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十分寮 郊游 野餐

    因慕名十分瀑布的美丽壮观,所以靑田同鄕会靑年联谊会擧办联谊活动时,选择十分来一次野外烤肉,那是四月一日星期天,也是春假期中,在校同学以及上班的鄕友都有空,正是郊游的好日子。淸早八时,鄕友们陆续赶到火车站铁路餐厅前集合,负责主办的鄕友们忙碌地运来了烤肉的材料,准备周全,大家兴致蓬勃,整装待发。我们首先搭乘火车到猴洞,也许淸明节前夕,天气又晴朗,踏靑郊游的人特别多,在猴洞转车搭支线火车时,人如沙丁鱼,挤得水泄不通,幸好不久就到达目的地了。大家小歇一会儿,便

  • 文章岘,掀起你的盖头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9期  作者:葉永萱 出版时间:1997-09-10
    关键字: 景观 游记

    驱车出松阳县城南行至港口,沿港(口)玉(巖)公路溯小港溪流,约一个小时行程,蜿蜒而至安民鄕安岱后村,就进入了神奇的箬岘景区。拾山径而上,身边浓密的森林,淸澈的山泉;拾眼峻峭的奇巖、苍茫的云海,愈往前走愈让人感到一种神祕的寂静。或许,这就是尚待开发的箬岘风景区有别于游人如织几近于嚣闹的雁荡山、莫干山之所在吧。箬岘景区峯回路转,层峦叠翠,时而艳阳当空,时而薄雾如烟,时而细雨似帘,适此游人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登临海拔一千五百零二米的主峯,眼前豁然开朗

  • 文章臺灣早期墾殖留下的地名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台湾 早期 地名

    从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大陆移民来台湾开垦,原先没有地名的地方非常多,因此先民们为了方便起见,依据当时聚居的状况及垦殖的情形予以命名,一直流传到现在,为数不少,玆综合归纳列擧于后:(一)「」是垦殖农民住的小房子。如屛东县的枋寮,高雄县的田寮、大寮,云林县的麦,南投县的中,苗栗县的田寮,台北县的枋寮、贡寮,新竹县关西鎭的四、八、十、老社寮。(二)「厝」、「屋」都是指垦殖农民们所住比较大的房子。如台中县的头家厝,彰化县的罗厝,宜籣县的一块厝,台北市

  • 文章回顾大埔湖的昔非今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藍志新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返乡互通 大埔湖 现状 照片

    现今的大埔,尤其是湖的进步繁荣已臻天翻地覆境界。改变神速令人咋舌。我在这生活了22年,又在24年前小住两天。若非随台北市大埔同乡会思乡寻根团返籍,还认为走错了地方呢!88岁高龄的我,自认脑筋清晰看看、无有昏瞆。实在是因为:湖看不一坵农田、灌溉水圳不见了。五虎山麓坟场变成纵横街道、光秃的山头已青葱翠滴。虎山公学新建校舍如雨后春笋、层楼叠宇、文化领域已具规模。鹅卵石小径扩成条条康庄大道。老旧围龙大宅改筑成幢幢透天厝或高楼大厦。从前的一条老街,现已孕育出十

  • 文章吴氏祖祢根源与吴氏迁居大埔湖始末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吳克尚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大埔湖 吴氏 历史源流

    读本会七十五年二月出版第二十二期会刊,萧逸之先生撰编客家民族与居住的大埔县一文,其中第五段:「大埔县民的根源」云:「我们大埔县有三十多万人,县志吿诉我们有九十五个姓,而且大多说明来自何方,以及我们的根源所自」。这文中九十五个姓氏而没有吴姓记载。查大埔县志卷第十二人群志氏族调查表,吾邑共有一百个姓氏,吴姓编排在第十六,又依据现有南洋吴氏宗谱记载在七百多年前(约在公元一千二百八十年间)吴氏七十六世祖念五郞德元公即在湖开基。谨将吴氏祖祢根源与迁居大埔县湖

  • 文章壮战,十分瀑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88期  作者:宋伯勤  出版时间:2001-02-15
    关键字: 游记 十分寮瀑布

    家兄宋伯元去世即将一周年,每想到他,不胜悲痛!也想起了前年在台观瀑的情景。前年五月二十三日,家兄和我及老伴、侄儿驱车去看十分瀑布。从台北出发约两小时,忽闻窗外轰轰隆隆之声不绝于耳,问家兄才知是瀑布之声。一下车我和老伴直奔瀑布处,闻其声犹如千万匹奔马的蹄鼓,在山间回响,声势眞有些惊人。瀑布很宽,约近五十米,家兄告诉我落差也有四十余米。我靠近瀑布,只见飞流汹涌湍急,望下端又如迷雾濛濛,轰隆声在山间回荡,眞如无音调设备的扩音器,使人的耳鼓有些发胀。我们再从

  • 文章靑田船鎭兴建鲤山公园募款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7期  作者:李尚志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青田 鲤山公园 募款

    靑田船鎭因筹建鲤山公园,由叶长、徐以杰、杨文彬、舒得标、王行汉、颜旭明、高一天、陈岳湖、叶品元、季卿冬、王佐臣等十一位,组成船鲤山公园董事会,筹建鲤山公园,使成为靑田至丽水公路旁唯一风景区。现山上亭台、庙宇、石级路等,虽具有初步规模,但尙需修建公园玉洞门、廻波亭、望鄕亭、宾馆等,目前正着手进行中。以往曾蒙本县各界人士群众热心资助,但因地方贫困,筹资有限,难以完成规划愿望,现尙需人民币二十余万元,祈希在台诸同鄕友好,鼎力帮助,使能集腋成裘,玉成斯擧

  • 文章城下所思——曾是高僧潜修地,残砖断瓦示无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城下 李叔同 历史遗迹 随感遐思 人物纪念

    附記:本文,今虛幸得先讀快甚;但又不能自禁而擅敢插加數句於末段,還祈作者曲宥其冒失。一九九五年夏至,胡今虛記。

  • 文章大埔湖竂河頭古梅潭埠碑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羅書禮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河头 碑刻 碑记全文 资料考察

    古碑記今置於河頭原第二生產隊(今河頭第二村民小組)的倉庫前的門坪上平鋪作地板。碑身高、寬是一二三點五公分和六十公分。碑腳面凹四至六公分,高十六點五公分成反梯形,連碑身處寬四十二公分,底三十公分寬(碑腳原用三合土砌入座下),碑頭成八字形頂寬三十七公分。字用楷書凹刻,碑文共四八二字。碑面頂部橫刻:「奉縣永禁陋獘碑記」八個字,字的大小是寬高各五公分,其中「縣」字高於其他字二公分。是由右至左鐫刻。碑文是豎刻,每個字的大小是寬高二點四公分和二點七公分。碑文與落款共...

  • 文章山丰村胜景观瀑亭的重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羅信 鄧廣勝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山丰村 观瀑亭 重建 题字对联

    观瀑亭重建罗传平、罗鸣白题字对联重现「观瀑亭」建在湖山丰磜下路旁。系罗博平将军在民国卅一年秋,应罗卓英将军的邀请,与罗鸣白、丘誉三将军等结伴访山丰村时创建的,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罗卓英、罗鸣白二将军的祖先,俱葬山丰科尾,罗柏麓将军的家也住在山丰科尾。他们一行骑马到山丰水口时,看见此地山青水秀,奇石嶙峋,大树掩映,山鸟啁鸣,谷深径幽,瀑布隆隆,清风阵阵,兰香扑鼻。此情此景,让儒将逸兴遄飞:罗鸣白将军(中将)吟了一首咏山丰诗「幽谷深深一径通,更看虎瀑泻长空

共70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