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寒山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楓橋夜泊感人長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9  作者:林石梧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寒山寺 枫桥夜泊 考证

    上录张继「枫桥夜泊」一诗,千载以来,脍炙人口,上自公卿,下至庶民、最爱吟诵,幷流传许多评释的文章,自乾隆年间至今,蘅塘退士选辑的「唐诗三百首」一书,张继之诗入选者,仅此而已,但此诗之受历代士人所重视,远非其他诗篇所可企及。福建什志第十六期刊载彭一万先生「诗韵钟声千古传」大作,记述游寒山寺,读「枫桥夜泊」的情怀。作者幼年读司马迁「史记」、徐霞客「游记」,每为书中英雄豪杰的壮举、山川湖海的壮丽所倾倒。作者曾任厦门市文化局局长,其撰著「厦门旅游指南」、「神州

  • 文章故鄉江南之旅隨筆(十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59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8-01-20
    关键字: 旅行 寒山寺 评弹宴 苏州小调

    接续上期)第四天,早餐在酒店内用毕式样繁多的各种餐点后,继续乘车至台湾电子产业企业家温世仁先生曾捐二百万人民币的「寒山寺」。(图卅一)车抵时,恰巧有二、三辆大型游览车(四十五座)载了近百位年约六、七十岁的日本阿公、阿婆团至此进香、祈福,经咱们地陪导览说明之后,方知在中日抗战时,南京大屠杀,日军用刀、枪杀死太多中国人,日本军人双手沾满血腥而深感内疚,而今到寒山寺「忏悔」、请求「赎罪」,以免祸延子孙!寒山寺内有日本人募款铸建的「青铜头」、「奶头钟」、「五针

  • 文章談辭源註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2期  作者:張伯駒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辞源 考证 豐千 寒山 拾得

    「丰千、寒山寒山拾得」的矛盾错误!兼谈丰千、寒山拾得游戏人间的掌故。

  • 文章姑苏记游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2期  作者:余我  出版时间:1978-06-10
    关键字: 苏州 留园 西园 寒山寺

    过瘾,但不知这批「宝物」现在还存在否?第四天,三月六日,决定游天平山,早晨仍有微雨,但不久雨停,方得启行。天平山在城西三十里,群山拱衞,以天平为最高。东南迤为翁家山,鸡笼山,连属金山;东北相牵的是寒山,支硎山。西南乱山重叠,最著名的是灵巖。灵巖的北面是焦山、马鞍山。是我们正式往游之地。我们取道枫桥,桥南就是寒山寺,寺距城西约十里。相传唐元和中,有寒山拾得二僧曾到此,因而得名。旧有浮图及水陆院,因年久早圯没,今为苏人所重建。我们到此时,只见廻廊曲折,及王郇、唐寅、兪

  • 文章唐代浙水四詩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11期  作者:仲立 出版时间:1972-11-30
    关键字: 唐代 贺知章 孟郊 寒山子 骆宾王

    其中陆时雍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淸藻,宾王坦易。」此语不失为公允。四杰的境遇都不好,王勃不满三十岁,卢照邻四十岁,两人都死于水中。杨炯较好,存年亦仅五十多岁。骆宾王的遭遇更不幸,因徐敬业兵败,宾王三十岁时,即成为亡命之徒,行踪不明,或说被杀,或说在灵隐寺出家当和尙。幸而他的诗文,有骆丞集传世。㈡约在盛唐大历年间。天台山有一个隐居者,自称为「寒山子」。姓氏籍贯都无记载,有的说是和尙,有的说是道士。行踪飘忽。好吟诗偈。状类疯狂。与国淸寺诗僧拾得友善。台州

  • 文章程德全重建寒山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78-08-15
    关键字: 程德全 重建 寒山寺 明清

    唐人张继枫桥夜泊诗有句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所指寒山寺,为驰名海内外,苏州之胜地。「寒山寺」并非本名,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名妙利普明塔院。或以唐代高价僧寒山曾结茅于斯,唐人呼之为寒山寺。宋太平兴国初,节度使孙承祐重新建塔七级,嘉祐中赐名普明塔院。元末,寺塔俱毁,明洪武中重建,永乐及正统间再修,嘉靖中,僧本寂募铸巨钟,淸末被盗。据说明铸巨钟在日本,戊戍变法领导人康有为曾题诗勒碑于寺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勿使丰千又

  • 文章寒山子与漏砂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6期  作者:醉侯 出版时间:1974-06-30
    关键字: 天台 国清寺 寒山子 漏沙锅

    淅江天台国淸寺,为一千余年之名古刹,建于隋大业年间,高僧智者大师,在山上苦修数十年,两度为隋主召见,声望之隆,无与伦比。大师学说精湛,持戒谨严,后世推重为天台山宗,有由来也。其地羣山奔赴寺后,形如伏虎,两溪汇流左右,如夹双龙,地舆家誉为千年不败之佳域,自隋迄今,已历一千三百余年之久,而香火不衰,其言信非虚语。寺内古迹甚多,最著名的,为王羲之之一笔鹅,寒山子之漏砂锅,为到寺游览者之目标。一笔鹅书法精奇,笔势夭矫,一气呵成,遒劲俊逸,的为神物,字刻五尺高之钜

  • 文章楓橋夜泊感人長

    来源期刊:《同安》 第76期  作者:林石梧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寒山寺 寒山古剎 枫桥夜泊 张继 艺术特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 张继右录张继「枫桥夜泊」一诗,千载以来,脍炙人口,上自公卿,下至庶民,最爱吟诵,并流传许多评释的文章,自乾隆年间至今,蘅塘退士选辑的「唐诗三百首」一书,张继之诗入选者,仅此而已,但此诗之受历代士人所重视,远非其他诗篇所可企及。福建什志第十六期刊载彭一万先生「诗韵钟声千古传」大作,记述游寒山寺,读「枫桥夜泊」的情怀。作者幼年读司马迁「史记」、徐霞客「游记」,每为书中英雄豪杰的壮举,山川湖海

  • 文章寒山子与天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寒山子 天台县 《寒山子诗集》 翠屏山 生平家世

    寒山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最神秘、最奇特的人物,他是一个没名没姓的人物。儒家称他是诗人,佛家说他是文殊菩萨化身,道家尊他为道情,一般人说他是隐士、是风人、是高僧。他确实是一身兼备儒生、道情、诗人、高僧气质的伟大人物。「寒山子」这一词,是因他隐居寒山的称号。寒山、是翠屛山的别称,又名寒石山,也叫寒岩。(寒岩实非山名,是那山上的巨石也),山在天台大西鄕,距县城七十里。天台,虽不是寒山子的故鄕,但她与他的关系,却胜过他那长安近畿的老家。天台,汉代称章安县、三国时

  • 文章南海關賡麟昆仲與詩鐘粤派之發揚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關照祺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诗钟 起源 寒山诗社 派别 格式

    合格。诗钟考说:「昔人作法,社规甚严,拈题时,缀钱于缕,系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钱落盘鸣,其声锵然,以为构思之限,故名『诗钟』,即刻烛击钵之遗意。」诗钟或称为「羊角对」、「雕玉双联」、「百纳琴」、「诗唱」等名目,但终不如诗钟二字之雅致,故至今相传勿替。二、诗钟之派别据谓诗钟为闽人所创始,粤、闽省境比隣,风气所播,自多感染,因而粤派崛起,寖假与闽派对峙。湖北樊增祥(樊山)寒山社诗钟选乙集序云:「……以今日之流别言,大率闽派空灵,粤派典实。空灵之至,非不典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