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战略观点谈国防灾、救灾与复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国家建设 灾害防治 救灾事迹 灾难应对

    一、前言㈠国有四大危机:即外敌入侵、社会动乱、重大天灾,与经济衰败,若处理不当,重则亡国,轻则政府垮台。㈡战略即是为达成所望目标而运策建力与(或)用力之科学和艺术。㈢政府为肆应潜在敌国入侵而订国防战略;台风、地震为台澎地区常态性的天灾,政府应以国战略的层级运策防救之道。二、民国二十年长江大水灾期间的国情回顾长江,一名大江,也叫「扬子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亚洲第一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喇山,流经云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等省而入海,全长

  • 文章思想、科技发展与现代化中国之追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2期  作者:沈清松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儒家思想 科技 理性 实践 现代化

    台湾、南韩、新加坡、香港等亚洲四条小龙近十余年来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此类经济发展型态是否和儒思想有关,早已引起中外学者硏究的兴趣,其原因可溯自韦伯在「新敎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提出之论题,认为某一团体的经济发展与该团体的信念和规范体系有关,例如资本主义之兴起与新敎伦理有关。类比言之,亚洲四条小龙的经济发展或许与某种俗世的儒伦理有关。康赫曼(Herman Kahn)在「世界经济发展—一九七九年以后」一书中肯定儒伦理在其中扮演之角色,指出儒

  • 文章珍惜國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朱子家训 治理之道 社会问题

    朱子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物力,是治之道,也是治国之道。「国」者,国犹也;在基本上,其治理之道,一也。台湾孤悬海上,地狭人稠,天然资源有限,我们以此为民族复兴基地,任重而道远。积三十余年惨淡经营,能有今日「小康」之局者,端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而所谓人力资源,实乃「劳务」,勤劳大众体力、智力的劳动成果之谓也。如今财政略见宽裕,外汇略有存底,乃勤劳大众所流的汗、血、泪之结晶;亦即古人所谓「民脂民膏

  • 文章年年添人口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30期  作者:高玉慶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男女交往 家庭添丁 计划生育

    有三男,加内人是五口人。孩子读完大学,都没女友,听到朋友常言,他电话不断,全是儿子的女朋友打来的电话,让我很是羨慕。有时我请教友人,里男孩不会交异性朋友,怎么指导他们?有的说现在是开放社会,男女自由来往,不必去管。有的说自己子女也没督促交异性朋友,忽然缘分来了,没几年儿女都结婚了。话虽如上所说,我看到有的庭,女儿三十出头没嫁的还大有人在,男生快四十没娶的也常有,而且都是学士、硕士、博士,可是高中、高职、五专毕业,反而能早结婚。我和内人正着急时

  • 文章中華文化之經濟發展與前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袁宙宗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农耕文化 文化经济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士人

    仓,无处可藏;积久腐败,不能久藏,故所生产之物,常感满足而并不富有。游牧和商业文化常为竞争的,富强的。农业文化则为保守的,安足的。然富者并不知足,强者仍不以为安;而安足者又不富强,以不富强遇不安足,则虽安足亦不安足,于是人类文化乃得永远动荡而前进。二、道儒两对文化经济影响前已言之,中华文化为典型之农耕文化,就此文化之特质产生出南北两大思想,此两大思想成为中华文化数千年来之主流,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南方大思想,为道开山祖之老子。史记·老子列传云

  • 文章親友書信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亲友书信 家乡生活 篆刻作品

    一、大陆来鸿——来自鄕的声音堂弟台鉴:捧读来函再三,感到涉及面甚广,问题也较多,由于彼此所处环境不同,尙难敞怀交谈,实感惆怅。现就一般问题,谈点我的看法:一、我们这代人,生于战乱之世,处在国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吾辈青年学子,责无旁贷地投笔从戎,义无反顾,献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个人一切均置之度外。壮年处于和平建设年代,全身全心服务于社会,尽心尽力,贡献国,不谋私利,也没有财富积蓄,现在老了,退了下来,只能靠微薄收入餬口,希能安渡余年。下去的年轻人,生于

  • 文章從孔子言「信」,談兩岸關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齊衛國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思想 传统道德 两岸关系 政治理念

    壹、前言《三字经》中有「赵中令,读鲁论,被既仕,学且勤。」此事系叙述宋朝时的赵普,他已做了宋太祖的「中书令」(宰相),太祖问他所读何书?赵普对曰:「读鲁论。」太祖曰:「这书幼年所习,如今看它何用?」普对曰:「若要齐治国平天下,尽在这鲁论中矣!」查《论语》一书,乃孔子传道之书,和他的弟子论学问、论治道、论礼乐等等,分为二十篇,是孔子中心思想之所在,对「信」字非常讲求,在这二十篇中,竟有十篇讲到「信」字,可见其重视之程度了。至于讲「信」的篇章及其文句为何

  • 文章儒學現代化的意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葛建業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人文思想 西方哲学 政治体制 西方民主

    中国儒学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的提出,远比西方为早,已历两千五百余年,因时代与环境等变迁所产生之差异,亟需由现代化加以转化,以迎合普世的需要。又因现代化将涉及「标准」与「统一」等问题,故而需建请具有公权力的政府与学界共同推动,方能竟其功!二、依据西方的历史进程,他们的「人权」与「民主」的启蒙期应在十七、八世纪之间。在这之前,就已有西方传教士将中国儒学的部分经典(如易经等),译成拉丁文传入西方,然后才有德国哲学「莱布尼兹」(Gottfried

  • 文章中國統一與世界和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政治体制 近代中国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儒家思想 世界格局

    壹、文化为什么重要?中庸「诚之道」一章中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其中由诚到明,谓为「文明」,由明到化,谓为「文化」。文明是形而上的表达;文化是形而下的具像。文化的形成,是各个民族(族群)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历史的演进与陶冶的结晶。所以文化不仅代表一个国民族的特性,同时也决定一个国民族的制度。世界上由于各个国民族历史的各异,便产生了各个国民族不同的文化。因此非洲开发协会总裁兼创始人艾通嘉曼谷利Daniel Etomga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