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族姓氏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銀溪鄉山川人物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0期  作者:余玉舫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银溪乡 家族姓氏 名胜古迹 趣闻轶事 民俗风情

    银溪鄕坐落县之中西部;乃大麻区八鄕:「莲塘、中兰、恭洲、北埔、(韩江之东)大麻、昆仑、银溪、党溪、(韩江之西)之通称。北通梅县县属之鴈洋,以明山嶂为界;西接丰顺县属之坎头,以铜鼓嶂为界;东以韩江河为界;南以银滩、赤水、岸洋坪为界;东北角以岐峰头、昆仑村为界。东北长约六十余里;东南最濶处不及十五里。人口六千余人,丘、余、房、黄、廖五姓人数较多,约居半数。全部分八十余村落,二十余姓氏。地处偏僻,山多田少。居民生活:多以烧炭、做柴、撑船、放排、种山、耕田等工农

  • 文章中国姓氏的形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張宗欽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姓氏 家族 阶级 历史

    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古代姓与氏不同,姓是家族系统的称号,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从母姓,故「姓」字从「女」、从「生」,如姒、姬、姜、嬴是也;氏是贵族系统的标志,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产生于父系社会,用以别贵贱、分男女,贵者称氏,贱者有姓无氏;在贵族中,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对已婚女子称呼,在其父姓后或者在其夫姓与父姓后系氏。如赵钱氏、张王氏。《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

  • 文章也谈姓氏和谱牒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2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8-09-01
    关键字: 姓氏 源流 家族 谱牒

    很古就具有科学思想和优生学的知识。「氏」最初是贵族的专利品,例如周朝姓姬,自平定天下后,即封其同姓亲族于鲁、晋、蔡、曹、郑、吴、魏等国,这些国名,就成被封者的氏。另一意义含有区别贵贱作用,所以古时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这种制度,直至春秋以后,封建制消灭,男女才一律称姓。几千年来,姓氏已成合称之名词了,现在单独称氏的则含有尊敬的意义,例如:宁波同鄕会理事长沈友梅先生,简称他为沈氏,或称他为沈友梅氏。「姓」是家族的标帜,每一家族,必具一个姓,以资识别。「郡

  • 文章日照丁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宗族谱乘 丁氏家族 姓氏考证

    丁氏係於明朝洪武二年,由海州(今江蘇省東海縣)遷至日照,迄今已有六百餘載,民國十三年丁氏七修族譜時,人口已逾萬丁,現已將近一個甲子,自當大幅增加矣。於民國三十八年大陸變亂,追隨政府來臺丁氏族人,服務黨政軍及各界者數百人,各謀其業,散居全省各地,碌碌於生計,年高者尙能舉述宗支,明本源,重統緖,而幼年及在臺出生者,於家世祖功宗德,更茫然矣。時日愈久,難免數典忘祖,有鑒及此,丁氏於民國五十八年間,編印「日照丁氏旅臺宗名錄」,斯時丁氏人口,經統計已至八百八十一人...

  • 文章陳姓的潁川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73-05-25
    关键字: 颍川堂 陈姓 姓氏由来 陈国 支派 陈姓家族

    名满宝岛,自为顺理成章之事了。「陈林半天下」,是台湾民间的一句俗语,虽然有些夸张,却十足说明了陈姓在台湾的厐大声势。那麽,在台湾居民的老家——那锦绣河山的中国大陆,「陈林半天下」这句话能成立吗?前清第一个大姓正如众所周知,台湾的一切,不管是血统、语言、风俗习惯,乃至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无一不是古老的中国大陆的延长。因此,在整个中国大陆上,「陈林半天下」这句话应该也是适用的——中国大陆各省的姓氏家族,虽然迄今未有正式的统计资料,也没有人敢于断言究竟那一个姓的人

  • 文章江西武寧張氏探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1期  作者:張肇平 出版时间:1990-07-15
    关键字: 武宁张氏 直系谱系 家族世系表 姓氏调查

    家的天下吗。想到姓氏如此之重要,想到我在台有子有孙,想到武宁还有哥哥姪儿女,为了方便孩子们追根求源,兹将江西武宁张氏昭穆,直系世系表与谱系纪要简介如次:一、江西武宁张氏直系谱系纪要一世祖:挥公。黄帝轩辕氏第五子,母为帝之三妃子彤鱼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放雾而潜不出,虽召贤臣风后,测时行兵布阵,仍无法取胜,甚忧之。挥公偶观天上流星,飞宫过度,光芒有尾,见流星出发,星座有零星,闪耀前进,星座形为半弧,棱弦有势,乃发明弓矢弹丸,献于帝曰:「远以弹、以矢,而

  • 文章台灣馬英九祖先五代居清流考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鄭鶴培 伍耀漢 張水藩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马英九 家族祖籍 历史考证 清流县 姓氏族群

    也是马氏开基闽西的入闽始祖马发龙第三十二世孙,他的祖先从发龙公至马殷公,在闽西汀州府居住了整整五代。」「经查阅有关资料并采访闽西姓氏源流研究会,这位客家学研究者考证指出「扶风」马姓经十代繁衍后,特别在汉唐盛世家族英才不断涌现。到三十六世的马征先后任福建邵武府尹和汀州府尹,其次子发龙(三十七世)在汀州(今位于清流县北团里南山下)开基,成为客家马姓入闽一世祖,现位于长汀县城的汀州马氏总祠即供奉他的塑像。其后裔传至扶风四十九世成中,于宋元之际避战乱而离家迁于衡州

  • 文章(譜系論著)涼城劉氏族譜源流、世系兩篇(初稿)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啓元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刘氏族谱 家族世系 姓氏源流 李济 《说文解字》

    季之子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因以为氏。」经过历来许多学者的考据,已知上文所谓周大夫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王季是周文王之父。所以说刘氏出自姬姓。㈢出自改姓或赐姓汉代国势强盛,刘氏家族分布全国各地,有以改姓刘姓为贵为荣者。如《通志》氏族略指出:「京郡、河南、雕阴三族,俱出匈奴之族。汉高祖以公主妻冒顿,其俗贵者皆从母族为刘氏。」同书又指出:「高祖赐娄敬、项伯缠为刘氏。」同时《汉书》亦记载:「娄敬有功于汉,赐姓刘。」同书又记载:「项别归附汉朝,高祖赐姓

  • 文章辛氏一族談家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辛氏家族续谱推动小组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辛氏家族 姓氏起源 轩辕黄帝 历史沿革 历代名人

    一)辛氏探源世界有部世界史,中国有部中国史。民族有其民族史,辛氏家族也应有自己的家史。世界如一家,中国如一人。我们辛氏家族都是一家人。现在,让我们翻开历史,以史为鉴,寻根问祖,了解家史。先说姓氏的由来。「姓」发生于母氏系族社会(距今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氏」起源于父氏系族社会,(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历史)此时,妇女称姓,男子称氏,到了商、周时期,姓氏才合二为一。据考证:辛氏起源上古轩辕黄帝的曾孙高辛氏之苗裔,夏禹王后代,禹王的儿子后启别封支子于莘

  • 文章續修沭陽程氏宗譜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程翼雲 程懋球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沭阳程氏家族 姓氏由来 历朝人物 续修宗谱 序文

    国盛而编史志,族望而修宗谱。国家之有史,地方之有志,家族之有谱,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程氏出自黄帝六世重黎。重黎十九世伯符(亦名乔伯)于公元前约一〇八〇年周成王七年封国于程,以国为姓,是以伯符为程氏开宗一世祖。至公元二〇〇二年,上下近三千一百年,传至沭阳一脉泰字辈,计一百一十一世。族显户繁,德祚悠长,簪缨累世,代有贤哲,达官显宦,位列公侯,是为名门望族,为中华民族作出一定之贡献。载入《中国人名大辞典》之名人中,程氏有二百七十八人;载入商务印书馆印制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