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族回忆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机杼之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9期  作者:鍾根 出版时间:2010-05-01
    关键字: 祖母 机杼 家庭亲属 家族回忆

    先祖母曼秀出生於本邑新坪里,是歐陽意成公的掌珠,僅兄妹二人。自小飽享珍愛!我的童年;最高興最愉快的事!莫過於跟隨她老人家走訪親戚;祖母受到之重視、禮遇和鍾愛,確屬世間罕見!我們在舅公家,是典型的客家式建築「九井十八廳」。建材雖然不及井崗山,經過維修和毛澤東住的井然別緻,卻充滿了親情和樂的溫馨!幾十戶人家,猶如一家親。洋溢著濃濃的人情溫暖!每次用餐;都有不同的人,送來一、二樣,非常鮮美可口的點心或菜肴,讓咱祖孫和舅公家人同享!好似事先經過妥切的協商安排;不...

  • 文章(捌、氏族、世系 一、氏族簡介)家世淵源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楊衞民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思念故乡 杨氏家族 家族简介 往事回忆

    民國三十八年秋,**倡亂,大陸沉淪風雲變色,草木同悲。我與六哥永晃隨軍來臺。三十年來,由於政府英明領導,軍民奮發圖强,反攻復國大業之主觀條件已備,而客觀條件仍待相機配合。因思國家前途無量,個人之生命有限。我先人之廬墓基業,親朋骨肉,尙困於大陸。爲期後輩能追本溯源,重返故里,骨肉團聚,特就記憶所及,縷述家世如次,盼我子子孫孫,代代相傳,俾不忘本也。吾家世居江西省瑞金縣大柏鄕楊古磜,先祖父楊家萬,生有四子(女名不詳),長子道橋,次子道樳爲吾父,三子道根,四子道...

  • 文章爲陝西村民造福之地方望族——張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良臣策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张氏家族 乡贤造福 往事回忆

    談起陝西村望族張氏在地方上之善行,必會叫人追憶張老鄕長進登先生之祖父木火老先生。木火生於淸朝光緖年間,幼時在異族統治下,生活極爲困苦,幾乎流離失所,加上甲午戰爭後,在日本高壓政策下,凡事不由自主,生活苦不堪言,所以少時爲了維持家計,除從事耕田外,養成省吃儉用的美德,由於張氏的家境漸有起色,在木火先生晚年,張家已奠定良好的經濟基礎。木火先生抱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崇高理想,從事地方建設(如舖路、造橋)慷慨解囊,救濟貧民等義舉,深受村民敬佩。其長子生傳(...

  • 文章故鄉風物憶當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戴澍霖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大埔名胜 大埔习俗 物产交通 家族世系

    余少小離鄕,寓居馬來西亞之檳城、怡保等地,迄今幾六十年矣。昔時孩提,今則白髮,雖歲時伏臘,亦曾囘鄕省視,而來去匆匆,輙未能多留;且離亂飽經,曩日釣遊之跡,亦祗能形諸夢寐,蘇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若不記諸筆墨,未免有負彼蒼生我之厚。適祖國臺北市大埔會刊遠道貽書徵稿,因作斯篇以應命焉。故鄕形勢余世居大埔縣在城區永興甲之汶上鄕,其先自中州遷安徽、江西、福建,再遷粤之五華,十餘傳至福正公,更由五華、興寧、梅縣、松口、沿梅江至三河壩、滸田,輾轉卜居於永興甲之...

  • 文章新浦憶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陶沛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新浦 往事回忆 历史资料 刘氏家族

    昔日渔村数十户 今朝酒肆几千家连云港市新浦区,原是前东海县海浦新生地,故名新浦。新浦初由渔村市集,形成商业重鎭。自连云渔港筹建,陇海铁路修筑,逐渐发展成为现今之繁华市鎭。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统一,治国十年之间[1],商贸突飞猛进,海州区商业[2],逐渐移转新浦。山东帮纺织,山西帮酒醋,安徽帮茶叶,苏省盐粮集散,富商巨贾,八方云集,各行各业,公司林立,奠定商业基础,具备商都气势。原东海县的七个行政区,第一行政区即占全县税收额的百分之五十,新浦鎭则占

  • 文章「封塵歲月」寫作背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8期  作者:戴仁軒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写作背景 家族回忆录 许锦珠 宁波同乡

    许锦珠阿姨祖籍宁波,后落户上海,现居浦东新区。许阿姨九岁进入工厂当女工,从此自食其力,进而帮忙家计;后因做事态度认真、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工作经验丰富等因素,日益受到厂方重用。没受过正式教育的许阿姨,她在退休后兴起写家族回忆录的念头,但她识得字却无法书写,所以回忆录由其口述,经姨丈笔录成文字,再交给孙辈打成电脑档。回忆录内容写到一九四九年这里时,姨丈健康出了状况,写作因此无法继续。许阿姨的姐夫乃先父故交,因为这层关系,近些年为了解世怕生平,而与阿姨时有

  • 文章菜園記趣憶胞姊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5期  作者:董鏡堂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董氏家族 菜园 往事回忆 董德容 返乡祭祖

    星村董氏家族,只有我们这一支有专门种植蔬菜的园子,所以童年的记忆里,菜园的印象特别深。村子东门外有一条小河,春、秋、冬三季水域很小,高梁楷搭建的便桥就可以通过,只有到了夏天「发大水」的时候,才能看到它波涛汹涌的壮观情景。河的对面就是吾家的菜园,占地面积不详,四周遍植柳树和楡树,西边有个长方形的藕池,每年秋天荷艶藕肥,淸香四溢,池畔有一处葡萄架,果实成熟时,在架下乘凉,看着满园靑翠的菜畦,虫声蛙鼓,妙趣丛生,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园子北端口处有两间小屋

  • 文章难忘的回忆——记忆中的故鄕和亲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7期  作者:楊爲良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东坎 家族史 自然环境 故乡回忆

    整个家庭。祖父性格豪爽,乐于助人,亲朋好友等有什么疑难事都找他帮忙。因此,他在家族与亲友中威望很高,在邻里中也是如此,他善于调解纠纷,排忧解难,凡是请他办的事,他会全心全意去做,从不要人家的报酬,誉闻乡里。祖母汪氏是贤妻良母式的家庭妇女,时刻不忘「三从四德」,一心相夫教子,家中任何事情都是祖父做主,她常年吃斋念佛,供奉观音菩萨,每日早晚烧香叩头,祈求菩萨保佑全家平安。她爱做善事,也是一位积德行善的老人,家族中的长辈、晚辈对她都很尊敬,她是一位慈祥的祖母。祖母

  • 文章這一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王仲鳴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大铎 家族故事

    有財有丁是最幸福的,無財無丁最孤獨的,有丁無財是最痛苦的,有財少丁是最可憐的,本文所談的「這一家」正是屬於後者,主角名叫大鐸,故事要從他曾祖父說起,爲便於敘事,姑稱之爲第一代,這家人當年在村中算是大戶人家,由於後代人丁不旺,因而發生了一些令人聞之鼻酸的往事:大鐸的曾祖父(第一代)生了三個兒子(第二代),大房及三房也各生了三個兒子,惟二房子女兩缺,由長房的次子(第三代)出嗣過繼,大房的長子生大鐸(第四代),大鐸的三叔僅生一女,他二叔雖生二男二女,由於已經出...

  • 文章長憶兒時舊家園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覺之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故土回忆 往事夙文 人物回忆 永嘉 王氏家族

    轮船无法通过。因此要到黄桥官庄去的鄕下旅客,惟有上岸步行了,好在仅仅一二华里而已。据族长公说:「王氏家族,从南宋时,为避金人之乱,自中原迁移来到永嘉场定居,嗣后因子孙生旺多了,才分支一部份人到任桥落籍的。」任桥的命名,是因任家是个望族,他们的连云宅第广大得惊人,宽广为十多丈,纵深几有数十丈,共有大小房间数百,仅仅最后面榖仓间,曾可容纳一所高等小学呢!现居高雄市的任寅天鄕长,就是他家的一脉,大家只晓得城底有座周宅大屋,前门起自谢池巷,后门却到府学巷,如比起任宅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