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族兴盛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园·家族·家范·家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郭昊英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家园变迁 家族兴盛 回乡祭母

    三十五万芮城儿女正高举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肩负重任奔向二十一世纪。二、家族石氏原籍河南省洛阳市杈杷巷,明末年间迁居山西省芮城县西陌鎭奉公村,后又迁至东坡下东垆鄕坑南村。坑南定居后生息三百余年,人丁繁衍至今达二百余口,世代以耕读传家。曾祖雨生曾任千总武职,育三子。祖父仲珊公行侠仗义,常为鄕里人排难化纷而浑忘已事,村邻赞颂之余,又鼓乐鸣炮挂匾:「一鄕仪表」。二祖父廷献公曾任把总武职,躬耕而外,使一方百姓安生度日。三祖父酷爱文艺戏剧,曾组建剧团,并能自弹自唱自演,编导

  • 文章千年九江東佳書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7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12-05-15
    关键字: 东佳书院 陈氏家族 家族义门 兴盛原因 家族社会

    东佳书院(书堂),后称「义门书院」、「敷阳书院」,系义门陈氏家族于唐僖宗年间(874~888)初建,唐大顺元年(890)确立完备的建制。原址在江洲浔阳县东佳山下(今德安县爱乡岩泉村),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其地位和作用,对义门陈氏家族兴旺发达,对我国书院教育的历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义门陈家族、以义聚族,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东佳书院为陈氏家族所建,同样,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有其社会和家族的原因。(一)社会原因: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社会文明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